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芊说:“妈!”
谢娘抬起头来。
“妈,爹这些衣服,有几件士兵能穿的呀?”
“呃,我想过了,这些短衣,可以穿在里面。这几件长衫、袍子,给当官的穿嘛!”
“当官的穿?在家里穿?”
谢娘苦笑说:“那,家家捐寒衣,我们咋办?”
杜芊说:“要捐,只有做新的。”
谢娘说:“要得,当时会上,我看有人捐赠的寒衣,就是新的!”
谢娘其实听演讲就在想,做几套新寒衣,又怕杜芊忙不过来。
谢娘便问:“女儿,我们做几套新寒衣?”
“我不晓得,你说呀。”
“我们多做两套!”
谢娘去镇上布店,买了一疋灰布和一大包棉花回来赶做寒衣。
杜芊问:“做军服哇?”
“保甲就说的寒衣。老百姓哪个会做军服呀,哪里有样式?”
杜芊不语。她小时宁安街上,就见过穿军服的,她打开布匹,拿起剪刀就“嚓嚓”剪了起来。母女俩连续几天赶工,竟做成了十套寒衣!
这天赶场。古路镇中央有个老戏台,戏台上扯的横幅:“有志抗日的青年,请参加义勇壮丁队出省抗日!”
此时联保主任、当地士绅和小学祝校长数人气宇轩昂站在台上。
五十多岁的祝校长握拳大呼:“同胞们,青年们,日本鬼子侵占我东北,杀戮我父老,侮辱我姊妹,抢劫我财物……我们不当亡国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省抗日光荣!”
听演讲的人把街都拦断了,许多人血脉贲张,跟台上的人一起挥舞拳头,鼓起喉咙,高喊口号。台上台下男女,同仇敌忾呀!昂扬悲壮之气在弥漫上扬。
不听的也有,撬箩筐、背背篼,瓜皮帽青头帕在人丛中穿来挤去,眼睛东盯西瞧,喉咙嘟嘟囔囔。
听的人中,也有不少是袖手缩脖的,站着发呆的,撇嘴吐舌的,听了半天还在问是不是长毛(太平军因反抗满清不剃发而被称之为长毛)又打起来了的。看来唤起民众绝非一日两日之功。
赵芸和几个学生在戏台背后的大街边演西洋镜。
西洋镜城头娃儿都看腻了的,这里好稀奇呀!一个几尺宽的大木箱,箱子前方三个安凸透镜(放大镜)的圆孔,同时三双眼睛凑在孔前看放映,屁股撅着,也无坐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