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现在在针灸用药治疗,还是第一个疗程,师傅说他身体体质好,有七八成的把握恢复。”
李素梅自己用了靳源开的药,深有体会,在治伤方面倒是乐观,“靳大夫说有七八成的把握,那应该能治好。”
“妈,您这么信任师傅?”林君雅笑问。
李素梅笑了笑,反手摸了下后背脊的伤处,“用了你师傅的续骨膏,我自己能感觉到一天天在好转了,刚开始用药的时候还挺疼的,这两天的疼痛感明显轻多了。我之前去上厕所都得慢慢挪着走,现在不用了,可像正常人一样走了,腿脚也没像之前那么软绵无力了。”
她给女儿夹了些菜,又教导着:“小雅,我们家底子太薄了,妈妈能帮你的非常有限,以后还得靠你自己努力。”
“你选择学医,以后要好好学,医生工作体面地位高,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是一门很好的职业,只不过学医过程会很辛苦。”
“不管你是学中医,还是西医,或者两者都学,你一定要沉下心来刻苦学习,要始终记得学医的初衷。”
“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靳大夫将家传医学传授于你,对你有大恩,将来你一定要好好孝顺他。”
“靳大夫的私事,我不好多问,如果他将来不成家结婚,不生育儿女,那你要孝敬他到老,百年之后要为他送终。”
林君雅有仔细听着,认真点头:“妈,这些不用您叮嘱交代,我都知道的,已经跟师傅说过了。”
“嗯,我看靳大夫不是普通凡夫俗子,你能拜得他为师,是你人生的幸运造化,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踏实用心的学习,莫要辜负他的一片信任。”
在李素梅心里,靳源不是同龄人,也不知道是他气质使然,还是别的原因,她总感觉他异于常人,可又说不出怪异之处来。
她们母女俩在这边絮絮叨叨说事,另一边孟雪娇也在不停叮嘱儿子,说的话题有些相似。
“妈,最近帮我留意下工作岗位。”
江谨为一开口,孟雪娇就猜到了他的目的,“你是想给未来丈母娘安排一份工作,将她们母女俩的户口迁到城里来?”
“嗯,我之前去办姚志国的事,去了一趟胡杨生产队。她们母女俩住的房子很简陋,全是木板搭起来的,连一个土砖都没有,屋顶盖的是茅草,春天雨季即将来临,估计下一场暴雨就会塌掉了。”
儿子的事,孟雪娇自是上心的,沉吟了下,说着:“现在工作不好安排,就算托人找到了工作,她身体还没康复不能去上岗,占着名额不上班会被人举报,到时候反倒会影响不好。你如果只是想将她们的户口迁到城里来,这个好办,不一定非要结婚定居和安排工作。”
“还有什么法子?”江谨为常年在部队,对这事不如老妈熟。
“还有一种方法,通过投靠亲属来实现农转非,我们家开个接收证明,中间各个环节去打点下,很容易办好。”
孟雪娇有看到圈子里的邻居给亲戚办过,这是一种合法的转籍方法,这对有身份地位的家庭来说不算难事。
江谨为之前都不知道有这种方法,立即安排:“妈,您给我写一份接收证明吧,君雅周日休息,我们明天就去把这事办了,也免得她还回老家操持分田春耕的事。”
“行,我们先吃饭,吃完饭过去跟她们母女俩说一声,经她们同意了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