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剩女重生逆袭记 > 第39部分(第2页)

第39部分(第2页)

银屏笑着应了一声,故意看也不看荣蕙一眼,从她眼前过去,和玉屏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注:由于小柚懒惰,懒得查史书对照,各位亲们只能闭着眼睛看,不要去找与史实有出入之处。怡亲王于雍正十一年过世,同年还发生了地震。按清制,弘皎要服丧三年,不可能生出娶妻的心思,否则为不孝且大逆不道。

61

61、第 61 章 。。。

61

德容明知海兰珍是给她解围;感激地朝她一笑,顺势接了她的话头就叫身边的丫鬟去传管事的婆子开厢房;然后和海兰珍说说笑笑地走了;倒把荣蕙晾在了一边;荣蕙当即气得浑身发抖,想也不想地就冲口而出一句:“站住!”

海兰珍脚下一顿;心中苦笑;本不想搅和到舅舅家这些破事里;偏偏又忍不住要出头;现下报应来了吧。

她停住脚,侧了头道:“表妹有何见教?”

德容只觉得她声音悦耳;身形窈窕,仪态优美,真是说不出的赏心悦目来,心里暗暗可惜,这般人品好、心性又豁达的女子为何不是自己的小姑子,当下对荣蕙更觉得厌恶又加深了几分。

荣蕙虽是嫡出,但自己的婆婆大福晋当年却是庶出,记在当时的外太福晋名下的,虽也顶着个嫡出的名头出嫁到忠毅侯府,但一应教养礼仪却差了许多,不但胸襟气度比不上,连见识也短少,一味只知道自私护短,刻薄寡恩,偏又愚蠢,不知道被侯爷骂了多少次,要不是生养了荣蕙和睿礼,只怕早就下堂了。这样的母亲教养出来的女儿能好到哪里去?德容就没少吃荣蕙的暗亏,若不是想着她迟早要出阁,犯不着跟她一般见识,德容也要忍不下去了。

面对海兰珍彬彬有礼的问话,荣蕙只觉得一阵气闷,偏又挑不出理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蛮横道:“那望月湖也是我早定下来的了,回头我们品完茶就要去湖上泛舟的!”

天底下还有没有这样的极品啊。海兰珍被雷得外焦里嫩,德容正要发话,海兰珍拍拍她的手,示意她自己会搞定。她定了定神,挂了一个得体的微笑道:“不知表妹一共请了几位小姐?回头请表嫂叫下人们多预备几条船出来,防日头的伞和布巾子也得多预备出几份来,这八月天的日头可毒了,若是不早些做准备,这样晒下来,恐怕……”

海兰珍的话没有说完,给荣蕙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的空间。荣蕙生得面皮有些黑,在这个讲究肤白貌美的年代,她这样小麦色的肌肤毫无疑问不符合主流大众的审美观,因此她也一直以此为憾,常常傅粉来增白,她房中茉莉粉、蔷薇硝的用量较之旁人要多一倍的。寻常走在路上不但只走柳荫下,就算从后院走到花厅,路过一段露天的天井,也是要身旁的大丫头打伞遮盖的。海兰珍这样一说,荣蕙顿时想起了自身的忌讳,又看到头顶上烈日当空,身边的小丫鬟偏又忘了拿出那阳伞出来,马上惊得花容失色,狠狠地瞪了海兰珍一眼,怒气冲冲地转身就走,边走边对着身边追上来的小丫鬟下死劲地拧了几下,又狠狠地打了几巴掌才渐渐走远。可怜那小丫鬟被打却悄无声息,一声不吭,显见得是平时挨打已经成了习惯。

海兰珍看着她这做派,心里鄙夷,她虽然不是那对着下人高喊平等的圣母玛丽苏,但要她像荣蕙这样动辄打人,对象还是个只有十一二岁,身量未开的小丫头,她是万万下不去手的。

德容在旁边冷眼看去,见海兰珍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刁蛮任性的荣蕙,又替她解了围,心中越发喜爱海兰珍,厌恶荣蕙。她见海兰珍兀自盯着荣蕙离去的方向,忙上前拉了她的手,亲亲热热地说:“好珍儿,我叫人收拾好了凉亭小舟,还有体己好茶,咱们快去望月湖,让表嫂好好招待招待你!”

海兰珍笑笑,随了德容去望月湖泛舟。

=================我是场景转换的分割线=======================

武英殿的御书处是皇家内府修书之所,主要负责摹刻、刷拓皇帝御制诗文和法帖手迹,并制造墨和朱墨等用品,下设刻字作、裱作、墨刻作、墨作,下有兼管、库掌、匠役等共百余人。弘昼掌管着御书处,因此日常办差都在武英殿。

弘昼从武英殿出来,正要回府,裕妃娘娘身边的小太监已经在浴德堂的门外等候多时了,见他出来,忙拦下他,行礼后才道,裕妃娘娘让他去永寿宫一趟。

弘昼随着内侍到了永寿宫,早有人向裕妃禀报过了。弘昼进了永寿宫,裕妃正在看针工局送来的绣样,花花绿绿的绣品摊了一桌子,裕妃似乎心情很好,看见弘昼进来,忙招手让他坐下,指着这绣品说:“快来看看这绣样哪个合你心意?”

弘昼一看这些绣品都是些喜庆的吉祥图案,只在婚宴上才用得着,就随便看了看说:“儿子如何懂这些?额娘看着好就行。”说完,弘昼疑心顿起追问道:“额娘,这是给谁用的?”

裕妃笑而不答,她身边的宫女宝婵抿嘴笑道:“自然是给王爷您用的了!王爷马上要大婚了,娘娘精挑细选……”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弘昼已经霍然而起:“大婚?娶谁?!”

宝婵被他的气势吓到,慌忙中看了一眼裕妃娘娘才小声道:“镶黄旗副都统伍什图大人家的小姐,圣旨都拟好了……”

弘昼丢下一句“我要去找皇阿玛”拔腿就走了,等裕妃回过神来人已经到了永寿宫外,吓得宝婵等一众宫女太监慌忙跪下,忙不迭地磕头请罪,裕妃气得脸色铁青,冲一时呆住的小太监喝道:“还傻站着干什么?不快去把他给本宫拦住!”小太监马上磕了个头,一溜烟地跑去追弘昼了。

裕妃待他走后顿觉胸闷气短,弘昼的乳母冯嬷嬷赶紧使眼色让玉蝉倒了茶过来,服侍裕妃坐下,喝了茶顺过气来,才慢慢说些软话宽慰裕妃。

裕妃余怒未消地说:“你们只说他年纪小不懂事,百般惯着他,难道要等他忤逆了圣上,闯下大祸再来管教?到时候恐怕就不是打一顿板子、斥骂几句就能完的。我辛辛苦苦生下他,就是让他这样来气我不成?”

冯嬷嬷小心翼翼地说:“王爷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少年人头脑发热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日后时间长了明白过来了,王爷自然就知道娘娘是为了他好。哪有母亲不疼儿子的呢?世上都是水往低处流,娘娘对王爷也不要一味严厉,要防着有些人生出嫌隙来,倒把王爷推到了外人身边。”

冯嬷嬷一语倒提醒了裕妃,她想起弘昼自小在熹妃身边长大,跟自己一点也不亲近,倒是对熹妃百依百顺,嫡亲的母子俩见了面反倒无话可说,不禁悲从中来,眼泪就流了下来。

冯嬷嬷又劝慰了半日,等裕妃擦干眼泪才道:“娘娘抢在延熹宫那位主子前头向皇上求了旨,皇上也应允了,王爷这婚事也就成了一大半了,娘娘何必为这些细枝末节而自苦?等小顺子把王爷追回来了,让王爷给娘娘陪个不是,娘娘就把这事揭过,母子俩有什么话不能好生说呢。娘娘不要太心急了。”说罢,又让宝婵玉婵服侍娘娘略作洗漱,上了临窗的榻上去歪着休息一会。

正说着,又加派了人手去追五阿哥。裕妃心里焦急,在榻上根本躺不住,宝婵只得拿了大引枕让她倚着。

过了许久,派去追弘昼的小顺子回来了,但弘昼并没有回来。冯嬷嬷从窗前见此,脸色一变,叫人在门口截住小顺子问话。谁知小顺子却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下:“娘娘,不好了!皇上叫人打了五阿哥二十板子,圈到宗人府了。”

裕妃刚起身站好,闻听这话顿时眼前一黑,身子就要软下去。玉蝉眼疾手快扶助她,一边叫人请太医,一边指挥余下的宫人给娘娘拿了常吃的药丸来,用温水化开了给娘娘喂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