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北宋小厨师 南希北庆 > 第583部分(第1页)

第583部分(第1页)

李奇道:“皇上,其实整件事下来,皇上、士大夫、百姓、微臣都是受害者。”

“这话倒是有趣。”

宋徽宗呵呵一笑,道:“朕真没有想到,你还会替士大夫说好话。”

李奇道:“微臣也只是以事论事。”

“那朕倒想听听你的见解。”

“是。”

李奇垂首一揖,道:“当初太祖训言,优待前朝宗室之后裔,不杀士大夫,不加以农税,否则天必讨灭之。首先,第一条,表现出太祖那广阔的胸襟以及仁厚之心,试问汉武唐宗,有谁能做到这一点。这第二条,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奠定我朝言论的自由的优良传统,这可是有莫大的好处,历朝历代又有谁能做到有始有终,不仅如此,它还鼓舞了天下人努力读书,以知识治国,造就我朝百年是盛世;这第三条更是难能可贵,永不加赋,这四个字就能够意味一切,再多的溢美之词都无法代替这四个字。太祖之雄才伟略,前无古人,我们为臣子的,自然得遵从太祖训言。”

明明当初就是你将太祖训言置若罔闻,甚至批判的一无是处,如今却又说的恁地好,真是神也是你,鬼也是你。群臣纷纷暗骂李奇太无耻了。

“好。说得好。”宋徽宗哈哈一笑,又道:“如此说来,朕再度启用你,岂非有悖太祖训言?”

李奇摇摇头道:“皇上,微臣方才说的是对这个理由感到服气,但是对于致仕的原因,微臣是有一万个不服,不但不服,而且还甚感痛心疾首。”

宋徽宗道:“此话怎说?”

李奇扫视群臣一眼,道:“敢问各位,何为士大夫?何为士子?何为读书人?”

这一连三个问题,把群臣都给问懵了。

他们个个都满腹经纶之士,这三个问题对他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毫不夸张的说,他们都可以以此写出几万字的论文出来。

可是,正因为如此简单,他们才不敢回答,天知道这是不是李奇下的另一个套,毕竟李奇这人常常出其不意,他们都已经是惊弓之鸟了。

不会吧,我只是想要一个托而已,你们用得着这样吗,太伤人了。李奇一目瞧去,对于众人的心思是了如指掌。

哪怕是宋徽宗都不敢轻易回答,不答反问道:“那不知你是怎么认为的?”

看来只能自问自答了。李奇见他们铁了心的不回答,只好道:“士子和读书人就不多说了,至于士大夫,微臣以为,不管怎么样,至少要当得了四个字。”

“那四个字?”

“德高望重。”李奇不卑不亢道。

“理应如此。”宋徽宗点点头道:“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开口了,群臣自然不能闭口不言了,纷纷站出来附和。

李奇笑道:“既然各位都赞同,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德高望重就是士大夫一项必备的条件,反之,那些不具有这一点的人,就不能称为士大夫。”

好小子。果然有一套。

蔡京等人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敢情这小子是在重新定义太祖训言。

群臣也是恍然大悟,想不到自己已经极其小心谨慎了,还是着了这小子的道了,但是他们也不能否认,因为谁若出来反对,那不就摆明说自己乃是无德之辈,人都是爱面子,特别是对士大夫而言。

而李奇就是抓住他们这一弱点。“夸”的你们无言反驳。

宋徽宗点头道:“那是当然,倘若连这四个字都当不上,那怎配的上士大夫这个称号。”

“皇上说的是。”李奇一拱手,又道:“由此可见,太祖当初之言,是针对那些有气节,有抱负,能够为国出力,为君分忧。德高望重的真士大夫,而非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士大夫的招牌,欺上瞒下。坑害百姓的假士大夫,他们歪曲太祖之言,来替自己的罪行辩驳,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太祖。陷太祖于不义,试问这种人留着还有何用,应该有多少杀多少。绝不姑息。这也是微臣为何说,士大夫也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正是因为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导致那些真正的士大夫的名誉受损。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微臣也不是很理解,为何还有人提这些人开脱,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那些心肠恶毒之人给利用了吗?还是,其中另有猫腻呢?”

一部分大臣听得是心惊胆战呀,大汗直流。

宋徽宗笑着点点头,道:“其实关于这一点,朕也不是很理解。朕也想问问那些人,究竟是如何想的?”

“微臣知罪。”

一部分大臣齐声道。

宋徽宗摇摇头,没有搭理他们,朝着李奇道:“李奇,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李奇道:“谨遵太祖训言。对于那些德高望重、心怀抱负、国家、百姓的士大夫,朝廷应当给予相应的厚待,将我大宋自开国以来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但是,对于那些贪官污吏,特别是那些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士大夫的害群之马,应当罪加一等,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难道士大夫还能凌驾于天子之上吗?”

群臣听罢,那是汗毛竖立呀,这罪名可就大了去了。李奇瞧他们这表情,暗自偷笑,打不死你们,也要吓死你们。

宋徽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即正色道:“不错,尔等一定要谨记,太祖之言,指的可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而是真正的饱学之士,对于后者,朝廷必将会给予优待,但若是士大夫贪赃枉法,也应当罪加一等,今后谁若替这种人求情,当一同治罪。”

“臣自当谨记。”

群臣颔首道,心里不但不恼,反而暗自庆幸,因为李奇没有趁胜追击,彻底颠覆士大夫掌控朝廷的传统,换而言之,也就是说皇帝只是想敲打敲打他们,并非对他们心生恨意,想铲除他们,将来朝廷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器重读书人。毕竟如今谁都知道,这件事其实就是宋徽宗和李奇这一对君臣一手导演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