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的第二坊间,某个只在一开始接管了两面局势的半机械人偶再次发动。
终于是时候了。
对弈的目标是“将军”,但他的目标不是。
如果只是为了拿下对方的“国王”,他早在一开始就不会这样安排,他有太多办法能够精简取胜的流程。
对于伊蒂丝所面对的棋局,他完全不需要吃掉对方所有的棋子,早在五个回合前就能结束棋局;而对于特蕾莎面对的危机,他完全可以通过介入诺拉的站位将火力最大化,早在十分钟前就能解决战局。
伯特从始至终都无比明确自己的目的。
那就是回到“真实世界”。
而为了达成这个最终目的,第一步的目标就是在逃脱控制的同时完成所有后手安排,所以一切行动都以此为前提。
能够利用的便利用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不能利用的那就想尽办法化作能够利用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摒弃一切情感。
现在,通过拖延时间,他终于等来了他需要的“验证”。
齿轮运转,蒸汽弥漫。
无数分析瞬间展开。
首先,分析卡伦克的目的和手段。
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布局安排,卡伦克真的只是为了控制伊蒂丝吗?
庄园的信息中转中心关于他的信息极度缺乏,足以看出他的心思之缜密。
对于这个问题,情报不够,需要再做观察。
但可以明晰,他是学徒级工程师,能力应该是进行某种博弈邀请,胜者可以控制败者进行某些行动。
目前看来,他的“博弈”利好自身,无论从博弈的规则制定还是结果解释上,他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但使用时必然有所限制,否则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
那么他的存在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假如伊蒂丝受到他的控制,在情报缺乏的情况下结果完全不可控。
考虑“假装”被控制。
如果伊蒂丝赢得棋局,卡伦克势必心生顾虑,但他肯定不会放弃一年的努力,合理推测,他会使用其他手段达成目的。
手段暴露得越多,他的目的也会暴露越清晰。
所以这场棋局的目标已明确,在让伊蒂丝获得胜利的同时,让卡伦克对伊蒂丝的状态产生极端的误判。
事情简单了,分析他所进行的第二次“博弈邀请”——
“你的‘国王’会连续三个回合向右移动。我在说谎。请问在以上两句话中哪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