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说着还不忘邀功:“大姑,我可是站在你这边的。要是姑父干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我一定帮你讨回一个公道!”
&esp;&esp;乐大姑心里乱糟糟的,听见这话也没什么反应。
&esp;&esp;乐晓健把她送出好长一段路,这才折回租住的房子。
&esp;&esp;他手里钱不多了,只能租的起小院子里的一间房。另外两间租住的是一家人,有老人有小孩。
&esp;&esp;人一多,院子就乱。
&esp;&esp;院子一角耷拉着这家人晒的尿布,半夜总是能听见三个月大的娃娃嚎哭。一哭就停不下来,总是在半夜把他吵醒。
&esp;&esp;还有这家的老人,早上咳嗽都能把肺管子咳出来。
&esp;&esp;乐晓健嫌弃的瞥了一眼院里搭的尿布,转身回屋休息。
&esp;&esp;
&esp;&esp;天气渐冷,乐宛连自行车都不爱骑了,双手握着冰凉的车把,骑在上头被风刮的脸疼。
&esp;&esp;前段时间盖的几间房子,一下就耗尽了乐宛的小金库,弄得她最近买菜都有点缩手缩脚。
&esp;&esp;家里的自行车也从一辆变成了三辆。
&esp;&esp;她自己的一辆,还有一辆是家里几个弟妹骑的,把车座调低,就连小五小六都能勉强的从车把中间掏出一只脚骑上。
&esp;&esp;剩下一辆是乐祖买的,他现在的收入来源也很丰富。除了乐梵固定的给他分钱,还有工资。农机厂到底是好单位,也很注重能力。
&esp;&esp;乐祖进去之后在段时间内就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带他的老师也连连称赞。
&esp;&esp;所以还不等乐祖超过三个月,就已经给他按照每个月四十的标准来发工资了。
&esp;&esp;买了自行车之后的乐祖回家就更方便了。
&esp;&esp;原来回家还要凑大车的空,有的时候大车不进梧市,只是经过。但是为了送他回家,还有特地绕进梧市一趟。现在好了,只要他把自行车装在车上,就不用麻烦司机单独送他了。
&esp;&esp;这天正赶上乐祖回家,乐宛就准备包饺子来吃。
&esp;&esp;以前乐宛还是孤儿的时候,福利院不时就有人来捐赠物资,但是孩子们比较多,院里也没有那个条件每顿饭都整好几个菜。
&esp;&esp;所以包饺子就成了最方便也最能给大家改善伙食的选择。
&esp;&esp;乐宛这些年早就学会了各种饺子的包法。
&esp;&esp;什么麦穗饺子,元宝饺子,还有四喜饺子。各种馅料,各种口味,各种颜色,她都能来上两手。
&esp;&esp;倒是后来工作之后她再也没有包过饺子了,要么是速冻的要么是在外面吃的。
&esp;&esp;到了这里之后她倒是也包过饺子,但都是应应景。
&esp;&esp;这天也是吴元和蒋曼曼闹着要吃饺子,这俩人最近都忙的飞起,蒋曼曼就不说了,她现在是到处跑。
&esp;&esp;吴元这一年来又胖了不少,他管这个叫“劳动胖”。整天都费心巴力的找选题,还要培训,还要给记者和编辑们讲怎么写报道。简直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996社畜生涯。
&esp;&esp;乐宛准备了很多馅料,什么三鲜的,韭菜猪肉的,猪肉大葱的,胡萝卜虾米的……
&esp;&esp;连皮子也准备了各种颜色,蔬菜汁调出来的颜色加进面团里,揉出来几团带着颜色的面。
&esp;&esp;乐祖推着自行车进家门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吴元和蒋曼曼倒是早就到了。
&esp;&esp;蒋曼曼是个纯血猫奴,抱着三只猫就走不动道了。吴元则是跟小五蹲在一边玩陀螺。
&esp;&esp;许老爷子也拄着拐过来,他现在身份敏感,平日里很少出门。但是吴元和蒋曼曼因为跟陈栋的关系熟,所以几个人都知道这位老人是陈栋的“远房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