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一进洞,就能发现对面出口透出的亮光,看着很近,其实两个洞口间相距甚远,走了三百来米,才走到尽头,五人矮身穿洞而出,正式进入了内庄的范围。
郑翼晨原以为会看到一个古典深幽的庄院,不料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座雕像。
许许多多的人物雕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最大的有三米来高,最小的也有常人的比例,有的坐,有的卧,有的大笑阔步,有的掩面悲戚,有的抚书卷而陶醉,有的捻药草而开怀。
数百雕像,聚拢成林。
这里便是白家依据这里的石块形态与布局,历百年之功,才兴建而成的医贤园。
白无锋面露傲容,指着古代先贤的雕像,对郑翼晨说道:“给你三分钟的时间去辨认一下,看看能认出几人。”
郑翼晨知道他又动了考验的瘾头,心下暗自好笑,走入雕像群中,仰头细细端详,不一会儿就看出头绪:“这个雕像位在中间,其余雕像都成拱卫之态,显然是以它为尊。雕像气度雍容高贵,手持长鞭,明显是三皇五帝之一的神农氏。”
神农氏手持赭鞭鞭百草,尝百草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三皇五帝时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神农尝百草,才有中药的起源,《神农百草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可以说是药中之神,诸多药家以他为尊,当之无愧!
白无锋点头赞许:“继续。”
郑翼晨得他鼓励,信心大增,依据近日所学,引经据典,先后辨认出了陶弘景,唐慎微,成无己等对中药,方剂做出卓越贡献的医药大家,他思维敏捷,越说越快,一连辨认了八十来个雕像,除了白慕农这个不学无术的废材,其余三人,个个目瞪口呆,完完全全被震住了。
这个医贤园,其实是白家子弟熟读医书药典之后,想要独立制药前必须通过的一项考核,以示不能数典忘宗。
考核以三分钟为限,对号入座,认出四十座以上,五十座以下的雕像所代表的医家,才算合格,五十以上,六十以下为良好,到了七十座,就是优秀。
白无锋等三人,都接受过这项考核的测试,也都得到过优秀的成绩,事实上,在这项考核中,得过优秀成绩的人,每一年都有三五人,可是能在三分钟时间内,辨认出八十座雕像以上的人,这几十年来,却是屈指可数。
而郑翼晨已经在两分钟的时间内,辨认出八十多座雕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激增。
九十座,九十五座,一百座……
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郑翼晨终于辨认到了最后一座雕像,语气停顿,蹙眉苦思。
这座雕像五官模糊,看不清楚面容,从装束上也看不出是哪朝哪代的人物,唯一可供辨识的特征,就是手里捧着的一根药草。
白无锋本抱着考核后辈的心态,没想到考不倒人,自己却着实震惊了一把,也觉得老脸挂不住,见到郑翼晨终于遇上困难,心下暗暗松了口气,这个雕像代表的人物,对中医方剂的贡献无可比拟,容貌广为人知,只要是初通中医的人,单凭容貌就能认出,根本没有考核的意义,所以刻意对容貌和服饰都做了模糊处理,只能凭借一根药草认出此人,是整个考核的最难点。
郑翼晨如果认不出来,也算不得太丢人,能在三分钟内辨认出其余一百零七座雕像,已经是这项考核成立以来第二好的成绩。
白无锋乐呵呵说道:“认不出来就别勉强,你要知道,能够在三分钟内,辨认出所有的雕像有且只有一人,他的名字叫做白祺威,也就是你的师父,你虽然无法青出于蓝,这份成绩已经是了不得了。”
何欢见白祺志脸色难看,眼珠一转,有心阻挠郑翼晨继续解答,假装好心:“师弟,你猜不出,我就给你公布答案,这座雕像是……”
“……张仲景!”
在他没有说出答案之前,郑翼晨抢先开口,公布了正确答案。
何欢结结巴巴的道:“你……你怎知道?”
郑翼晨指着雕像手中药草,侃侃而谈:“长圆柱形,多分枝,,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很明显是一根桂枝,功用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不过桂枝在这里所代表的涵义,并不是单纯一味中药,而是指代一味方剂……”
“那便是被誉为《伤寒论》中‘群方之冠’,也叫做‘仲景第一方’的桂枝汤!”
郑翼晨说到这里,摇头晃脑,浅浅吟诵:“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四味药组成。桂枝发汗解肌,甘温已扶助卫阳,为君药。芍药为使,敛外泄之营阴,两者一散一收,使驱邪不伤证,敛阴不留邪。再配以生姜调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药性,药仅四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他兴之所至,一字一句将桂枝汤的方解尽数说出,没有办法,这个方剂对于中医方剂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是有了此方,才有了方剂学的配伍学说,也是每个学中医的人,必背的一个方解。
他说出正确答案,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要知他一贯视医圣张仲景为偶像,也曾在李轩面前信誓旦旦说出“一生俯首拜仲景”这样的豪言壮语,没想到辨认其他医家时势如破竹,偏偏在辨认张仲景的过程中出现阻滞,这个跟头未免摔得太大,有些不可原谅。
换句话说,就好比是一个混迹广场多年,能顺着《最炫民族风》魔性旋律翩翩起舞的大妈,居然不认识凤凰传奇,传出去也就别想在这块地头上混了。
却不知在他自怨自艾之际,白无锋已是震骇莫名,只因郑翼晨竟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有的雕像,一个不落认了个遍,还剩余十多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