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原诸节唯端午别称最多。“端”者正也,“午”者中也,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故将诸多仪式归并于是日。《越绝shu》记伍子胥为长江水仙,《拾遗记》称屈原为湘江水仙,祭奠之日均在端午。自古端午临江凭吊二位水仙之时多赋《临江仙》。端午写词,已成骚客展露与文雅相关怀念与精神风度之仪式。
壬寅年端午,苏子面壁久已,躁欲生事,念无与为乐者,时逢橙公、子虚、公子烟、橘枳、绛公、安东公、北岭、水分子、江老师、真水先生等亦未寝,相与成“端阳词会”,以“逢端阳裁诗,何人才情高哇”十一字分韵作《临江仙》。词会之后,诸公命苏子将大家词作集结成辑。词会十一人诗词风格迥然不同,如同十一味草药烩于一锅供端午草药煲水沐浴,是为“浴兰”。诸公又命苏子以点金成铁手作评,如覆茅草于芝兰之上,加葱蒜于醴酪之间,掩珠玉之光而护目,盖佳肴之香而驱蝇。苏子欣然领命。遂成此《浴兰集》。
【临江仙分韵得逢】
◎子虚
雁引愁心烟霭去,平添新岁云中。莫言夜漏恼人踪。万花镜上引,无碍是衰翁。
更况冯唐由谁遣,香山香叶香枫。蜉蝣迷渡尽余盅。长河横槊矣,端午便相从。
★评:子虚对词这种变化万千的文体拥有神奇的驾驭力。他的词风独树一帜且立可识别,富含色彩变化,在最轻柔缥缈处也不失激光般的聚焦与力度。他迷人抒情的句子之美经常会引得其他词人们嫉妒不已。子虚充满争议的写词速度无疑是受他从心所欲的词汇编织技巧影响。尽管几分钟一首的速度达到了“日试万言,倚ma可待”的地步,但天马行空、优雅而富有音乐性的句子也很少使他的作品呈现匆忙而急躁的感觉。
【临江仙分韵得端】
◎橙黄橘绿
四世同堂祈瑞午,眉开慈母苍颜。风清把酒且凭轩。院前艾草绿,头上碧云天。
明朝尽把尘冗扫,白衣偏守西园。福缘莫过老心闲。一竿烟雨气,好个临江仙。
★评:橙公词作已入化境,词会当时橙公正在家庭聚会,一曲《临江仙》似信手拈来,口占而成般朴素直白,却内涵高妙。诗词工夫在诗外。橙公正如陆游所谓“初学诗日,欲工藻绘,中年始悟,渐窥宏大”之境界,如今已然返璞归真。
【临江仙分韵得阳】
◎烟雨泛孤舟
笑语欢声辞旧岁,生辰恰好端阳。点燃蜡烛泛红光。寿星在许愿,喜庆绕华堂。
岁岁今日来庆贺,年年相送安康。一生好运伴同窗。吉祥比地久,如意胜天长。
★评:公子作品以绝句居多,偶有词作都格外珍贵。端阳词会恰逢公子同学寿辰,遂席间酩酊成此词。公子诗词突出特点是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群众口头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把抒情与叙事、描绘结合起来,把明朗与含蓄、粗犷与细腻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语言风格。公子的这首《临江仙》感情真挚,语言直白朴素,所用意向皆为群众喜闻乐见之物,颇接地气。与一些注重藻饰或是炫技式掉书袋的文人作品相比,公子的这首词更注重其社会功能,非常符合在宴席上给老同学祝寿的场景,达到了语言风格、受众特点、实用属性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临江仙分韵得裁】
◎幽人独鹿
未解渔翁江上语,云风雨雪难裁。縠纹清影复还来。月如今夜冷,花是去年开。
故国潇湘都作土,孤帆销尽沉埋。平生侠气纵成埃。长吟千古恨,留鹤驻空台。
★评:苏点心曾在其五言古体诗《和绛公七律》中对绛公的作品评价为——“独鹿风月清,绛词工且俏。千古短长诗,伊解其中妙”。西窗词多尚“词”而病于“理”,点心词虽别成一家,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却病于“词”。唯绛词是在“词”“理”“意”“兴”之间中庸的范本,四者浑然一体,无棱无角。这首词会分韵之作便是绛词圆融风格的dai表,其外在形式虽延续唐宋诗歌套路,精神内核却是与古朴自然、浑然一体的汉魏诗歌一脉相承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可谓佳作。
【临江仙分韵得诗】
◎橘枳
浴兰时节风兼雨,香蒲碧艾几枝,榴花依旧似当时,画堂烟水黯,帘外柳丝丝。
且把人间惆怅事,裁成几句残诗,暂将碧蚁酌乡思,故人千里远,何处有新知?
★评:橘卿自西出玉门关后便很少有公开的新作,这首词的出现结束了橘卿创作线上一段相当长的空白期,因此格外珍贵。橘卿早期作品受《纳兰词》《珠玉词》影响较大,自辛丑年后新作极少,且成词尤多不羁,盖因内心情感变化所致。端阳词会时橘卿独居异域蜗庐,住地风雨交加,颇似《寒食雨》中“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的处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回忆起中原端午节时煮草药水、挂艾草等习俗,更加思念故土故人。上阙对离愁的表现尚且含蓄,下片则是长歌当哭,语言直白平实,感情真挚,具有很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临江仙分韵得何】
◎苏点心
屈子牢忧聊抑志,投江其奈公何。我出沧浪入烟萝。静心观物变,垂钓效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