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卿厌烦的皱起眉,“这些日本人,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不是打架斗殴就是失踪找人,尽是这一套!”
“要不要和委员长那边请示一下?”龙云征询道。
毅卿从案头的夹子里抽出一份文件递给龙云,“自上次日本士兵失踪事件后,委员长的态度就很明朗,你自己看。”
龙云接过来,只见上面是江季正刚柔并济的笔迹: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如何寻衅都不抵抗?为什么?”龙云不解的睁大眼睛,“现在是小打小闹,如果有一天日本人骑在咱们头上拉屎,咱们也听之任之吗!”
“我们是国家的军人,一切要听从上峰调遣。”毅卿扯过委员长的命令拍在桌上,“再说,东北军本就搞特殊不纳税,如果有了出格的举动,南京会认为我们闹独立。”
龙云的脸色开始不好看,毅卿扫了他一眼,又接着说,“在不打乱华北防务的情况下,从关内抽调一个军驻扎到山海关与锦州之间。电令王文胜,密切注意关东军动向,对于日方挑衅,不可贸然行事,任何时候都要听我的决定!”
“是!”龙云敬了礼,脸却依旧板着,“东北易帜,咱们可真是找了个好爹啊!”
毅卿知道龙云的犟脾气又上来了,刚想劝几句,却发现他已经气呼呼的出了房门,脚步跺的天响,都不见人影了,还能听见军靴一记记磕着石板路的声音。
毅卿看着龙云的背影远去,一把抓起委员长的命令,狠狠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张淑云在帮丈夫整理书桌时看见纸篓里有个醒目的军用虎斑纸揉成的纸团,拣起来一看,才发现是委员长的军令。她无奈的摇摇头,想到丢弃委员长的手迹总有大不敬之嫌,便小心的抚平褶皱,将它夹到了厚厚的《四库全书》里。
作者有话要说:依然是死皮赖脸的请留言,呵呵
东北之殇(2)
南京,总理府。
沈美绮轻轻放下手里的刀叉,心满意足的看着面前空空的盘子,“约翰森推荐的大厨可真不错,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吃到过这样正宗的白松露了!”说着拿起餐巾优雅的摁着嘴角。
江季正含笑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妻子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动作在他看来,都无异于一首诗情画意的清丽小诗。就像现在,那举着餐巾微微翘起的小指,多么像一枝含苞待放的兰花啊!沈美绮小他整整十三岁,偶尔的神情举止里还会不自觉带出一点孩子气,而这一点孩子气,总是在枯燥古板的政治生活中搅动他浓浓的爱意。
见美绮要起身,他赶紧上去帮她拉开椅子,还亲手帮她把垂落额前的几丝头发拨到耳后。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里难得的安详甜蜜,这种能把妻子当女儿疼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今天是‘海宁号’下水的日子吧。”美绮带着几分娇嗔的点点江季正的鼻子,“记得让述卿照几张他改进部分的相片,我很有兴趣想看看,好不好?”
“夫人的吩咐,一定办到!”江季正笑呵呵的亲了妻子的额头,抄起手杖向前厅走去。侍从室的秘书们,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美绮目送着丈夫的车远去,照例回到书房的十字架前虔诚的跪下,作为一名基督徒,这是每天必做的早课。她的指尖轻轻点过自己的额头、双肩……用最纯净的心声向仁慈的主祈祷:愿主保佑毅卿,一切安好。
五年了,她的早课内容永远只有这一句:愿主保佑毅卿,一切安好。
五年的时间,足以冲淡最深切的悲伤,却无法抹去最刻骨的记忆。她离那个男人的生活已经很远,没有单独的电话,没有私下的见面,他们都是如此理智的人,理智的连站在雷池边的机会都不允许出现。可是直到现在,当她在主面前袒露自己的内心,眼前晃动的却依然是那张隔着秋水般遥远的脸。
没有太多的伤感,也没有太多的唏嘘,她只是习惯了,在每一个清晨,默念着他的名字来开启这一天的新鲜和未知。
“夫人!段主任来了。”佣人在门外轻磕房门。
“知道了!”她摆弄几下神台前的新鲜百合,裹了条披肩下楼。
段天佑还是一脸阳光顽皮的笑,坐姿歪斜,完全没有男人而立之年该有的沉稳庄重,见沈美绮下来,他欢快的一扬眉,“二姑今天好漂亮!”
沈美绮故意白了他一眼。“跟你说过多少回,别‘二姑二姑’的叫,都把我给叫老了。我们家很开明,没什么规矩,叫我美绮就行。”
“是!美绮姑姑!”段天佑腆着脸开玩笑,不过明亮的笑容却并不讨人厌,“现在有工夫吗?我想求你点事儿!”
“什么事?我一会要去参加金陵女大三十周年校庆。”沈美绮看看墙上的钟,“半个钟点之内说不完的,就以后再说吧!”
“哪能耽误了你的正事嘛!”段天佑笑着摸出本子和钢笔,“警备总队少年特训班就要开课了,那帮十三四岁的愣小子过一阵子要去德国受训,作为警备总队主任,我特地替他们请求风华绝代的委员长夫人题几句鼓劲的话,为孩子们送行助威!”
警备总队是在德国顾问帮助下建立的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士兵到军官皆经过精心挑选,很多团营级军官都是在北伐中表现突出的敢死队长。该部队不仅实行双薪制,而且军需供应也优先保证,真正称的上是兵强马壮的精锐之师。这样的部队,自然谁都想收入麾下。薛培民等几个资格老的黄莆将领甚至差点为此反目成仇。最后,出于平衡各方关系的考虑,也碍于“国舅爷”加“财神爷”沈子谦的面子和段天佑三番两次的毛遂自荐,从没掌过兵的段天佑出任了众目睽睽之下的警备总队主任。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江季正重新起用坐了几年冷板凳的钟子麟,任命其为警备总队副主任兼参谋长,协助段天佑带好这支特殊的部队。
段天佑深知这个位置的重要,也明白有许多人正等着看他的笑话。因此上任以后,称的上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而他天生的自来熟和好人缘,也使他和钟子麟这位颇具个性的副手相处甚欢,上上下下更是对这位平易近人的主任直竖大拇哥儿。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尽管段天佑带兵是外行,精诚团结的局面却着实开展的不错,警备总队的各项工作也是做的风生水起。特别是今年新设的少年特训班,挑选了一批资质极佳的军官子弟,前往德国军校进行实地训练,旨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央军骨干军官。此举正切中了江委员长壮大中央嫡系军官系统、重塑黄莆建校精魂的心理,不仅很快得到了军委会的批准,而且资金、人员、装备都很快得到了落实。
第一批少年学员共有六十名,西北行营主任梁文虎司令的儿子梁辉也在其中。段天佑刚接到名单的时候,曾经打电话劝告老朋友不要送孩子去受这份罪,不过电话那头的梁文虎却哈哈笑着拒绝了他的提醒。直到在武汉大学警备总队文化班见到梁辉,他才彻底明白,原来报名参军完全是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子自己的选择。在段天佑特意向前来视察的委员长介绍身份后,面对委员长“为何要从军”的询问,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子,指着不远处“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匾,从容淡定宠辱不惊的说出一句,“学大汉,武立国!”把校名一颠倒,巧妙的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在场军官学员无不叹服。连委员长也连连夸赞其不愧为“将门虎子”。
沈美绮当时也陪在江季正身边,回想起那些气宇轩昂的半大孩子,想到梁辉那句意气风发的“学大汉,武立国!”,她心头一热,接过纸笔刷刷的写下了自己的勉励。
“少年强则国强……”段天佑才念了一句,就忍不住促狭的笑道,“想当年还在念书的时候,毅卿就老念叨这句话。”
沈美绮面无表情的接腔道,“我们这辈人,多少会受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的影响。”
“对,二姑说的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