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呵呵一笑:“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荀彧他们是降臣但他们过得很好还被曹操重用对不对。其实你错了,曹操是何人,他无时无刻不再观察着每一个人,其城府之深千古难寻,他忠诚同时又奸猾,他大气同时又狭隘,他为人开朗同时又谨慎多疑。凡是在曹操面前过于展示过才华谋略的人,以后等曹操安定之后必没好的结果。”
“现在。曹操敌人甚多,很多事情都没平定,曹操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曹操会广纳贤才,但这并不表示他对人没有防范之心。等曹操敌人都尽皆消灭亦或是曹操得以安和之日,那些过于智慧的谋臣可能就没现在这么和平了。”贾诩边说边笑着。
老仆恍然大悟:“所以大人一直以来闭门不出,很少为曹操出谋划策。”
这正是低调行事的好处,贾诩做到了完美至极。
贾诩点点头:“可遗憾的是,此次伐蓝曹操亲点了我随行。那说明曹操知道我有些智慧,想让我展示出来给他看看。如我过于机敏远虑,那曹操会深记我在心中,试问哪个开国皇帝会留一位头脑高超的在在朝廷上,建国之时为能成功所以用之能人,成国之后为能保国所以废之能人。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如果纵观历史就能看出贾诩的眼光独到远超同时代的智者了。荀彧最后是怎么死的,是被曹操谋杀死的,曹操怎舍得荀彧,可后者过于智慧并且还一心为汉,所以不得不杀。
老仆似乎又是遇到了什么疑问:“大人说得没错,可为何大人今日主动请战?”
贾诩道:“我一直都想趁早脱离乱世征战之中,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当我随曹操一起来到江东的时候,我才想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我主动出战会在战斗中假装被蓝火所灭,当然我会真正的为曹操剿灭蓝火,就当是临别时的一丝心意。那样所有人都以为我贾诩战死的时候,我们早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说着贾诩露出向往的神色。
老仆也笑了:“大人深谋远虑,这么多年跟随大人是我的千万年修来的福分那。”
……
天亮后,蓝火召集所有人展开一次军事会议。
会上集合了蓝火麾下所有的将领。陆翔,吴飞,鲁肃,凌统,甘宁,陈武,还有张啸,程威两人一起商讨。
“大哥,让我去路上阻击曹军!”吴飞站起来说。
蓝火摆摆手:“不行,来者有一万五千多人马,江都这边的地势不适宜半路偷袭。所以我们还是以江都为防御进行防御战,慢慢消损对方的兵力。”
说完,蓝火看了眼鲁肃,后者依然如以前那样低头不语,蓝火心中轻轻一叹,这位谋略不下于周瑜的奇才不知何时才能真正被自己所用。
张啸想了想道:“既然蓝火将军有一万人,那我们何惧对方一万五千人马!要知道若要破城,必要有超过守军三倍的人马!”
“原来阁下也懂些兵法。”蓝火说道,“没错,所谓十倍于敌便可围之,五倍于敌便可攻之,一倍于敌便可战之。夏侯惇等人一万五千人马,即便是加上两千的残军也不足以攻破江都,但不要忘了,曹操那里还随时可以派兵前来,他们总共是八万人马,足够困住江都。”
蓝火开头说的有关兵法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人数十倍于敌人的时候就可以围困住敌人,当人数五倍于敌人的时候就可以对敌人进行猛攻,当人数与敌人相等的时候也可以一战。
可蓝火知道,曹操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困城,因为江都粮草够多,足以撑过三四个月,困城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会让曹军自己麻烦。
想到贾诩这个人,蓝火就不得不思考起来贾诩是否会在此次战斗中尽展其能,蓝火知道贾诩低调行事,不爱显摆。所以,蓝火认为,贾诩这回来不会为曹操献计多少,除非在曹操危难之时可能会有所动作。
既然如此,蓝火就打算将贾诩放一放,战斗的对象依然对准正逐渐逼近的夏侯惇等人。
第二十四章 援军?
“我猜夏侯惇肯定会在江都城外扎寨,不会轻易进攻,毕竟人数上我们的差距并不大,攻城只能加大他们的死伤而不会产生什么好处。”蓝火淡淡道,“我忽然想到一个疑兵之计,可以派的上用场。”
在座几人都同时看向蓝火,不知这个疑兵之计是何妙计。
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三人所带领的一万五千多曹军在江都城南十里处扎下营寨,三人决定等待主公曹操的命令,才做打算。
江都城外有着大片田地,由于是深秋时节,所以这些地都荒着等待开耕种上来年的作物。故此很多城中每天都有很多百姓进进出出,辛苦劳作。
如果战斗打起来,那这些百姓也不得不停止开耕。
夏侯惇率马想先看看江都的城门,了解下其防御程度。见城中大量百姓各自拿着农具往外走不得低声骂道:“这蓝火!难道不知道我一万多大军兵临城外,竟还让百姓耕作!真是不得好死!”
百姓的情景,让夏侯惇认为是蓝火没有爱民之心,不顾百姓的安危。都什么时候了还让百姓出来种地。
没多久,贾诩到了营寨,现在的贾诩被曹操授予了军师的身份,也就这次战斗中的总司令,谁都得听他的才行。夏侯惇三人急忙迎接,想问贾诩这位谋士有何良策。
结果贾诩上来就不满道:“你们怎么在这个地方扎寨,沙头镇就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没有必要再来外面打下营寨。”
沙头镇本就距离江都不远,而且那里多少是个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