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读解】
子贡显然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能够举一反三地领会教师的意思。所以孔子认为可以和他讨论《诗经》这样较为深奥的学问了。 撇开孔子对子贡的赞扬不谈,我们来看看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与孔子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区别。 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诌,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做了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差别。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虽然倒霉了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了,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像《吕氏春秋》上所说的那样:〃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都是这种境界的体现。 当然,对于〃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富而无骄〃,〃富而好礼〃的问题了。〃富而无骄〃,不处处摆出一副〃大款〃的派头固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岂不是达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吗?
………………………………………………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忧虑,怨恨。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读解】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
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
当然,说是这么说,要真正做到却是不容易。所以圣人不仅在《学而》打头的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照应。
………………………………………………
道德与政治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北辰:北极星 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读解】
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治是德政,与此相反是暴政,比如说,文武之治是德政,桀纣之治是暴政。翻开二十五史,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德政与暴政的历史,德政流芳千古,暴政遗臭万年,这已是没有什么可以可讨论的了。
可讨论的是德治与法治的问题。
诚如圣人所说,德治是执政者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心的地位,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环绕着他,或者说,像众星拱月一样。这样一来,执政者本身就有了主宰的地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遇到贤明仁君,人民算是运气好,天下大治;可一旦运气不佳,遇到昏乱暴君,人民也就只有遭殃了。说到底,德治从本质上说来蕴含这极大的人治的成分,而与民主政治的法治精神有所龃龉。
而德治正是儒家政治的特色,更进一步说,也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
诗与政治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
《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 概括。 思无邪:原本是《诗经 鲁颂 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读解】
孔子此语一出,给诗与政治,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与政治订下了千年不解之缘。“文以载道”,“文学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辩驳的信条,由此而主宰着中国诗与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