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战隋免费阅读 > 第188部分(第2页)

第188部分(第2页)

中土继承制度的原则是立嫡、立长、立贤。做为嫡皇子和皇长子的齐王杨喃既然逐渐远离了皇统继承人的序列;那么就只能依照“立贤”原则;在皇子、皇孙中寻找新的继承人。

“立贤”原则的最大弊端就是给了更多人争夺继承权的机会;这会诱发皇统之争;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以至于亡国亡种;残酷而血腥;所以历朝历代都吸取了教训丨立嫡就不立长;立长就不立贤;以便最大程度的降低皇统之争的危害性。然而;本朝是个例外;先帝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最终还是选择了“立贤”原则;结果在圣主“登顶”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按道理圣主应该吸取教训丨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是由门阀士族政治走向中央集权制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改革者为了建立永久和平昌盛的大一统的中土;皇统继承人必须具备大一统的执政理念和锐意改革的坚强意志;所以先帝也罢;圣主也罢;在选择继承人的原则上;不是立嫡、立长;而是能否坚持大一统改革;所以只能选择“立贤”原则。

圣主先是从政治上“驱逐”齐王杨喃;接着又“顺水推舟”;把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放逐”出了东都;今天更是把辅佐赵王和越王的重任托付于山东第一豪门崔氏;等于向东都各大政治集团发出了正式宣告;皇统继承将以“立贤”为原则。依照这一原则;齐王杨喃有机会“登顶”;其他皇子皇孙同样有机会问鼎皇帝宝座;这实际上是剥夺了齐王杨喃的唯一合法继承权;同时授予其他皇子皇孙继承皇统的资格;新一轮的皇统之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先帝时期的皇统之争;圣主最终胜出;已经非常清楚地表露了改革派们所坚守的以“立贤”为原则的皇统继承制度;而今天圣主步先帝之后尘;同样举起了“立贤”这杆继承“大旗;看上去有重蹈覆辙之危;有失去理智之嫌;但实际上其政治背景与当年如出一辙;改革派遭到了重大挫折;大一统的改革事业遭遇到了重大危机;迫不得已之下;改革派只能以扩大皇统之争来转嫁危机;把保守派攻击改革的“火力”转移到皇统之争的战场上;以此来赢得喘息和逆转的时间;来获得与保守派讨价还价的更多筹码。

中土的各大贵族集团已经经历了先帝朝的“皇统之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当他们看到圣主重新打开了以“立贤”为原则的皇统大战的战场后;一眼便看穿了圣主的用意;看透了改革派们的手段;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巨大机遇和风险;于是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势如虎;拎着把大刀就冲向了战场。

博陵崔氏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而此等惊心动魄的大战;冲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死;生机渺茫;但此时此刻;博陵崔氏没有选择;与其考虑会不会死;倒不如一往无前;杀出一条血路;死里求生。

博陵崔氏一夜间再度赢得了圣主的信任;再度“辉煌”;只是这“辉煌”背后所隐藏的危机让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寒而栗。

十二月下;李风云率联盟大军撤回济北;就在他准备撤回鲁郡的时候;李安期匆匆而来。

李安期辜负了李风云所托;未能在李风云北上永济渠之前请来鸿儒刘炫;好在李风云运气不错;找到了王安这个非常默契的“合作者”;否则此趟河北之行不会如此顺利。不过李风云并没有责怪李安期;毕竟刘炫是中土的儒林泰斗;就算落魄到与贼为伍;他也是大师级的人物;有大师的尊严;有大师的思考;他愿意来自然会来;不愿意来就算绑架也没用。

李安期带来了李百药的密信;李百药邀约李风云至馆陶相会。

馆陶在河北武阳郡;永济渠南岸;距离济北大约两百余里;路程不算多;但隆冬季节行走艰难;再加上李风云刚刚从清河回来;新年将至联盟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这马上又悄悄返回;实在不便。

李风云犹豫了一下;问道;“很紧急吗?一定要即刻动身?”

李安期连连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据说;不久前;崔家那位到了魏郡的邺城。”

李风云心领神会;原来崔家十二娘子到了;而且与李百药一起;这足以说明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在某些方面展开了密切合作;但这一合作是否有利于自己;就很难说了;所以这一趟的确不容耽搁。

李风云果断起程;日夜兼程赶赴馆陶。在馆陶城外的一座庄园里;李风云见到了李百药;也看到了崔九。

崔九对待李风云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客气;很友善;言辞中甚至透出一股亲近之意。李风云倒是一如既往;不卑不亢;寒暄一番后;遂急切问到了东征战败的具体经过。

崔九详细述说;三番两次提到李风云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当说到自家家主崔弘升的功绩时;崔九更是喜形于色;把远征四个军的成功突围完全归功于崔弘升。当李风云听说有四个军十几万将士成功撤回辽东后;当即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记忆中的历史欺骗了。

历史说萨水大战后宇文述仅仅带了不足三千人撤回辽东;而三千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除了诸军统帅和他们的扈从外;余者皆没;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疑问;诸军统帅们又是如何撤回来的?远征军后撤过程中;诸军处在不同的位置;会遇到不同的战况;诸军统帅们即便抛弃了自己的军队;也不可能有如此好的运气;都逃出了天生;再考虑到高句丽人半渡而击之;远征军肯定有一半军队在洪水到来之前渡过了萨水;而这一半军队逃到鸭绿水后;还是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越过鸭绿水天险;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宇文述至少可以带着几万将士撤回来。由此可以确定;李唐为了污蔑和抹黑圣主;在撰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做了篡改。

李风云心情愉悦;事实证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还是有改变历史的可能;虽然改动的幅度非常小;甚至忽略不计;比如在崔弘升的努力下;在圣主、中枢、远征统帅部的齐心协力下;还是拯救了更多将士;但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机缘巧合下;还是有改变历史轨迹的一线希望。

崔九说完东征大败的经过后;终于说到了正题;“你的预测很准确;二次东征即将开始。”

。。。

第三百零一章 谁敢谋反?

二次东征即将开始;这对李风云来说并不算什么秘密;李风云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崔弘升的命运是否改变?此次他北上清河攻克侯城;加剧了永济渠危机;是否有助于拯救崔弘升?

二次东征的前提是国内局势要稳定;大运河要畅通无阻;所以河北戡乱必须马上见效。崔九说到这里;面露得意之色;“河北戡乱不利;段达罪责重大;圣主一怒之下;免其官职;征召回京。圣主诏令;黄台公出任河北讨捕大使;检校左武卫将军;代替段达戡乱河北。”

李风云惊喜不已;暗自雀跃。崔弘升还活着;崔弘升没有死;崔弘升的命运改变了;这再一次证明历史还是有改变的可能;只是若想达到这一目标;不但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还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回归原点;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黄台公复出了?”李风云笑道;“好消息;这是今天听到的最好消息。

“黄台公复出;与河北局势日益恶化有直接关系。”崔九望着李风云;语含双关地说道;“而侯城一战;正是局势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崔九代表博陵崔氏向李风云郑重表达了谢意;虽然表达得方式很含蓄很隐晦;但做为身份尊崇的中土豪门;能向李风云表示谢意实在是难能可贵;这除了他们已经认同了李风云的豪门出身外;还有李风云在东征之前向崔氏发出的警告;正是这个警告拯救了崔弘升;而侯城一战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博陵崔氏欠了李风云人情;而李风云出自赵郡李氏;因此这个人情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