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已经在县城上高中住校,每半月回家一次。奶奶去世后,父亲郑重地对母亲说:“这么多年来,你什么心都不操。以后家里的事你也该多想想了,特别要从理财学起。”于是,父亲专门为母亲买来个小保险箱,意思是让母亲把一些重要的票据和钱放在里面,他怕没心没肺的母亲关键时候什么也找不到。到了年底,我放寒假回家了。有一天,父亲问母亲这半年来家里共花了多少钱?母亲一下被问了个大睁眼,便说:“反正剩下的都在柜子里。”父亲便打开保险匣子准备盘点,结果打开一看,匣子里全是装着一盒盒的火柴。父亲大为恼火,他把火柴倒了一地,并大声呵斥母亲:“我买保险箱不是让你放火柴的!你把钱放哪里了?”我和弟弟忍不住偷偷笑个不止。母亲把父亲要她放贵重东西的保险箱放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而母亲则说:“我认为放火柴对,我怕孩子们玩火柴,放里面又防潮又安全。”
从此,父亲对母亲彻底失望,再也不指望培养母亲当家理财,把管钱的事自己承担起来了。是啊,多少年来母亲已经习惯了服从别人的领导,突然要她来计算是难为她了。
母亲干活也是很吃苦的,但她一有机会还是爱偷懒。母亲再累嘴上也不会叫苦连天,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好象没有生过病,或者是她平时有点小毛病自己也不言语,能扛就扛过去了。到是父亲总是不停地干着超体力的活,嘴上一个劲喊累,别人让他休息他还不停下来。
对每个孩子,母亲都没有动手打过一下,甚至连批评都没有过。母亲无论是从自身的行为还是语言上,都没有给过我们教导。我们一个个只挨过父亲的打骂。母亲只知道一味地宠着我们,和我们一起快乐地游戏。在她的眼里好象我们没有什么不好,犯多大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有一次,在姥姥家,因为弟弟太淘气被姥爷打了一巴掌,母亲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我看见她在偷偷抹泪。
对我们,母亲不讲原则,但母亲无意中却充当了我们的启蒙老师。母亲肚子里装了没完没了的故事,我和弟弟最初的出色语言表达功底当来自母亲每晚的故事。一有机会我总是把那些故事复述给别人听,有时还添枝加叶,当舅妈瞪着眼睛问我从哪里听来的时,我一口咬定是自己编的。
记得,我刚上三年级时,老师突然有一天给留了个题目,要求写一篇三百字的作文。以我的造句水平怎么也不可能自己完成这个作业。到家后,我就理所当然地把这个作业交代给母亲,母亲二话没说就帮我写起来,等我从外面玩够了回到家时,母亲已经把草稿递我手里,我便在本子上一字不差地抄一遍。第二天交给老师后,受到老师的郑重表扬,并把我的作文在全班当做范文宣读。那个时候除了课本我没有读过任何课外书,母亲写的作文是我见过的第一篇范文。
后来,学校又流行写儿歌,同样母亲给了我一次次惊喜。
母亲的才情无意中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以后几年里,我虽然在功课上再也不需要母亲的帮助了,但当初母亲给我奠定的“好学生”基础让我真的不断发扬光大了。
在我进入青春期后,母亲每次面对我想说什么却又羞于开口,母亲似乎怕我尖刻的口气。她总是谨慎地与我相处。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远远欣赏的眼光,母亲对我的悟性是肯定的。
我高中毕业后,一贯木讷的母亲有点关心我与异性的交往了。她也开始注意我周围的男生,这大概是任何一个做母亲的本能。
大一寒假里,我依然住在姥姥家。偶尔回到母亲身边,我还是烦我那几个整天疯癫胡闹的弟弟。有一天我一回家后,母亲就冲我乐,告诉我有个高中同班的男孩来家看我刚离去。一向不善言辞的母亲兴奋地向我描述,说该同学如何彬彬有理,小伙子长相也好等,并问我是否与他有联系。我明白母亲在想什么,便对她说:“那是我们班的天才之一,据说他哥哥已出国深造,他将来也是不可限量的。你闺女和人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你的想法做梦都不要有。”我这盆凉水泼去,母亲一下暗淡了神情。同时我很不友好地冲母亲牢骚:怎么啦?他在班里没示威够啊?还跑家里来显摆!母亲不敢言语,识趣地走开。
之后,母亲再不敢直接打听有关我的个人隐私,她总是小心地观察,生怕触碰了我哪根敏感的神经。现在想来,我真的不算个乖女儿,我只在姥姥面前乖巧,一到母亲这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很少顾及到母亲的心理,永远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小时候,在我和弟弟的眼里,母亲不像个家长,更像我们的同谋。再长大一点,我们怎么看母亲都是个孩子,是一个听命于别人领导的孩子。但我们姐弟几个却秉承了母亲身上的许多优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对母亲的爱要远远大于对父亲的爱。
当然母亲也有许多缺点,她比较懒惰,不太爱收拾家。对人不够温情,不会说甜言蜜语。干活不专心还丢三拉四。虽然不和父亲吵架,但她敢动手打架。
每次回家,母亲不会像我的婆婆一样拉着我的手说:“妈可把你想回来了。”她只会笑眯眯地翻我的包。但我依然非常爱我的母亲。在我的眼里母亲有时可爱的像个孩子。想起在母亲身上发生的每一件小事,我都感到很温馨。
母亲刚刚去世后,我心力交瘁,内心不能真正平静下来。许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简短地写了一些文字怀念母亲:
母亲,李树娥。生于1946年8月13日,2009年8月9日(农历六月十九)病逝。
母亲从小就被外婆严格教导,是乖巧听话的好女儿。从懂事起,母亲就知道为家庭分担家务,当年外婆身体不好,母亲便一直帮忙照顾小舅,一直把小舅哄到6岁。
母亲10岁那年背起书包,开始在村里就读小学,自幼天资聪颖,秀外慧中的母亲在整个小学读书期间一直是班长,是所有同学的榜样,这6年是母亲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母亲17岁嫁给我们的父亲,从此原本柔弱的母亲变得一天天强健,母亲开始了她作为一个农民妻子的真正生活,不但要养育一个个儿女还要敬奉公婆及丈夫。
母亲共养育一女四男。由于生活贫困,三弟出生后决定送人,但母亲哺乳半月后便不舍得放手了。几年后母亲又意外生下四弟,这个儿子只在母亲怀抱中待了十天便送养出去了,母亲无奈地哭了。抱养的人开明地对母亲说你不要伤心,孩子你随时可以去我家看望,就算你不去看望等他长大后我也会把他给你领回来。有抱养人这句宽慰的话,母亲心安不少。十四年后,抱养人不食前言,果然带着我们的四弟回到母亲身边,母亲满意地笑了。
母亲爱每一个儿女,在我们的记忆中她不但没有动过任何一个孩子半个手指头,甚至连批评都没有。对每个孩子母亲都溺爱,对我们,母亲不讲原则。但母亲无意中却充当了我们的启蒙老师,母亲肚子里装了没完没了的故事,我们姐弟最初的出色语言表达功底当来自母亲每晚的故事。等我们长大一点,儿女的一点点进步都是母亲骄傲的资本,母亲从来不要求我们怎样,只要我们开心她就高兴。我们在母亲身边幸福地成长着,母亲让我们感到的是轻松与温馨。
母亲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又不同与常见的农村妇女。母亲身上有许多令我们欣赏的品质,她的天性中始终保持了一种难得的童真与率直,而且母亲心胸开阔不懂得为一些得失算计。母亲不看重金钱,是个不当家的女人。母亲看起来有点木纳,不好与人交往。记忆中母亲没有要好的姐妹朋友,她从来不串门,不与邻居拉家常。这一点很得父亲的赏识,是标准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母亲心灵手巧,会做一手好针线。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有母亲的一双巧手,我们的穿戴从没有邋遢过。
母亲任劳任怨,不但家务事全部承担,农忙时也常常陪伴父亲忙碌在田间地头,从不曾听见母亲喊过累叫过苦,母亲一直就这样默默地劳作着。
母亲性格内向,但天性乐观。不曾看见过母亲紧皱过眉头,不曾听见过母亲唉声叹气。常常看到的是母亲微笑的面庞,母亲乐观地面对贫困的生活。
母亲从来不想一些复杂的问题,所以母亲的睡眠极好很少生病。母亲很有耐力,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她都比一般女人强。从来不曾记得母亲病过躺下过,但一夜间母亲竟然在我们猝不及防时躺下起不来了。
母亲病中的日子里,多少个夜晚,我们在黑暗中祈祷:无论明天风雨多大,路上一定要攥紧母亲的手。母亲还没老,本该颐养天年熬到了享受的时候,我们的孝心还没来得及好好表达。
所有懊悔的眼泪都流不尽我们对母亲思念,病魔最终虽然掠走了母亲的肉体,但我们相信母亲的灵魂会永远陪伴在我们每个儿女的身边。
母亲的爱,会保佑我们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