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崇部被称作“赤眉军”,是因为先前与廉丹部作战时把眉毛涂成红色,用以区别新朝军队。赤眉军刚打败了朝廷的正规军,如今士气大振,来投奔的人更多了,人数已达到了十万之众。赤眉军并没有趁着大胜廉丹部四处攻城略地,而是在成昌县休整。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樊崇只是个农民,来投奔他的多是盗匪,他们从没想过要造反,更没想过会拉起这么大一支队伍。
青州之地自古富有,并不是如今这般惨状。而现在,农民樊崇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仅能维持温饱。再后来,连起码的温饱也不能维持了,朝廷征收的赋税越来越高,一年的收成倒有九成交了税。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使得像樊崇一样的农民常年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樊崇的父母就是这样死于饥饿和疾病。种地活不下去,樊崇便来到莒州某生活。然而,莒州的情形比乡下好不了多少,朝廷新令之苛刻,商人都无法生存。朝廷频繁更换流通货币——大泉、小泉、五铢钱、错刀、契刀等等,商人交易不易,买卖自然无法做,商业极为萧条。没有收入,樊崇差一点就饿死在莒州。
走投无路的樊崇,和一群同样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一起举旗造反,起初他们只有一百多人,靠打家劫舍为生,但樊崇为人勇敢讲义气,兄弟们都拜他为大哥。不久之后,青徐一带闹大饥荒,流民盗贼越来越多,他们听说樊崇慷慨仗义,都纷纷来投奔他,一时间竟聚集了一万多人。不久之后,盗匪首领徐宣、谢禄等也率部来投,人数骤然达到数万人。
数万人要吃要喝,这就不是打家劫舍能解决的了,至少得是一个县府衙的粮仓才能解决。为了解决部下们的口粮,青徐二州各县几乎被抢了个遍。
流民苦,百姓更苦。
身为北海郡太守的田况看到百姓被盗贼侵扰得苦不堪言,决定不再坐视不管,朝廷不给军队,他便自行招募士兵,得二万余人。这点兵力,要清除匪患是不可能的,但守护一个郡县倒也足够。因此,在青徐二州被盗贼践踏残破不堪之时,唯有北海郡得保一方平安。
樊崇军的壮大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先是派了景尚、王党二人率两万人协助田况剿灭樊崇军。然而景王二人狂妄自大,自恃是皇帝亲自委任,并不把田况放在眼里,不与田况配合,其大军所过之处更甚于盗匪,简直寸草不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樊崇瞅准机会一举将景、王部歼灭,景王二人也死在乱军中。二人死讯传到长安,朝廷震动,皇帝大为震怒!为了剿灭樊崇军,皇帝决定派遣一支更有实力的军队,势必要将樊崇消灭而后快。于是,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率十万大军杀气腾腾而来。
经过上次景尚、王党军的失败,田况觉得朝廷军队并不可靠,于是他上书皇上,言:朝廷军队一出,必沿途劫掠,郡县均受其苦,不如坚壁清野,再以地方军歼之。皇帝一看,对田况的胆小、至朝廷颜面于不顾而大为震怒,他骂道:几个流民还需坚壁清野,朝廷的脸面何在?
廉丹率军出了长安,果然劫掠州县。樊崇军劫掠,仍知道给百姓留条活路,朝廷军队却不管百姓死活。百姓均骂道:朝廷还不如盗匪!
田况之计未被采用,于是被调离了青徐二州。廉丹王匡接管二州,也用起了“坚壁清野”之策,可惜皇帝要“颜面”,勒令廉丹主动出击。廉丹虽不愿出战,却不敢违抗圣命,结果战败。廉丹战死。
樊崇应该庆幸,两次面对朝廷大军,对手都不是田况。
胜利来得太突然、太意外。
樊崇和他的部下还不知道该怎样去消化这份成果。
徐宣说:“青徐二州已是我们的地盘,不如就在这里占山为王,一辈子逍遥快活。”
谢禄说:“这里虽好,却无险可守,朝廷再派兵来,我们也难守住。南阳郡离此不远,粮食充足,虽是绿林军的地盘,但绿林军刚遭到重创,短期内无法再作战,我们不如西进夺取南阳郡。”
徐宣说:“绿林军虽重创,仍有数万之众,要夺取南阳并非易事,何况还有荆州牧的军队,朝廷也不会轻易放弃南阳郡,我看还是留在青徐稳妥些。”
两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下,最后都看向樊崇。
樊崇捋须思索,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抉择。赤眉军都是些流民盗匪,徐宣、谢禄等人都不识字,更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能想到最远的事就是抢更多的粮食、抢更多的地盘,让自己不再挨饿。
正踌躇间,军士来报:薛简求见。
樊崇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快请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