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陈果夫陈立夫在国民党时代是一个什么角色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br>

不久,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内部发生纠纷,一时无人主持。

当时,“###”派了15名董事进行改组,而15名董事中,9人为西医,由西医主持中医药大学,引起学校一片反对之声。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便找到陈立夫,与之商量说:“中国医药学院依照教部之处理办法,必将垮台,只有你去,才能挽救,中医欢迎你,西医不便反对你,因为你一向为中医说话,但你是学科学的。

”陈立夫想到要振兴中医药事业,必须振兴中医药教育,因此欣然受命,担任了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

陈立夫到任后,解散了原来的董事会选了5个中医、5个西医、5个对学院关心而非医生者,共15人组成董事会。

院长一职,由于一时无法找到兼中西医二者之长者担任,不得已,只好聘请著名教育家郑通和先生担任。

在陈立夫指导、郑通和具体领导下,中国医药学院发展很快,他们从香港请来教授,自己编写教材,克服很多困难。

开始,学院没有自己的教学医院。

陈立夫亲自找到蒋经国,请予支持,蒋经国即专门拨出款项,建起了教学医院,有病床800多张,成为台湾惟一的一所中西医合作的医院。

学院也逐步具备了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资格,每年毕业700多学生,深受社会欢迎,为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人才。

后来,陈立夫继续努力,在台湾确立了中医的法律地位,在台湾一些公、私立医院陆续设立中医部,公劳保中医也能享用,台湾卫生署对中医的态度也逐渐改变。

看到已取得的成就,陈立夫觉得十分欣慰。

(二)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所著,分7卷共12册,总计850万字,此书涵盖了中国古代的自然科技,并兼及中国古代人文和社会科学。

李博士以大量的史实证明,当西方还在黑暗中摸索时,中国的祖先已在数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

他认为没有中国先进的科技对西方的辐射和影响,也就没有16世纪近代科学在欧洲的发展。

李约瑟博士抗战时期曾在陪都重庆英国驻华使馆中英科###络处工作,与陈立夫常有交往。

复兴文化(2)

李约瑟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有浓厚的兴趣,想写中国科技史,多次就著书计划求陈立夫予以帮助。

时任###长的陈立夫鼓励他写作,并赠送他一部《汉书》,介绍有关人士和机构,为他调查、写作提供帮助。

同时,###还推荐了10名中国学者参加工作,特别是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家鲁桂珍博士,长期参与合作,后来与李约瑟结为百年之好。

由于中外科学家的鼎力合作,中英联络处的研究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李约瑟的足迹遍及大后方各主要研究机构,学术文化中心,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与中国工匠进行接触,探讨一些器物的制造方法。

这些,都为李约瑟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陈立夫与李约瑟长期形成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友谊,所以当陈立夫提出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时,李约瑟即表示赞成,并至函说明:“翻译我这本书时,可以不必依其原本厚度,可拆开依照其分量分成几本。

”陈立夫要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消息传出后,得到各方大力支持,经济上得到著名船王董浩云(董建华之父)、嘉新水泥公司张敏钰等企业的财力资助,董先拿出4万美元、张则拿出1万美元。

陈立夫向蒋介石汇报后,蒋也给予鼓励,说:“这计划很好,如经费不足,我会支持你。

”出版上得到台湾商务印书馆王云五的承诺。

于是,陈立夫很快成立了编译委员会,由孙科任召集人,王云五为顾问,委员会下成立由陈立夫为主译,刘拓为辅助的理事机构,遴选各方专家学者共策进行,这样,译事工作全面启动。

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工程十分浩大,蔚为大观,参与人数之多、涉猎范围之广,均为台湾过去所没有。

到1986年,已译成并出版计14册。

与此同时,陈立夫又利用各种资料之便,编成了一套《中华科学技艺史丛书》,计25册,涵盖我国所有科技如农业、水力、盐业、蚕业、工艺等,以补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之不足。

(三)阐扬儒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