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贞观攻略全本TXT > 第486部分(第1页)

第486部分(第1页)

打开信件开始阅读之后,李二陛下就没有那种玩笑的心思了,苏宁是很认真的指出了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严肃和认真李二陛下还是第一次见到。详细的分析了江南崛起计划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且逐条列出问题之所在,并且在其后给出了他所建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江南之地民户稀少的原因在于朝廷不管制,贞观初年的均田制并未涉及到江南大部分地区。朝廷政令在江南几乎就是一纸空文,少数几个地方实行了也都没什么用处,人数太少,寥寥数个州县根本没有用,百姓们加入民籍就要自动承担起向朝廷缴纳赋税的义务,而成为大家族的佃户乃至于部曲就不用承担赋税,灾荒之年遇到心善的主家还有口饭吃,不至于冻饿致死。

相对于自由民所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灾荒之年土地欠收——收获不足以供全家食用和交纳赋税——官府强逼征税——无可奈何将土地售卖,引鸩止渴——地方豪强和高门大户低价收入土地,成为大量土地的拥有者,而平民无立锥之地——失地农民四处流离成为难民,钱财用尽之后只能成为孤魂野鬼,这就是自由民的巨大风险。

而佃户和更干脆一点的部曲,生命都是大家族的私有物,虽然没有自由和尊严,但是却可以活命,世家大族自然不会放任自己的财产流失,更多的小家庭并不指望什么出人头地,活着才是最大的指望,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江南之地乃至于山东之地都是大量佃户和部曲,明明有机会成为自由民加入民籍,却不愿意,甘愿为奴。

只是想活着而已。

均田制最大的弊端在江南已经显露无疑,农民现在拥有土地,但是一旦遇到灾荒之年,农民根本保不住自己的土地,颗粒无收的土地里面哪里有东西可以让他们吃饱,让他们交纳赋税?官府还一个劲儿的强逼他们交税,这样一来,农民们被逼无奈只能低价贱卖土地饮鸩止渴。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趁早做出对策,那么迟早有一天,关中也会如同江南之地一样,所有的土地不是权贵皇族官员的就是豪强大族的,连朝廷都会没有土地,平民百姓无立锥之地,豪强横行,百姓没有生路,没有希望,没有饭吃,饥饿困苦之下,只要有一个人揭竿而起,必然会造成天下响应!

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那么还不如造反,指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强秦扫**,虎视何雄哉?但是大秦帝国再强大,不还是亡于陈胜吴广这两个死罪囚徒之手,正是他们看似脆弱的首义奏响了秦王朝的葬礼进行曲,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臣苏宁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李二陛下脸上再无一点笑容,面容极为严肃,身边的赵琛战战兢兢,大气儿不敢出一口,身子也开始哆嗦起来,李二陛下一旦有了这种表情,那就意味他开始认真了,认真的不能再认真了,平日里皇帝还有随和的时候,但是这种时候,稍微一点儿不顺着皇帝心意来的事情,都可能造成皇帝勃然大怒,自己这些近侍就是第一个倒霉的。

苏宁在奏折上明确表示,若要缓解此危机,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扩充朝廷手中的公家土地,关中之地公家土地已然不多,山东河北和江南之地却还有很多荒地无主之地,朝廷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土地收归国有,而后和江南大地主们展开谈判,以高产作物种子为交换条件,以合适的价格购买江南土地和大家族地下的佃户还有部曲,给予他们民籍身份,安顿于江南北部地区,逐步往南推进。

稳定住江南,在江南推行均田制,一步一步来,再往后的事情他苏宁就不能多说什么了,但是苏宁在奏折里面表示,或许今后可以把功勋臣子和皇族子弟的封地都封在大唐新近获得的神州大地之外的土地上,神州本土,包括江南之地,都不再赐土地给臣子,此举若成,数百年之内,大唐没有土地之忧患,再往后,那就不是人力所能预料的了。(未完待续。。)

七百一十七 土地!土地!

李二陛下一口气传召了目前为止大唐行政领域最精英的一群人进入皇宫中,包括三省最高长官、七部尚书和左右侍郎,传召的时候是下午,大唐的规矩就是上午上班下午休假,虽然最近几年公务繁忙,大家都没什么休息的时间,但是随着一切都步入正轨,有了流程,大家按部就班的做,也渐渐的挤出了休息的时间。

可是正在大家相约出去喝酒放松的时候,皇帝的召令抵达了,三省最高长官,七部尚书和左右侍郎,一共十几个人能,是大唐行政区域的最高统治者,这一纸诏令让整个正在商量着到哪里去放松潇洒的行政部门目瞪口呆兼惴惴不安。

看着各自的大佬带着疑惑不安的神情往皇宫里面而去,各省官员和各部官员也都没了出去喝酒放松的心思,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老老实实的呆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着他们回来,带来好消息或者坏消息,不少人暗自揣摩,难道是皇帝又要展开反腐倡廉的运动?上一次才过去没多少时间啊!一次接着一次还要不要人活了?

不过好在最近比较忙,大家都没时间相互行贿受贿,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安心的,但是各自的最高长官都被叫走了,这显然是出了大事情啊!

三省长官和七部尚书加上左右侍郎们也十分的不解,为何皇帝会选择在这样的时间段召见他们?出了什么大事情吗?那也过了午朝的时间啊,处理紧急事物不都是应该在午间召开午朝处理的吗?

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快速步入了皇帝处理要务的书房里面。看着皇帝拿着一堆纸眉头紧锁,面容严肃,他们纷纷赶到情况非同小可,哪里出问题了?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听说苏宁那小子做了钦差南下岭南了,难道,岭南哪儿出了什么大问题?起兵造反了?苏宁那小子没把事情处理好?

这里的高官们大多数都是李二陛下的亲信,被大扫除之后的行政机构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敌对势力的存在,有的只是同一个势力里面的不同利益团体而已,文官里面不满意苏宁的人不少,除了墨家掌握的工部、纵横家掌握的纵横部和被视为三原帮天下的民部。其他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人都对苏宁没什么太大的好感。

即使是民部。里面也有两种对立的声音,以左侍郎王元为首的三原帮和以右侍郎任济为首的文人势力,两个势力存在很久,对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几任民部尚书都对此表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斗去只要老老实实把事情做好。其他的事情管他呢?

其余几个部门的内部也不统一,刑部就受过苏宁的恩惠,你说这刑部完全和苏宁站在对立面会让很多人感到刑部不知道知恩图报。会惹来很多的闲言碎语;其他的部门里面鸿胪寺就对苏宁很支持,而且如今鸿胪寺完成成功转型,影响力颇大,受其影响,非主要部门基本上不参战,主要的行政部门七个部门里面挺苏宁的和倒苏宁的势力基本上势均力敌。

万一真的闹起来,还真是一个不怎么简单的事情,不过,李二陛下今天要讲的事情,并不能让某些人如愿以偿。

“你们都来了,来得很整齐,很好,看来你们都没有松懈,没有人是从酒馆里面跑回来的,要是真有,朕一定要撤他的职,目前这种情况下,你们这些做上官的不能以身作则,怎么要求下面部门的官员勤勉办事?你们都要记住,如今大唐是危急存亡之秋,万万不可懈怠,不要以为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就可以享受!”李二陛下声色俱厉的说道。

一众高官心中一凛,纷纷点头称是,但是心里面都嘀咕起来了,昨天见到的时候皇帝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说大家办的事情都办得不错,值得奖励,怎么今天突然话锋一转,变成批判大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