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俷有杀神之名,而且麾下又出了一个天下人皆知的贺阎王。徐州军对此听说不少,心道若是被俘,只怕也难逃一死。唯有跟随主公,杀出一条血路才有活路。
千余人呼号着,发起了冲锋。
庞德发出一声虎吼,摆刀相迎,拦住了刘备。
身后兵马,和徐州军杀到一处,双方刀来枪往,惨烈异常。
刘备如何是庞德的对手,不四五个回合,就被庞德杀得气喘吁吁,盔歪甲斜。
身后,典韦韩德已追了上来。
刘备暗自叫苦,心中生出了无限的绝望。
就在这时,从远处一骑飞来。白龙马,亮银枪,马上小将高声喊喝:“贼子,休伤我主,高宠在此!”
那小将杀入乱军之中,大枪上下翻飞,端的是勇猛非凡。
几名关中将领上前阻拦,就见那小将手中大枪扑棱棱抖动,幻出十余个枪花。
寒光点点,几员武将被挑下战马。
这小将杀过来,横枪挡住了庞德的大刀,“主公快走,伊阙关已失,军师被杀!”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一四章 大乱
更新时间:2008…11…24 16:44:29 本章字数:5256
阳,有八关都邑之称。
四周有雄关林立,形势险固……
自灵帝中平元年始,当时的汉帝刘宏以大将军何进,领左右御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所谓八关,指的就是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轩辕关、旋门关、孟津、小平津拔出关隘,以散关(今宜阳东北牌窑)为治所。
伊阙关,关如其名,正位于阳龙门山和香山之间的阙口。
两山加峙,伊水川流其中。在东周时期,这伊阙关就已经存在,是当时东周都邑阳南面的关隘。由此北下阳,南上汝南颍川,属于必经之地。其间有山谷相连,自古就是刚收要地。在《左传》《史记》当中,都多次提到了伊阙关。
司马懿领兵抵达伊阙关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
远远看去,只见山关相连,伊阙关上旌旗招展,却是一派寂静的景象。
有斥候前去通报,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名军官就随着那斥候神色慌张的来带司马懿面前。
“不知司马长史前来,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按道理说,司马懿并非是曹操部曲,军中长史一职,也不过是配享三百石俸禄。
和步属于平级,但由于是友军的关系,所以彼此间保持着客套。
司马懿问道:“步大人可在关上?”
“启禀大人,步大人如今正在关上,只是由于来了客人,分不得身,故而命小人前来相迎。”
司马懿倒没有计较,从马上跳下来,随口问道:“不知是何方贵客前来?”
“启禀大人,是大谷令吕大人前来。正在商议出兵剿匪的事情。”
“哦。原来是吕大人来了!”
这也就能解释步为何没有出面迎接的缘故。
算起来,大谷令吕蒙比伊阙令步还高了一个级别,据说是茂才出身,和步这种白身入仕的地位完全不同。
司马懿世家子出身,对于白身寒门弟子,多多少少有着一丝轻视。
想当年,他十二岁就被举为孝廉。若非董俷插了一手。只怕如今也是飞黄腾达。
现今二十二岁的司马懿,远没有历史上所说的那般可怕。
经历不同,成长不同。历史上的司马懿依靠家族的威名,得名士调教,颇有心机。但是如今,经历了毁家之恨以后,司马懿变得有些急躁,一心只想报仇雪恨。
所以也就没有多想,“既然如此。那我前去拜见!”
军官应了一声,在前面带路。但是高宠却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轻声道:“长史大人,宠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要不然我们暂时不要进去,观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