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铁打的新四军。
新四军雄踞华中,像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始终处于牵动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
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发扬一往无前的“铁军”精神,英勇杀敌,浴血奋战,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发展和壮大了自己。
他们开始研究对日作战及水网地区作战的特点及战术。深入江南苏北敌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很快适应了平原水网地区的特点,并创造出一整套平原水网地区的战法。
变不利为有利,在太湖之滨,洪泽湖畔及苏南,苏北密如蛛网的大河深沟地区建起巩固的根据地。
其中对日军的“清乡”与“反清乡”斗争,是苏北敌后战场所特有的斗争形式。
日伪投入大量兵力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清乡”。
日伪军为了割断“清乡”区内外的交通联系,从天生港到黄海边的鲍家坝,沿公路,河道构筑起350华里的竹篱笆,形成一道封锁线。
在主力部队的掩护下,在三百余华里的封锁线上,锯倒电杆,挖毁公路,纵火焚烧篱笆,到处火光冲天,宛如一条火龙。
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眼睁睁看着惨淡经营3个多月的篱笆封锁线被焚毁殆尽,这就是名扬遐迩的“火烧篱笆三百里”。
前沿阵地已经被战士们撕开了,虽然还在抵抗,但是却绝对不会有空闲时间来寻找隐蔽着的日军狙击手,所以,她们这时只需要好好的享受一下自己的枪法就可以了。
就要分别了,陈颖弘触景生情,一次次用无言的行动,寄托自己对党的缕缕情思。
她振作起精神,尽可能多一点地给予姐妹们一些安慰。
在什么时候施展个性,在什么情况下为了抗日的胜利逆来顺受,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暖意,多少情怀啊
南方苏北的秀丽,风光明媚,漫山遍野一片翠绿,映山红花将这片绿色的世界点缀得分外妖娆。
几天后,一支精干的先遣队在陈颖弘率领下,挺进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
她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且主动寻找战机,在丹阳岗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伴随着每一次声音的停顿,她手中的双枪都会发出清脆的鸣咽,而对面敌人的掩体中,也必然会有一个人中弹倒下。
敌人的抵抗虽然顽强,但是实力差距还是不可扭转的,战场上枪声渐渐稀落下来了。
她看看远处的坦克,火炮的残骸。
不自不觉的耸耸肩,她知道这个分队是谁,上午见面的时候还打了声招呼。
弄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怪那个带队的白痴,冲得飞快,最后踏上了敌人的地雷。
虽然是正规军,比起她们来还差得很远。
茅山方圆百里,山岭险峻,有险可守,是隐蔽和出击的好地方。
特别是丹阳岗到梅子岗这一带山道曲折蜿蜒,下山道两旁便于隐蔽,她从草丛中站了起来,轻松的跳过灌木。
真是个好天气呢。
阳光温柔的洒在薄薄的雪上,显得有些耀眼。
前面几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些敌人的隐蔽点,看他们的样子陈颖弘就知道,那些男人们一定是一无所获。
她有一种直觉,能够知道暗藏敌人的危险,凭着这种简单的直觉,实际上已经让她好几次死里逃生。
第八十二章.弥补的遗憾,是罪孽
一.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的双重压力下,国民党集团发生了剧烈的分化。
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敌叛国,认贼作父,以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虽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阵营中,但始终动摇不定,在投降的门口徘徊。
在这股投降逆流面前,陈颖弘她们采取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的立场,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分化,诱降阴谋,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
李宗仁和白祟禧联名发表《告党政军全体同志暨全省###》,指出:“民族之存亡,决定于这次自卫的战争。
战争的最后胜利,决定于今后长期的战斗,而长期的战斗,则深赖于后方不断的振奋,不断的牺牲,不断的建议,不断的贡献。”
因此,希望全省同志同胞“负起我们光荣的任务,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发布《训勉全体将士书》,表示“纵使全国化焦土,我也要要战斗到底。
只要有最后一粒子弹,我们也要战斗到底”的决心,希望全体将士“精忠报国,努力杀敌,争取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