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眼中的阴霾之色更浓,挥挥手让王夏柏退下,轻声道:
“诸位卿家可还有其他人选?……若是没有,那朕就来点一人如何?”
听到这里,殿中群臣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皇帝是心中早就有了人选,想必也是早有了别样的安排,只是此刻却似乎没有了多少耐心,欲要亲自点出来了。
只是不知道圣上心中属意的到底是谁。
“侍御史郑浚之,朕以为就很不错,诸卿以为如何?”
郑浚之,前左丞相、今申国公郑居中的幼弟!
殿中群臣无数道各样的眼神不断的在一直低眉垂目的张商英和薛明身上游弋着。
“圣上圣明!老臣以为郑大人……足担此重任!”
果不其然,赵佶话落,一直低眉垂目的张商英立马出列躬身朗声道。
“圣上圣明!”
“圣上圣明!”
……
随着张商英话,枢密院的众人还有跟张氏一族有些关系的大臣们纷纷躬身高呼道。
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谁还不知道,赵佶、郑居中、张商英等人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人选。只是,不知道为何先前却是没有任何人出声提荐郑浚之。
“老臣附议!”
待到大殿内安静下来,左丞相余深适时的再次出声道。
“圣上圣明!”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紧接着余深出声不是谢举报也不是薛明,而是理学一派的袁成和杜范、杨时三人。
之前不就是理学一派的人跟宗室人联手想要拿下台谏之位么?这个时候,宗室已经将好不容易埋下的两个暗子都给推出来了,理学一派怎么在这个时候倒戈了呢?
郑伯举和薛明两人虽然还没有说话,不过群臣都知道,他们两人附议不附议根本不用考虑的,这个时候就算他们不附议,郑浚之做这个应天知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时候再想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群臣都知道,这一次宗室众人和理学一派联手想要打赵佶一个措手不及,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都捞不着了。
原本皇帝对这张氏一族还有些戒心,担心会让张商英走上王安石的老路。
不过,如今看来,事情已经开始生了一些变化了。皇帝明显是已经有了再次重用张氏一族的想法了。
原因么……
似乎除了那个在朝堂上没有说过一句话,却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薛郡公外,不会再有其他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