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看完两份文书,不由得笑了笑:“三年内,打通咸阳瀛州道,谋划瀛州会稽道。”
“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当真是大手笔。”
“上卿,将文书誊抄一份,送往郑国手中,以及国府。”
“寡人要知道,若是打通咸阳瀛州道以及瀛州会稽道的可行性,包括需要花费多少钱粮,以及朝廷需要如何支援,以及土番的数量。”
“诺!”
点头答应一声,顿弱离开了章台宫。
灌了一口茶水,始皇帝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如今的大秦帝国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大秦朝廷,现在根本就是在刀尖上行走。
稍有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臣王绾拜见陛下,皇帝陛下万年无极!”
走进章台宫,王绾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朝着始皇帝行礼,道:“李相传来消息,土地新政推行的很顺利。”
“现如今,大秦故土,全部推行了土地新政。”
“如今,正在谋划三晋。”
抬起头来,始皇帝看着王绾,笑了笑,道:“这是好事,但也是最难的时候,只有在三晋推广,才能进一步深入山东。”
“土地新政,最简单的地方,反而是奉天六郡,以及瀛州等地。”
“中原之上,地方豪强,世家,宗族,各种力量错根盘结,想要彻底的推行,绝非简单的事情。”
喝了一口茶水,王绾笑着开口,道:“监国的诏令,臣也是看到了,若是能够在三年内,打通咸阳瀛州道,谋划瀛州会稽道,这件事,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这只是老六的谋划,也只是二五计划,但是,是否能够完成,寡人也不清楚。”
说到这里,始皇帝话锋一转,道:“寡人让顿弱前往中原,将文书交给郑国,让其分析可行性。”
“等到郑国的消息传来,我们才会有一个判断!”
“嗯!”
点了点头,王绾皱着眉头,道:“陛下,朝廷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但是,如今的帝国,其实并不统一!”
“中书省,相当于帝国的另外一个国府。”
“奉天六郡,加上一个瀛州,几乎就是国中之国。”
“臣清楚,这只是当下的应对之策,但是,人心复杂,臣建议陛下,提前做好准备。”
“废除中书省等官署,以朝廷一体同之。”
“在瀛州设立行在,以监国之名,坐镇行在,统御瀛州与奉天六郡,包括夜郎,邛都,象,桂林,南海郡的整合与稳定。”
“这样一来,名正言顺。”
喝了一口茶水,始皇帝沉思许久,道:“王相所言有理,赵高拟制,于瀛州设立瀛州行在。”
“以瀛州行在取代中书省。”
“同时,瀛州行在,下辖,奉天六郡,南海五郡,以及高棉四郡之地。”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有一刹那的愣怔。
虽然撤销了中书省,设立了瀛州行在,看似削减了嬴北埕的权势,但是,这是一次巨大的放权。
按照王绾与始皇帝的意思,奉天十五郡,由监国嬴北埕节制。
这些郡不小,这十五郡,几乎等于是一半大秦帝国了。
嬴北埕虽然只是监国,但,在南部大秦,他便是无冕之皇。
甚至于,朝廷的政令,都远远不及嬴北埕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