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关于赞普曾记载,赞普乃天神之子,顺着天梯来到人间,救赎万民,待人间大业完成后,便会顺着天梯再次回到天上。
谢资安为了调查赵婧纭,曾到千露寺去寻找那个失踪的住持,恰是那时了解到了这些。
他本以为寺庙大抵都是供奉佛祖之类的神明,万万没想到竟会是闻所未闻的苯教四大神。
萨都爱桑、辛拉沃嘎、桑波邦赤、辛饶米沃。
这四大神也叫最初四神,他们与赞年鲁不同。
赞年鲁是三界之神、自然之神,其中鲁又为龙,此三神接近自然的模样,而苯教四神则是接近于人的模样,萨都爱桑就是一位女神,被称为万神之母。
最初四神的雕塑造型不似佛教人物那般和蔼可亲,而是总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奇特感。
通身玄黑,脸上表情、动作很丰富,像是在对你笑,却又像是在嘲讽你,
总之看起来十分奇怪。
谢资安曾经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大晋的国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教或是佛教,而是这么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宗教。
《谋定》虽说是本架空小说,无法完全与现实中的历史相比拟,但其中反应的一些社会要素与中国传统历史相差无几。
古时期,尽管会有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但动荡不安的时期存在的时期更长。
战乱纷争,百姓们流离失所,他们力量弱小,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选择逃避,努力寻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苯教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原的。
后来太|祖建国,但动荡了许久的土地并不能因为有新国家的建立而迅速安定下来。
可掌权者那个时候必须控制阶层流动,绞尽脑汁后想到让下层人民甘愿永远做下层人民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苯教这种控制性极强的宗教。
这其实类似于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推崇儒学,借助董仲舒天人合一的一系列理念进行精神控制,达到大一统局面。
苯教虽说在太|祖建国初期得到过短暂的弘扬,不过后来却因为侵蚀到王权,且宗教的大规模祭祀过于血腥残忍,又被太|祖迅速打压了。
直到后来的成祖时期,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萧姝掌权的时期,才再次得到弘扬,直至现在。
它与儒学互为里表,实质上同是精神控制,一个是控制那些愚昧的下层人民,一个则是控制掌握知识核心的世家大族。
目前的李寒池可以说是这些世家大族人里受儒学影响最深的代表,他不信鬼神,但忠君爱国,并将道义放在第一位。
哪怕他在南疆厮杀搏命,回到邺城还要饱受君王猜忌,心中虽苦闷,却仍然是无比热爱国家与君王的。
君是君,臣是臣,父子不可颠倒,日月亦不可颠倒。
除非他奉行了将近二十年的信仰崩塌。
比如,他敬爱的君父以万分荒唐的理由屠杀了他的家族,甚至连他那个不会说话的小侄女也没有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