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丘一失,向东北可直逼许昌,同时临颍防线地软肋,也尽入关羽的眼皮子下。
就在曹操命曹纯掘开河水,水淹袁军地前一日,关羽趁曹仁和沮鹄激战的时候,突然从斜里杀出。
曹仁构建起来的固若金汤防线,在一日之间溃不成
乱军之中,关羽闯入敌军,斩了曹仁首级。曹军在失去了主将之后,也就立刻失去了再战的决心。十万大军溃败而逃,若非荀提前发现情况不妙,命许昌兵马守住了关隘,一边收拢残兵败将,一边抵挡徐州军的攻击……同时,荀还派出信使,往新郑和陈留求援。
那关隘仅坚持了一日,就被徐州军攻破。
十余万徐州军把许昌围得风雨不透。同时许攸又派出大将刘辟,抢占了尉氏,卡在了新城陈留通往许昌的必经之路。而关羽则奉命攻占阳翟,和尉氏一左一右,形成了犄角之势。
沮鹄,指挥兵马,对许昌发动起猛烈攻击……
这一章相对较短,是一个过渡交代。
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敬请期待……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七二章 关中总动员(一)
更新时间:2009…1…4 19:52:02 本章字数:6054
自雒阳入颍川,可选三关通行。
但不论是从哪一个关隘通过,想要抵达许昌,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个地方,那就是阳翟。
而入阳翟,就必须要经过阳乡。
如果说,阳翟是许昌的门户,那么阳乡就是颍川的屏障。居于嵩阳山隘口处,地形极为险要。泰平元年,雒阳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三关丢失,曹操就在阳乡修建了一座坚固的要塞。
同时,为了防止董偷袭,曹操还安排了一个人,坐镇于阳乡。
此人姓娄名圭,表字子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才学出众,曾游历雒阳,与当时还是雒阳北都尉的曹操交好。黄巾之乱时,又曾协助秦颉抵御黄巾贼的攻击,和董有一面之交。
不过当时的董,只是白身。别说他不知道娄圭是谁,而娄圭也不会看得起他。
黄巾之乱结束以后,娄圭为了躲避董卓的征辟,就遁入终南山,做了隐士,道号梦梅居士。
此人很有才干!
二十二路诸侯伐董卓的时候,他就知道诸侯难以取胜。而后董卓任命刘表出任荆州牧,娄圭主动出山,随刘表一同前往荆州。凭借他在荆州的声誉,的确是给予了刘表非常巨大的帮助。
但是,刘表随后与荆襄门阀妥协,让娄圭大失所望。
此时曹操在北方崛起,娄圭就弃了刘表,带着家眷投奔曹操,并且为曹操谋划了许多事情。
只是这个人并不争权夺利,所以在许昌名声不显。
曹操很清楚娄圭这个人的能力,在考虑镇守阳乡的人选时,第一个就想到了娄圭。并上疏汉帝刘协,封娄圭为阳乡侯,坐镇阳城。经略嵩阳地区。娄圭到任之后,做的也非常出色。
关羽占领汾丘,娄圭第一个发现了情况不妙。
但是他手中的兵马并不多,所以对整个颍川的大局也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曹仁战死,许昌被围,娄圭只能守住阳乡,也做不得其他的事情。不过他相信,荀一定能够守住许昌。
当然,前提是曹操能尽快赶回来……
可是该做些什么呢?能帮助荀拖延一些时日?等待曹操的援兵抵达?
娄圭也感到非常地苦恼。他所能做的,一方面是死守阳乡,防止董趁机偷袭。另一方面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阳翟,在某种程度上给关羽造成一定的麻烦,使之无法腾出手来兼顾其他。
除此之外。他还真的做不了什么。
许昌被围的第三天。阳乡城外,来了一个人,口称是娄圭的故人。
娄圭正在书房中思考问题,闻听有人求见,不由得一怔。故人?在这个时候,谁会来求见。
“那人可说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