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王涵 > 第二篇 解读菜根谭的养性智慧(第2页)

第二篇 解读菜根谭的养性智慧(第2页)

置身大自然,迈步山水间,任我心自由自在地驰骋,让人在物我两忘的意境中,将天地万物置于空灵之中。这是何等的快意、何等无拘无束的心境啊!罗素曾经说过:“我们的生命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所有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大地上吸取营养。”当你走进大自然,投入它那宽广的胸怀时,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性,都会抚慰你受伤的心灵。望着山中那历经苍伤的松柏,以及那经历了千百年风吹雨打的岩石,你会重新豪情万丈,平添了许多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快乐的生活需要用心去发现,到游山玩水中放逐自己吧,放逐那束缚已久的心灵,让大自然支洗涤心中的不快。换一种环境,大自然奉献给你的将是一片灿烂和希望。

知足才能感受神仙般的快乐

【菜根谭语录】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释义】凡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能感到满足的人,就会感受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到满足的人就摆脱不了庸俗困境;总括人间万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运用就处处充满生机,假如不善运用就处处充满危机。

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当然是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于看重名利,过于为名利奔波不休。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讲究效益的环境里,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应正确对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

当然,最好的活法还是淡泊名利。因为名字下头一张嘴,人要是出了名,就会招为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挤,甚至有可能由此而种下祸根。

正如古语所说:“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从必非之。”而利字旁边一把刀,既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小利既伤和气又碍大利。如果认为个人利益就是一切,便会丧失生命中一切宝贵的东西。

人生待足何时足?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其实心是人的主宰,名利皆由心而起,心中名利之欲无休止的膨胀,人便不会有知足的时候。欲望就像与人同行,见到他人背有众多名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负更多的名利走在更前面,结果最后在路的尽头累倒。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

一个人如若养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他也就更易于找到乐观的一面。但许多人口口声声说将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厌恶名利的姿态,实际是内心中无法摆脱掉名利的诱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态,未忘名利之心,所以才时时挂在嘴边。好作讨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能尽忘名利。这些心口不一的人,实际上内心充满了矛盾,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如果能够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说,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轻松,与人交往也会很轻松了。

国学大师林语堂也曾经说过:“满足的秘诀,在于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并能驱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能没有欲望,不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婪,因为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迷漫的城市里来到一个松树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在开始正题之前,先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有座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洞,里面的宝藏足以使人弱生享用不尽。但是这个山洞一百年才开一次。有一个人无意中经过那座山时,正巧碰到百年难得的一次洞门大开的机会,他兴奋地进入洞内,发现里面有大堆的金银珠宝,他急忙快速地往袋子里装。由于洞门随时都有可能关上,他必须动用很快,并且要尽快离开。

当他得意洋洋地装了满满面一袋珠宝后,神色愉快地走出了洞口,出来后却发现帽子忘在里面了,于是他又冲入洞中,可惜时刻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终。

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却最终一无所获。

一个穷人会缺很多东西,但是,一个贪婪者却是什么都会缺!

贫穷的人只要一点东西,就可以感到满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东西也可满足,但是贪婪的人却需要一切东西才能满足。所以贪婪的人总是不知足,他们天天生活在不满足的痛苦中,贪婪者想得到一切,但最终两手空空。

有一则寓言: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却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圣经》上曾经说过,如果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丧失了自我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菜根谭语录】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释义】一个终日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只有留恋于纯真本性的人,才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情怀就可以立刻消除;明白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清高境界自然到来。

菜根谭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奔忙于物质的世界而荒芜了自己的心灵家园。确实,现代人太忙,干什么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人们忙升官,孩子们忙升学,青年人忙充电,老年人忙爬山,男人忙,女人忙……真是举国上下一片忙。如果当时间的列车突然急刹车,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们突然一下了闲了下来,许多人会有同一种如同晕车般的感觉,那就是内心空虚。

有句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的处境证明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在整日不得闲的时候,我们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

我们在整天忙着赚钱,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住在装饰得如同皇宫般金碧辉煌的钢筋水泥结构中,各种娱乐设备应有尽有,却总感到丢失了点什么,总感到心里特别空虚,总感到生活如同一滩死水一样没有生气,如同没放盐的饭菜一样没有滋味。我们只顾着经营身体赖以寄存的有形的家,却把心灵的家园荒芜了——我们把心丢了。而心是人的主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惟一身份证明。马牛是没有心的,它们奔波劳碌,方才换得一把粮草,终其一生,都是为了粮草而活。如果人的行为离开心的正确指导,如果人的心灵家园荒芜,仅为了衣食而奔波,与动物又有何差别呢?

于是乎有人到处寻找自己丢失多时的心,寻找昔日的感动与激情。有人去歌厅、迪厅寻找,有人到酒场上寻找,甚至有人动用高科技手段到网上找。可最终都一无所获。一味在物质世界里寻求无异于缘木求鱼,一味在名声、权力、财富、享乐中寻觅,只能使心灵更加荒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