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如今在朝廷如日中天,已经有盖过其他世家遥遥领先的势头,这对于他来说并非好事。
元氏把持朝政,以权术为重,朝廷里的人几乎要占据三分是元党,还不包括他左右逢源下的机会。
大梁江山是姓秦,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指不定会是谁的主君。
他忌惮着元氏,岂会还任用元崧?
然而这些,谢长柳也是明白的。
陛下忌惮元氏,不会任用元崧,早在他的意料之内,这也时迄今为止,元崧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实权未得到重要的理由。
可,越是杯弓蛇影,越是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越是如握流沙,什么都得不住。
与其如此庸人自扰倒不如试上一试,究竟是蛇是弓,皆可拭目以待。
“陛下不想元氏人在朝廷占据重要的位置,可是,朝廷需要的是能人贤臣。”
大梁如今虽太平安定,却非繁盛,而要国家强大到被人敬而远之,少不得君臣一心,君民一体。
大梁如今虽是人才济济,却是党争不断,之于朝廷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时候,一个不图身家,唯效家国的人才的重要性才是显现出来了。
元崧是他至今接触过最难得的一股清流,他可以保证,若是把元崧推到适合的位置上去,必然可唯才是用,大展身手,造福万民。
他是真真切切的切中了陛下的心思,陛下所想,他亦可知,从而剖析缘由,给出最合理的解决办法。看似是极端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元崧的才名远扬,离川上下对其赞不绝口,这样一个好官,陛下舍得明珠蒙尘?”
谢长柳从茶杯中点上茶水,沾水的手指在桌面上动作,不消一会,一排字便显现出来,只还不待看完又尽干涸,消失得无影无踪。
“元崧不同与元氏其他人,陛下何不放下成见,任用他。”
陛下承着一副意味深长的神态,淡然的听着谢长柳的侃侃而谈。
揣摩圣意他是屡教不改,如今还劝他放下成见,他是独一个敢这样跟他说话的人。但,陛下却是在忌惮他的同时笃信于他。
他很期待与谢长柳的每一次对话,总能给他不一样的惊喜。
他虽来自乡野,却把大梁如今的局势摸得清清楚楚,连朝廷的水深都探了几分,更是连圣意都敢揣测,真教他不知怎么说的好。
“元氏在朝中占据的地位你该知晓,如今何敢再放一个元氏的人进去,以后,根深蒂固之时,如何剔除?”他看着谢长柳,将最大的问题摆出来,谢长柳既然可以算出朝廷的局势,不会猜不到这点。一旦让元氏在朝中站稳脚跟,以后要是拔除他们,费的功夫可不会少。而他如今还有的是时间是功夫跟元氏耗,而一旦他的江山被传给新帝,对上老谋深算的元氏,怕是捉襟见肘。
正说着,有宫人进来置换茶水,谢长柳看着被收走的杯子,成竹在胸。
“所谓树大招风,陛下觉得,如今的元氏如何?”
他把问题抛出去,也不是要陛下给他一个回复,而是在于让陛下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问题的出现。
陛下深沉的目光看着他,等着他的分析,谢长柳便自问自答起来。
“已经是强弩之末,元氏之所以还撑着,一来是如今的官爵无人可及,二来,他属于外戚,太子外族,三来么,他是陛下的股肱之臣。”
若非是元氏有这些依靠,怎么会让他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可,既然是有依靠,一旦失去了这些东西,那他还有什么?这些年来,元氏说不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根基,但,风雨飘摇下,谁能不动安如山?
“陛下,如今的元氏,您忌惮什么?”
谢长柳已经剖析的很明晰,既然如此,陛下在忌惮元氏什么?
这一切是皇权给的,也可以收回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君是君,臣是臣,帝王弄权有何难?
听君一席话,再无自扰心。谢长柳所言,振振有词,真知灼见,陛下心中很满意这样的结果,的确是给他解惑排忧了,不过,他却是刻意的给谢长柳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