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步兵、骑兵、火器兵,还有最新出来的工兵,将各种人才对应的放在各个兵种里面去学习,以求能做到宁精勿杂 宁专勿多,而非那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将来武学中的学生出来后,也能根据其所学将其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不过,如果有人能够精通各个兵种,那么此人便具备了统帅之才,可以重点培养,破格提拔。”
“好一个宁精勿杂 宁专勿多。”赵楷微微一笑,道:“用兵种来划分课制,很好,很好,看来爱卿是花了不少功夫在里面,朕非常欣慰。”
说着他又向群臣问道:“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秦桧突然又道:“启禀皇上,其实这个理念非臣想出来的,而是枢密使率先提出来的,当初枢密使曾在太师学院提到过一种军事学院的概念,微臣不过是借花献佛。”
赵楷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朕记起来了,在朕还是郓王的时候,李爱卿曾也跟朕提过。”
好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这是拿我的话来堵我的嘴啊!不过,我不介意,我也没有打算要反对你。李奇道:“秦少宰言重了,当时我不过是提了几句,哪里有少宰想的这么仔细,说来我感到非常惭愧。”
赵楷道:“你身为枢密使,对此有何看法?”
他都将帽子扣在我头上了,我还能反对么,那我岂不是反对自己了。李奇微微笑道:“秦少宰说的非常有道理,特别是打破旧的传统,用兵种来设置课制,的确是非常精妙,这才像是一个军事学院,臣表示非常的赞同。”
陆陆续续的有些大臣站出来支持秦桧。
赵楷点了点头,道:“那好,朕准奏,武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
秦桧又道:“皇上,既然这个理念是枢密使最初想出来的,而且枢密使还曾帮助蔡太师创办太师学院,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故此臣建议由枢密使出任武学院院长。”
多数大臣心中听得一跳,这又是玩的哪一出。唯独郑逸等少数人面不改色。
靠!你都说的这么厉害了,我还敢当此院长吗,不过你丫也真够狠的,连说话机会都不给我。李奇急忙道:“皇上,微臣身上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分身乏术,莫要误了皇上的大事,而且这事一直都是兵部在管理,还是交给兵部最为妥当。”
赵楷嗯了一声,道:“兵部尚书。”
“臣在。”
“你尽快递上一份关于武学改革的奏章,这一回,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微臣遵命。”(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章 大智慧
今日无疑换成是秦桧在唱主角,只是比起李奇当初提出立法院的概念,这武学的改革不太引人注目,要知道当时李奇建议成立立法院时,立刻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闹得也是沸沸扬扬,得亏赵楷够强硬,镇得住场面。
但是对于武学改革,很多大臣都是置若罔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场面显得有些安静,没有太多人站出说话。
这就是宋朝,文举倒是天天谈。武举?谁在意?
但是也有少数几人面色凝重,虽然他们也没有发声。
“退朝。”
随着一声尖嗓子,赵楷起身离开了。
“少宰,方才可真是吓死我了,你怎么会提出让枢密使接管武学,万一他答应了,那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为他人做嫁衣。”
这一出大殿,兵部尚书陶岑就急忙忙的追上秦桧,脸上是又喜又惊。
这你都看不透,若我不在,你们岂会是他的对手。秦桧暗自一叹,但念及陶岑等人都还是入朝不久,经验尚缺,也不能期望太高。笑道:“他若答应,那就不是枢密使了。”
陶岑好奇道:“少宰此话怎说?”
秦桧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道:“这武学看似只是一个学院,但若里面的学生都是各军将领,那意义可就不同了,枢密院只掌握调兵权,决不能干预统兵权,不过枢密使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统兵权,这是破例的存在,若是枢密使手中再握有武学,这日子一久,天下将帅皆出自枢密院,那么无疑增加了他手中统兵权,这可是我朝帝王大忌。他怎敢要这份差事,我之所以率先提出来,目的就是要堵住枢密使的嘴,枢密使天生狡猾,我怕他又跟弄立法院一样,干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来。”
“原来如此。”陶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要是武学由兵部管理,还能在一定范围内牵制三衙和枢密院,起着调节的作用。呵呵,正如少宰所言。等到各方军营的将领在武学学成之后,回到军队中,随着他们的地位增长,那么少宰在军中的地位也一定是与日俱增。”
秦桧轻轻一笑,道:“虽然我朝制度宰相不能涉及财权和军权,但那都是针对一些庸才,真正的有能力的宰相,手中哪能一点财权、兵权都没有,从第一任宰相赵普。到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蔡京、等等,他们手中可都握有不少兵权和财权,不过我与他们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枢密使、三司使可都不是好惹的。而且皇上乃千古一遇的明君,我们只能徐徐渐渐,步步为营,不能太贪心了。
但是。你可要记住了,当今皇上可不是太上皇,是不好糊弄的。你要得到皇上的支持,就一定要拿出点成绩来,这武学你可一定得全力以赴,只要培养出了真正可用之才,武学在我大宋的地位才会得到提高,否则的话,总是枢密使不出面,你可能也会被人取而代之。”
陶岑忙道:“少宰请放心,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秦桧嗯了一声,道:“另外,你可以利用军事学院与各方军队打好关系,特别是西军,你多从他们哪里招些人才进来。”
“是,下官明白。”
。。。。。。
“这人还真是厉害,这一举动的本质足够引起军中变革,可是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恐怕只有等到他在军中的地位有显著的提升后,这些人才会幡然醒悟。”
白浅诺与李奇走出大殿,望着远去的秦桧,她不禁摇头感叹。
此人真是天生的政治家啊!
李奇呵呵道:“我提拔上来的人,又岂非酒囊饭袋,对于他能够做到如此,我除了佩服以外,也感到非常欣慰,虽然军事学院的概念是我提出来的,但是他却把这个概念融入实践当中,换做是我,恐怕也没有他做的好,要知道他还只是一个文臣,所以说啊,利益才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没有这政治利益,这军事学院又将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