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斯人独憔悴翻译 > 第106部分(第1页)

第106部分(第1页)

一跳的吴妈妈也忍不住莞尔。陈澜就更不用说了,笑着把陈汀揽进了怀里,随即开口说道:“好六弟,三姐只是伤心一位长辈再也见不着了,所以心里难过,没人欺负我。你要是真想帮我,那便平平安安地快些长大,到那时候如果有人欺负我,你就给我讨公道”

“好”

眼见陈汀高兴得什么似的,陈澜就吩咐吴妈妈去叫了沁芳芸儿红螺进来,让三个大丫头带着他在院子里玩,却留下了吴妈妈,婉转地对吴妈妈说了不要在小孩子面前说讨公道之类的话,更不要说那些糟心事,以免小孩子听了心里存疑。眼见人愧疚地低下了头,她这才打发了人出去,旋即才站直身子看着云姑姑和柳姑姑。

“文武官命妇都是三日临思善门行奉慰礼,咱们都是去不了的。皇后待我恩重,对两位想必亦是有情,这三日两位姑姑便随我在这屋子里祭奠皇后吧。皇后大丧,你们也和我一样,素服百日吧。”

云柳二人都是消了宫籍,虽并不是阳宁侯府的奴仆,但既给了陈澜,便是换了主人,因而本想着即便追思皇后,也唯有暗自悲戚垂泪。此时陈澜这么说,她们都是心存感激,慌忙双双跪下磕了头。等捱到香案前拜祭的时候,两人都是全礼之后便伏地流起了眼泪,却都是咬着牙不敢放声。只在那止不住的悲泣声中,陈澜不难听出她们的那份悲恸欲绝,心里也更觉悲凉。

尽管思善门前应当已经悲声大起,可真正为这位贤后痛哭的人,又能有几个?

自从皇后崩逝的那个晚上报子满城高声嚷嚷大捷之后,一连三日的哭临思善门,这捷报仿佛是被人遗忘了似的,少有人不知轻重地问到这一茬。只三日过后,官员虽仍在衙门斋宿,可终究是有人捱不住冷炕头,暖玉温香在怀放纵了起来。

这等时候素来是御史建功的最好时机,论理都是申饬罚俸等等算数,可某日的西角门朝会上,皇帝当庭摔下那些奏章,声色俱厉地将丧期饮酒招J的公卿以及文官等等全部革退,若不是大臣苦劝,其中一位伯爵险些连世袭罔替的爵位都丢了。

如是又是数日过后,陈澜先头和朱氏说过的话终于得到了验证——所谓的沙城大捷,竟然是因晋王得知阿勒汗前锋驻扎沙城,于是“力排众议”派万全右卫连同兴和堡守军出击,结果若不是开平前屯卫及时派出兵马,那一支军马险些就要全军覆没而这捷报则是阳宁侯陈瑛给焦头烂额的晋王出的主意,其用意不在蒙蔽皇帝,而在于先安抚了民众。

得到这个消息,朱氏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陈瑛并未能建功,还是痛心晋王在关键时刻竟是又行错一步,几乎彻底失却了圣心。总算有陈澜在旁边劝解安慰,再加上韩国公坐镇京营的事情总算是得到了证实,她的情绪方才好了些,只对当初逆了韩国公的心思一力促成了外孙女册为晋王妃,她难免心生悔意。

陈澜一头照管着病情渐渐大有起色的朱氏,一头照应着侯府家务,闲时也常常随云姑姑和柳姑姑诵念佛经为皇后祈福,日子过得虽紧张,可毕竟比从前松快得多。这一日恰巧张惠心登门,这一位拉着她的手上看下看端详了老半天,最后就眨巴起了眼睛。

“哎呀,看来我娘在宫里真的把你照应得不错,你比前些日子瞧着竟是胖了”她也不理会陈澜听到这话是怎样哭笑不得的表情,使劲把陈澜拉到了一边,东张西望了一阵就用古怪的表情说,“我娘昨天难得回来了一趟,对我说了一件大事……”

她有意拖长了音调,见陈澜压根不上当,还是似笑非笑看着她,她方才使劲皱了皱鼻子说:“我娘说,要给我添个妹妹”

此话一出,陈澜货真价实吓了一大跳,瞪大了眼睛问道:“郡主……有喜了?老天爷,要真是那样,她成日里又是骑马又是佩剑,会不会……”

这一回换做是张惠心哭笑不得,她没好气地摇了摇头,随即就指着陈澜的鼻子说:“你说什么哪我说得就是你呀”

看到陈澜一下子愣住了,她便叹了口气说:“我娘说,皇后娘娘其实一直都想念着庆成公主,所以特别喜欢你,要是她身体好,一准就认了你做干女儿了,那时候哪怕没有名分,也再没人敢欺负小看了你。只可惜娘娘……娘娘让我娘代她多多照应你,还是我娘爽利,她说我和你好,她也爱你既心善又机敏,所以等这百日一过,就摆酒收了你做干女儿,以后你我可就是货真价实的姊妹了”

看到张惠心一脸以后我就是姐姐的自豪表情,陈澜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感动,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她自然知道,有了宜兴郡主这位干娘,即便朱氏日后有什么反复,即便三叔陈瑛升官进爵,她也总有一个倚靠,一个退路,可这对于宜兴郡主来说,本是不必添这个麻烦的。

就在她百感交集地送走了张惠心时,新的报捷声再次响彻了京师的街头巷尾。这一回却是两个新的地名——应昌大捷,落马河大捷

PS:第二卷惊雷骤雨就此结束,晚上进入第三卷《龙凤呈祥》^_^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一百七十六章 置之以陪嫁,托之以身家

第一百七十六章 置之以陪嫁,托之以身家

进入四月,按惯例就已经算是入了夏。窗棂之间的高丽纸如今都换成了绿纱,至于更显摆的一等公卿府邸,自然也有用玻璃的。只相比楚朝初年官宦巨商都用玻璃的那会儿,如今这出自御用监的好东西几乎都只供宫中和王府,民间鲜有得见。就如阳宁侯府这等人家,如今也仅剩老太太那辆座车的车门上镶着小块玻璃,上房屋子里都没有。

没有透光的玻璃,虽是阳光明媚的白天,蓼香院正房东次间里头依旧掌着灯。为了看清楚那炕桌上的地图,绿萼和玉芍甚至还一人举着一个烛台,竭力让炕上的朱氏和陈澜能看清楚些。许久,朱氏才放下了好久没拿出来用过的眼镜,轻轻舒了一口气,又转头看着陈澜问道:“你觉得,这应昌和落马河大捷,你三叔可领兵一同去了么?”

陈澜知道如今朱氏对她姐弟俩芥蒂尽去,已经是真心倚重,可一涉及到三叔陈瑛,这一位就难免仍是咬牙切齿。看着地图上相距很有些距离的两个地方,她就想起之前在书房里的几本地理图志上找应昌落马河全都不得要领,只能让陈衍去帮忙找找。昨天晚上,陈衍兴冲冲送来地图,自己盯着那东西冥思苦想好几个时辰,隐隐约约也有了些猜测。

“老太太这可是问住我了,这行军打仗上的东西,我有几分见识?可想来韩国公代威国公坐镇京营,这大军总是威国公管带的,想来出兵少不了这位当年威震南疆的名将。至于是两路大捷,兴许是如那些小说话本一般,一路正军,一路偏师,而三叔是随着晋王去宣府查案子的副钦差,怎么能离得开?”

“你说得很是。”

此话一出,朱氏顿时面露喜色,可再想想晋王龟缩在宣府的脓包势,她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暗悔自己当年就不该觉得晋王是皇次子,一力设法让外孙女选为王妃,如今外孙女年纪轻轻就落下了一身毛病,甚至还不得丈夫怜惜,这都是因为她的心太大想到这里,她就抬头端详起了陈澜,见其正低头收拾着地图,她就渐渐露出了笑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