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都是几十年的兄弟了,耳闻着三哥说着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恭亲王也只能咬牙咽下,嘴上叹息,“不知这女夷人是何身份?臣弟好做些准备。”
想到自己这端庄得体又有几分满族贵女泼辣劲儿的五弟妹马氏,康熙不由挑眉。他这个五弟想当年也是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因着许多思量便赐婚了纳喇氏,两人虽不说相敬如宾,却也是平平常常,倒也无什么。可惜纳喇氏是个短命的,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便撒手人寰。康熙为了补偿,遂让五弟自主选亲。不想他一眼相中了马氏,两人好的时候是好的,可不好的时候直接动手也是有的。
瞧瞧这大老爷们这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康熙有些不满,但想到五弟功绩在此,膝下唯一存活的女儿纯禧已经出了门,他也少了那点子打趣的心思,点到即止,“不过是个女人,你且留着能吃住就是,不必太过。”
虽说国之强大是好事,但是国家之间的友好中总免不了一些赠送美人的习俗。大约是大公主有所提及,送来的美人也不都是夷人模样,风情万种的还有几分大清女人的姿态。
康熙倒不是说后宫放不下人,但也不想太过将就了他人。想要丢之弃之,又有些蔑视难堪,索性就赏给了一些可靠臣子们的府中。反正话到了,府里人怎么处置就不是他能尽然管理的。
上位者步步皆有缘故,康熙自觉是不偏不倚的。
恭亲王自然知道这些,只叹自己一时兴起没有收住,惹得他这个三哥小气的给他作难。若是旁人,他一脚踹过去,往死里往脸上踹。可遇到这位爷,他唯有自认倒霉的颔首,“如此就好。”
到时候丢到别院庄子去办差,定然不能府里的母老虎借题发挥!
如此想着,恭亲王便施施然的又行礼,“既然是皇兄御令,那臣弟且下去做些准备,恕不能陪家常,免得耽误要事。”
“……”
以叙家常兄弟情分为由登门拜访,又以一国之君暗派了两三要事的康熙语塞。毕竟在要事前,这位五弟也是悠哉悠哉的饮茶答允,哪有一丝会耽误要事的紧张?
康熙默然,指腹在扳指上摩挲着,深深看了他一眼,“正事要紧。”
清世祖膝下子女不多,能存活至今的最小的儿子便是恭亲王。身为幼帝自然比兄长们过得自在飒爽些,即便是如今,他也十分坦荡的甩了袖子,“今日春雨绵绵,皇兄不如留在府中,待臣弟归来再一起喝一杯?”
“朕尚有事,就不留了。”
“如此。”
恭亲王颔首了然,他笑着行礼出了门。
康熙极少留在宫外过夜的,耽误政事,也让次日朝政显得匆忙。更何况,他又不是真的怕了谁。
这样一想,康熙随着出了去,“回宫。”
站在门外的张鸿绪得令后当即传话,让仪仗车马备好。这回事微服出宫,除他之外不过还有一个小太监和数位护卫。小太监年轻,脚下跑得很快,待到主仆二人出府时马车早已恭候着。
马蹄哒哒,穿过夕阳下悠哉归家的百姓人群中,很快就进了宫道。
若是平常时,乾清宫已经用了晚膳,正要挑选绿头牌的时候。宫门外有不少的奴才们打听消息,已然是不必言说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