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开始吴罡担心这些甲烷会引起爆炸,破坏他的火星基地。
但后来发现其实可以将甲烷用作原料。
要知道,甲烷可以转化为碳源材料,用来制作太阳能板。
尽管可控核聚变引擎也能提供电力,但既然处在太阳系内,利用好太阳能显然更合适。
于是,吴罡利用光脑制造了一台甲烷转换设备。
把收集到的甲烷气体放进去,就可以直接生成太阳能电池板。
白天的时候,他会把这些面板装在探测器上进行户外勘查。
用太阳能代替部分核能后,能够减少对核聚变能源的需求。
再者说,初代航空母舰上的核聚变反应需要消耗氘粒子,如果火星基地也需要用到这种燃料,就得从地球运送过来,使用太阳能则大大降低了这一成本。
吴罡设想中的火星基地是一个小型生态舱。
但要完全模拟地球环境并不容易。
几十亿年前火星条件或许还算相似,经历了无数次太阳风暴,如今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除了水和氧气外,还要解决重力和气压的问题。
幸好目前气压问题已经有办法解决了,所以暂时不用太担心这方面。
因为地球上感受到的气压其实就是空气分子受到地心引力压缩而成的压力。
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达到类似效果。
不过,重力是个难题。
长期生活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器官会发生变化。
虽然大家已经决定先在火星上开展初步移民试验,但这离真正大规模迁移还早着呢,短时间内身体可能承受不住。
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做出适合的重力模拟设备。
若要突破此障碍,首先得先把那台光脑修好才行。
考虑到不让同伴过多担心自己,吴罡只待了不久就回到航空母舰。
还没走近就已经看到船体拉响警报。
经过安全检查后,才被允许登船。
发生了什么事?
是不是哪里出了故障?
想到这儿,吴罡赶紧跑去看发动机室的情况。
确认发动机运转正常且氘粒子储备足够后,他终于放下心来。
可是接下来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开门一看,居然是任红妹正按住金田早矢香在地上。
见到熟悉面孔,早矢香还是满脸笑容地朝他打招呼,“嗨,好久不见了!”
“你怎么在这?”按理说,金田早矢香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毕竟吴罡他们的航空母舰并没有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