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的变法成果无法抹杀,其身虽死,其法未败,乃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战国策?秦策一》)。
商鞅主持的变法在各国中是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将秦国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军功授爵制)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最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其后出现了尉缭子、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使秦国很快跃居战国首强,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中国统一的中心力量。秦王政之所以能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统一全国,商鞅的严刑峻法正是强秦的主要原因。秦始皇开两千年帝国制度之始,“百代皆行秦政制”。商鞅对秦朝的影响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立,由此可见一斑。
合纵连横(1)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公孙衍与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秦国则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韩非子?五蠢篇》),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反复无常。
相传苏秦是纵横术鼻祖鬼谷子的学生,精通权术,早年苏秦游说周王、秦王,皆不得用,后来说服了燕文侯,在燕王的资助下苏秦以“六国土地五倍于秦,士卒十倍于秦,如六国合作,秦国必败”的观点进一步说服了赵肃公,随即以赵国代表身份,一一说服其余四国,共同签订了纵约,并推举苏秦为纵约长,一人佩六国相印,盛极一时。
而苏秦最初游说时却不得重用,穷困潦倒,受到其兄嫂的讥笑和侮辱,后来苏秦佩六国相印路过家乡,其嫂伏地相迎,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苏秦问她为什么“前踞而后恭”,其嫂说因为他“位高而多金”。苏秦感叹“无当日羞辱,岂有今日之苏秦”,反以千金厚馈其亲朋。
此次合纵并没有持续很久,就被秦惠王巧妙地运用“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的策略,令只看眼前利益的六国诸侯内部矛盾丛生,相继毁约,一年后,合纵便土崩瓦解。但是,即使如此,也令秦国对六国势力重新刮目,有整整十五年不敢轻易跨过函谷关。
与苏秦同时代的大纵横家张仪,走的是连横之路,助秦国破解六国合纵。他与苏秦同是鬼谷子的学生,出师后也一度穷困潦倒,在苏秦的资助下来到秦国,做了秦惠王的客卿,并取得了秦惠王的完全信任。
前323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投入楚的怀抱,要废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为太子(《战国策?韩策二》),派柱国昭阳打败魏军于襄陵,取得了八个邑(《史记?楚世家》)。魏惠王因为受齐、楚的打击,只好采用屈秦攻齐的策略。
前322年,秦王与张仪又联手上演了一场政治“双簧”。秦惠王突然罢免了张仪的相国之位,张仪逃回魏国,以为内应。魏惠王聘张仪为魏相,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尊秦为霸,魏惠王不肯听。秦遂出兵攻占魏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平周(山西介休县西),各国受到秦国进一步的威胁。因此,关东五国只有再次支持公孙衍、苏秦的合纵策略。前319年,魏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逐回秦国。东方六国再次共同举兵抗秦,自此,合纵的形势又形成了。
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但五国联军看似团结,实际上各谋己利,矛盾重重,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被秦军在函谷关一举击溃,大败而归。魏损失最大,魏使惠施到楚,和秦讲和(《战国策?楚策三》),五国于是纷纷退兵。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乘胜追击,结果五国惨败。
这一役“五国伐秦”虽然失败了,但是声势烜赫。所以当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
合纵连横(2)
打败了五国联盟后,秦便将注意力投注到后方,前316年,灭巴、蜀,获取了天府之国,对日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齐国在东方,也乘燕国内乱,于前314年,齐宣王出兵干涉,仅50天就攻下了燕国国都。
为了和秦抗衡,齐和楚结盟。齐楚联盟对秦是一种威胁,为防止楚齐两大强国结盟,张仪趁机劝说魏王,背叛纵约,与秦国结盟,从此国际形势由合纵转为连横。张仪又亲自入楚游说,离间齐楚。张仪到楚国收买了贵族靳尚等,劝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并愿意用商、於之地600里作为酬谢。楚怀王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听屈原等人的劝告,便贸然与齐断交。之后,当楚人向秦讨取土地时,张仪却大耍无赖,说是六里之地。上当的楚王恼羞成怒,在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在丹阳(今河南淅川)大败楚军,楚折兵8万,主将屈匄以下70余人被俘。汉中东部的土地也被秦所占,打通了关中和巴蜀的联系,使秦国国力更加强盛。楚怀王反击,又大败于蓝田。因此,楚怀王对张仪恨之入骨,恨不能寝皮食肉。当秦国提出以武关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黔中时,楚怀王提出,宁愿放弃武关也要张仪的人头。张仪于是慨然入楚,暗中却以重金贿赂怀王的夫人郑袖与佞臣靳尚。楚怀王真是昏庸到家了,竟不可思议地赦免了张仪,还在张仪的游说下与秦修好。
齐国恼楚毁约,也乘机与秦结盟,联合魏、韩进攻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宛、叶土地尽被魏、韩占领,楚元气大伤。前299年,秦国干脆用计邀请楚怀王相会于秦,骗至武关扣留,向楚国索要黔中地。楚国另立新王,出兵讨秦,被秦军大败,楚怀王最后客死在秦国。楚国大夫屈原也因为怀王听信谗言、不纳忠谏,被贬至汨罗,作怀沙之赋后,怀石投江。自此,楚国一蹶不振,无复与秦抗衡。
其他诸侯在秦的威逼下也只求自保,谁也顾不上谁,张仪便趁机鼓动赵、宋与秦联合。
前298年,齐约韩、魏合纵攻秦,赵、宋虽是秦盟国,却只作壁上观。齐、韩、魏经三年奋战攻入秦函谷关,迫使秦割地给韩、魏请和。4年后,因齐孟尝君指使田甲政变没有成功,逃到魏国为相。齐遂改变策略,和秦、赵结盟。齐、韩、魏合纵破灭,连横达到高潮。前293年,秦白起消灭魏、韩联军24万。前294年、前291年,秦连攻韩、魏,迫使其分别献地求和。
就在齐、秦争斗时,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灭中山国,成为强国。为了对付赵国,前288年,秦怀王与齐闵王相约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赵,三分赵国,约定了出兵日期。但这一计划被苏秦破坏,苏秦劝齐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拉各国反秦,以便乘机灭宋。齐闵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前286年,齐闵王灭宋(宋偃王当政),势力大振,引起韩、赵、魏和楚的不安,秦乘机约各国攻齐。
前284年,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占领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齐国70余城,齐闵王被楚军杀死。后来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乐毅,用骑劼,齐国将军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恢复齐国。但齐国经燕国的浩劫,从此一蹶不振,秦、齐对峙的局面打破了。唯秦独大。
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楚被迫迁都,秦国势力发展到湖南一带,楚国也就彻底削弱了。
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们活跃于战国后期的历史舞台40余年,充分利用七国之间层出不穷的重重矛盾,合纵连横,噈狗咬狼,朝秦暮楚,此消彼长。经过激烈洗牌,六国日薄西山之兆已日渐明显。
txt小说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