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黄花赋:共和国前夜风云录 > 第102部分(第2页)

第102部分(第2页)

袁世凯皱眉不满,说:“华甫,你不是想急着给朝廷立功吧?”

冯国璋吓了一跳,忙说:“大人,我,我是一心忠于您的,怕您失了主动。”

袁世凯沉脸道:“那就按我吩咐的办,不要问什么原因。”

冯国璋无话可说,心情郁郁的退了出来。第二天,北京以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集体辞职,随即朝廷下了诏书,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载沣立刻发电报给袁世凯,请他马上北上入京组阁。袁世凯心中大喜,对冯国璋等又训诫一番,即带了卫队乘车进京。

袁世凯在北京朝阳门车站下车,一排排军警持枪直立,从月台直排到了大街上。奕劻、那桐等人亲到车站接袁下车。北京的小百姓们欢天喜地,说:“袁宫保来了,这下北京不会乱了。”

袁世凯进京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入宫给太后与皇帝请安。隆裕抱着溥仪坐在太和殿上,见袁世凯龙骧虎步,形态威猛,不自禁的心中有些害怕。袁世凯却是一脸的恭谨,规规矩矩磕头如仪,十分谦卑有礼。

隆裕问:“袁宫保,皇上已诏令你为内阁总理,你有何策可保大清平安?”

袁世凯奏道:“臣有两法:一是打仗,二是议和,两法并用,以和为主,天下方能太平。”

隆裕不解,说:“既打仗,又议和,两法如何并用?”

六七  江南群贤意动日(2)

袁世凯说:“太后,革命党太多了,要将他们打败杀完,殊非易事,所以臣拟与他们议和,要他们赞成君主立宪,革命党若骄狂不听,臣就命将士猛打他们,让他们知道厉害之后,再与他们议和,这样,革命党就比较听话了。”

隆裕点头,说:“大清的安危系于你一身,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可不能心中偏袒革命党,让皇上与哀家受人欺负。”

袁世凯咚咚叩头,说:“臣世受国恩,怎敢不竭尽全力,以维护大清的周全,以保护太后与皇上的平安。臣宁愿身死百次,也决不让太后与皇上受到伤害。”

隆裕甚是感动,便说:“那就好。如今你来京了,军国大事就由你来主持,我与皇上都不干涉,你多用点心,不要让大清几百年的江山说没就没了。”

袁世凯连连点头,谢了慈恩与圣恩,退出禁城,然后又循礼拜见了摄政王载沣,接着就着手组阁,几日之内拿出了一个长长的内阁名单,张謇、梁启超等人都赫然在内。名单一经公布,张骞立刻致电袁世凯,说:“敝人如今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帝制,恕不能出任贵内阁职务。”梁启超自然也拒绝到任。袁世凯早知道他们俩一定拒绝入阁,但还是故作姿态叹息道:“连状元张謇也公开表态反对帝制了,难道大家都对大清感到寒心了?”

徐世昌疑惑道:“梁启超不入阁在情理之中,张謇一直呼吁君主立宪,他怎么忽然赞成民主共和了?”

袁世凯摇摇头,微笑不语。徐世昌等看他故作神秘之状,也就不再多问。

原来张謇在武汉投资办了一个纱厂一个布厂,十月初张謇就到武汉张罗两厂开业的事,十月八日行过开业典礼,又与鄂中名流如汤化龙等人诗酒相会,流连了两天,到了十月十日傍晚才乘船东下,将返南通,那知船离武汉不久,忽闻武昌城内枪声骤起,不久又炮声隆隆,火光照天。同船的许多武昌人一齐大叫道:“新军终于起义了,好啊,革命党先动手了!”张謇震惊不已,心想:“革命党在这儿暴动倡乱。我的两个工厂办不成事小,此后天下扰攘倾覆,恐怕真要大乱了,这可如何是好!”

第二天船到南京时,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已到处传开了。张謇忙上了岸,急如星火入城请见两江总督张人俊及江宁将军铁良,告之以武昌之事,说:“两位大人须急发兵往援,若武汉三镇尽失,天下震动,长江下游各省皆难保全。”

张人俊与铁良却面有难色,张謇不知就里连连催促。张人俊摇头叹道:“我等自顾不暇,安能出兵援鄂。”

张謇哪肯相信,只道张人俊推托。张人俊苦笑道:“状元公,你这几年只知搞实业、倡立宪,那知军伍之事。如今新军之中,革命党极多,我们哪敢轻举妄动。但愿南京的新军别闹,我等得保一隅平安,那就谢天谢地了。”

原来南京的第九镇新军曾受赵声的宣传影响,兵士们俱都倾向革命。张人俊怕他们受武昌起义的感召,也大举起事,已调了张勋的江防军入城监视,同时议妥收缴新军的弹药后,命其出城驻防,以减少对南京城的威胁。张謇听了缘由,不禁倒抽一口冷气,想不到时局竟险恶到了这种地步。当下无话可说,出城后乘船欲归南通,半路上却又寻思:“时局如此,皆因朝廷任用亲贵,不肯速行立宪所致,现在赶快立宪,或许亡羊补牢,还能挽回人心。”于是又假道苏州,往巡抚衙门访江苏巡抚程得全,鼓动他上奏朝廷速行立宪以平民怨。

程得全听了张謇的来意,叹道:“老兄,为时已晚,于事无补了。”

张謇说:“或许有些用处吧,不然,革命党到处起事,祸乱不已,国无宁日,还有何策能息乱呢?”

程得全一个劲摇头,心灰意赖,说:“有什么办法呢,且先看看再说吧。”

张謇使劲鼓动,又是讲道理又是劝说,弄得程得全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便答应写一道奏章给朝廷。张謇立刻给帮忙执笔,看着奏章弄好送走,张謇这才离开,回了南通。在南通没呆多长时间,北洋军就南下在汉口与民军打了起来,接着湖南、陕西又宣布独立,张謇这下呆不住了,急忙从南通到了上海,赶到惜阴堂找老朋友赵凤昌,嚷道:“赵兄,赵兄,这怎么得了,天下即将大乱,你有什么好办法息乱?”

赵凤昌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清朝廷什么人才也没有了,人心思变,到了乱的时候了!”

张謇急道:“可是国家积弱积贫如此,哪经得起折腾!如今北洋军耀武扬威要平乱,革命党意气风发要光复,这仗打到何年何月才是个了局,你必须给想办法才行。”

赵凤昌说:“有一个人可以避免大乱,只要有人说得他拿定了主意,数月之内战乱即可平息。”

张謇又惊又喜,说:“赵兄啊,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你快说,那个人是谁?”

赵凤昌说:“就是你的学生袁世凯。你想想,朝廷如今所凭仗的就只有北洋军了,袁世凯久有大志,本事不小,若能于此时出山领兵,劝清廷退位,那么,这仗还能打得起来吗?”

张謇一惊,然后捋须沉思,终于摇了摇头,说:“袁世凯不肯这么做的,我知道他,此人别的倒还罢了,但极其好名,他肯定不愿意落逆臣之名。”

六七  江南群贤意动日(3)

赵凤昌笑道:“袁世凯是好名,但他更不甘居人下,如果革命党愿意推他做民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