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极品医圣蔡晋免费阅读 > 第361部分(第1页)

第361部分(第1页)

看的越熟,启发越多,明清两代的医书看的极少,而当代与己同辈的中医名家,更是基本不看,所以除非是熟人好友,否则确实不了解其他名医的诊疗特色。

满屋子人,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不清楚赵绍琴对温热病的造诣,听郑翼晨抛出这个问题很有内涵,竟也有一探究竟的心,郑翼晨不急着知晓答案,他们反倒着急了。

“我列个去……”

赵绍琴差点爆粗口,险些气的一口浊血喷出,染红雪白胡须。

他辛苦坚守底线,同阵营的人竟全然无视,还开始策反,为郑翼晨说话,未免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吧?

他本就心痒难耐,苦苦支撑着不开口,现在连别的名医都要他说话,也就半推半就,开口说道:“古人治病,首重清热,我治疗温热病,却将化湿看做重中之重,只因见热清热,不仅热不能清,反而使湿愈凝滞,造成缠绵之势,所以才重用藿香,佩兰,以辛香宣达,芳香清解之法取效。我行医治病十五年后,才悟出了这一层道理。”

赵绍琴一番解答,不止郑翼晨听的茅塞顿开,就连那些垂垂老矣的名医们,也是若有所思,不停点头。

“说的太好了!”施古墨情不自禁赞了一声,用促狭的目光望着一脸振奋的赵绍琴,“老赵,不是说喉咙不适吗?我听你这番话,中气十足,慷慨有力,不像啊!”

赵绍琴老脸一红:“求你口下留德,别再挤兑我。”

他用满是赞赏的望了望郑翼晨,突然觉得这个原先怎么看都不顺眼的小伙子,似乎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场上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但赵绍琴对郑翼晨大为改观,大多数的名医因为郑翼晨的缘故,听到了这番精辟独到的温热病诊疗经验,也是暗自赞叹不已。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郑翼晨连下三城,瓦解了施古墨,邓佟涛,赵绍琴三大名医的心防,却是越战越勇,跟打了鸡血似的,一面看清面前名医的样貌,对号入座,认出他的名号,同时间进入记忆的宫殿,搜索阅读过有关这个名医的医书著作,抛出一个个十分有水准的问题请教那位名医。

他询问的问题,可谓有的放矢,挖出的都是名医们的医学诊疗的最精髓处,由不得他们不想作答,就如同上千只蚊子钉在牛屁股上,牛就算要忍住痒,也会不由自主挥动尾巴驱赶蚊子,完全处于本能反应,不为个体意志而强行抑制。

所以,有些名医,就算是心里想着不愿作答,口中还是很诚实的乖乖回答了郑翼晨的问题。

郑翼晨凭一己之力,通过问答的模式,竟将与名医们的会面,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学术交流会,而不是卫道唐所担忧的粉丝见面会,世上绝没有那个粉丝,会有他这种反客为主的能力。

不知不觉间,他完全占据了场面的主动权,名医们倒是有些围着他打转的意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郑翼晨的过人本事,问题问的太好,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名医们心甘情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华夏名老中医,齐聚一堂,对这些名医来说,也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会面,借着向郑翼晨解答问题的机会,当众抛出自己对中医的独到见解,有着一种炫技的成份,看到那些与自己齐名的名医,对自己的医学见解交口称赞,从中获得的满足感,是无比巨大的。

随着郑翼晨询问的问题越积累越多,名医们也开始不淡定了,暗暗惊讶于他对于在座每一位医家的熟稔程度,医书的阅读量之广博自不必提,更夸张的是他对这些书是读通读透了,才能从中汲取出最精髓的医学知识!

这可真是了不得啊!这二十多位名医,出身流派繁杂,有内经派,伤寒派,补土派,滋阴派,火神派等**个流派,寻常医生,能够钻研其中一个流派的知识,钻研的深了,足可成为一代名医,郑翼晨竟对这些流派的医学著作都有涉猎,未免有贪多嚼不烂的嫌疑,可是他问出的问题,却表明他将各个流派的精髓都掌握住了!

这样一个人,简直闻所未闻。

口若悬河的郑翼晨,让名医们产生了动摇,对于他到来而产生的屈辱感,无形中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郑翼晨才多大年纪?不到三十啊!将郑翼晨的年纪与他的学识结合起来分析,这个发现未免太骇人了!

第691章 天子望气(三)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郑翼晨有这种惊人的表现,也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他很勤奋,很努力,很用功,在大学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立志学习钱钟书,把图书馆里的书全都读完,不过没有学他一样在书上乱涂乱画写批注。

虽说直到郑翼晨毕业了,也没完成这个宏大的志向,不过图书馆其中一个分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馆,中医资料馆里的医书,也差不多被他读了个遍,其中就包括了在座这些著书传道的名医的书。

其次,他读书不是泛泛的读,他喜欢记笔记,把医书中的重点难点,都记在笔记本,闲暇之余翻阅,也能有所得,也就是,也就是所谓的把书读薄。

名医们的著作,加起来好几百万字,浓缩在他的笔记本里,也就是薄薄的几张纸,不超过十页,但是字字珠玑。

而更关键的地方,则是他自从练了《黄帝内经》里那套呼吸吐纳的心法,身体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止力量速度大增,脑部的记忆力也有了质的提升,过目不忘,才能将笔记本里的内容记得那么清楚,随时可以想到就拿出来用。

比他努力看书的,未必有他那么好的悟性。

比他悟性好的,未必会像他一样记笔记。

跟他一样记笔记的,记忆力肯定没他那么好。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真有人三层因素具备,这人也绝不可能有郑翼晨那么好的机遇,可以获得这样一个与多位名老中医会面讨教的机会。

卫道唐和坐在椅子的老人交谈时,也注意到了会议桌那边的异动,对望一眼,从对方脸上看出相同的诧异之色。

怎么回事?看上去郑翼晨和名医们正相处融洽,一派祥和,全不见方才审视的剑拔弩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