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孤独的狂欢吴伯凡电子书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在一个讲究情调的时刻,我和几个讲究情调的朋友走进一个小饭馆,这个小饭馆一切正常,只是小,人不多;菜的种类很正常,只是量大得让人觉得占了便宜。突然,桌边上的4个精致小字像儿时玩具一样不待自来地现身于我的眼前——吐故纳新。环顾四周,此饭馆里每张桌子的四边都影子一般印刻着同样的字样。看着拿起筷子准备进餐的朋友,这4个小字在一片暧昧的气味中,变形得越来越有生物性,越来越有广告的姿态,它似乎用—种很平静很客观的道理在告诉你,把旧钱都吐出来,你才能有机会进新的财。它也有另一种理解,在这另一种理解的暗示下,那几个朋友正在把菜一口一口运进嘴里的行为更为贴切的理解就是“纳新”,那么,我就疑心,我们正在坐着的椅子是不是马桶,以备“纳新”的同时“吐故”之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No。2 完美主义者(20)

这饭我是没法好好吃了。

我努力地摆脱在这一片菜香中“吐故纳新”给我的不良暗示,我努力地向时间的反方向退,其费力程度与逆流而上等同。当我的记忆将要接近“吐故纳新”的岁月时,恍惚之中,“吐故纳新”一下跨越时空、远涉重洋走入了中世纪的欧洲——我的同伴突然都变成了中世纪的贵族,这小饭馆里正在演绎着我在历史书中读到的故事:中世纪黑暗无聊的生活中,有钱有文化有情调的贵族们也只能过最无聊的日子。那时的禁忌之多,最快乐的消遣只剩下吃。可是,一个人使足了劲吃能吃多少呢?吃饱了,不是又无聊了?要把胃里的东西消化完到能再吃的时候,这段时间如何打发?于是,他们一定是想到了“吐故纳新”,在丰盛的餐桌上预备了一根根鹅毛,旁边预备了一个个大痰盂。贵族们吃撑以后,不要脸地张开大嘴用鹅毛扫扫嗓子眼儿,然后,对着大痰盂反胃,吐空了胃,再端坐桌前,又一轮“纳新”开始。

“吐故纳新”到此时,完全没有了社会历史感,没有了革命性,连时间概念也被缩短到了连消化都来不及的程度。新与故只在吐和纳之中显示区别,而光怪多元的现世与黑暗古板的中世纪在吐和纳之中竟有了相似。

至于这顿饭我是怎么吃下去的,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这家饭馆的设计者不太会说话。

()

滋味

∷∷ 田七

对生活认真的态度也会体现在吃东西的方式上,有一句话叫“活得有滋有味的”,就把活着和吃联系得很紧。

我的家乡有一家小店叫“鱼头店”,店里卖以鱼为原料的各种好吃的菜。最著名的“白浇熊鱼头”端出来就叫人食欲大开,它的半边鱼头已经把一个大盘遮满了,鱼头上再浇满了红椒末白姜泥。还有用“划水”(鱼尾)和鱼鳔做的菜,必须预订才能吃得着。这样的菜馆在其他地方少见,我也觉得“鱼头店”是可以为我这个地主脸上添彩的好东西,每逢有朋友来我总是首先介绍它。

在长沙,那里朋友的绝招是拉我去吃一种叫“黄丫叫”的小鱼。这种鱼没什么特别,但吃的方式很特别,因为吃的地方在那块著名的橘子洲头。每年夏季涨水的时候,橘子洲头的很多地方都要被水淹没,所以那里的饭馆并不是常年开张的,而且开店的也不是专业饭馆,而是当地的居民。这样,一桌客人来到,一般就要4斤“黄丫叫”,其中两斤红烧,两斤炖汤,就着自己带的酒和长沙的酷热的天气,客人可以吃得痛快淋漓。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吃“黄丫叫”的地方并不通公共汽车,也很少有出租汽车等候。所以吃客一般都是自己开车来。这样,到橘子洲吃“黄丫叫”的意味就很丰富了,不但有美味,野趣,还隐隐透着一种让人仰恭的富贵劲儿。

这几年北京的名食有一个明显的脉络:从1994年的酸菜鱼、到量大味重的东北大菜,到河南的红焖羊肉,到上海本邦菜。虽然“本邦”意味着什么意思很多食客并不太明白,但上海菜显然是精致和偏高档的意味,一盘黄泥螺要卖到几十元,人们感叹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啦!

不料今年下半年风向一变,北京街头不知何时兴起了吃四川名小吃“麻辣烫”,一时街头和麻辣烫专门店遍地开花,受到市民的极大欢迎,原因很简单:一二块钱一串的麻辣烫一人吃花不到20元就管够,味道又绝对刺激。

No。2 完美主义者(21)

这一个轨迹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的话,真像是股市:上海菜处于峰顶,突然跌入谷底后,麻辣烫就来得正是时候。生活也变得低档了。

所以有人趁此推出吃“国宴”大餐。什么是国宴呢?据说不过是川菜少点儿麻、南菜少点儿辣,但名字却叫出了老板再创食业牛市的决心。

这是叫我怀疑的地方,这么追求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有个对吃极精通的朋友前两天告诉我说,目前北京味道最好的“鱼香肉丝”出在功德林,那个只做素菜的饭馆。而我呢,虽然饭量不大,但吃起来却像饕餮,并且顿顿要有肉,缺了不行。

()

宴会与礼议

∷∷ 曹云

我妈说凡喜欢摇滚的人都是粗人,有点“野”,而我似乎也可以归入此类,至少有一点可资证明:在我那只并不太大的衣柜里,各式各样的牛仔裤、T恤衫充斥其间,要从中发现一条西裤一根领带什么的,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所以,像我这样的人讨厌各种宴会应该是很自然的,而我对那些所谓的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作派也从来就没有产生过好感,总觉得那就是繁文缛节的代名词——说这些,当然并没有要表示自己有点反主流的意思。

不喜欢什么并不是说我就可以不去干什么,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一个人不能因为讨厌工作就可以成天在街上东游西荡。

那天朋友约然要我和她一起去出席宴会,出于开开眼界的动机,我答应了。约然是那种典型的白领阶层,我当然知道与她赴宴绝无穿牛仔裤的可能,即使是华伦天奴牌的休闲服也不成,但其他的我真的一无所知。所以免不了要问约然有关的问题,包括我可以做什么和可以不做什么。

约然首先告诉我怎么吃饭(在她嘴里叫“进餐”):入席后不要用双脚拥抱椅子腿,不要摸这摸那,也不可以用手支起下巴做“思想者”状,正式用餐时不要让餐具碰撞发出声响,用刀叉切肉时也不要像在厨房里剁排骨似的——听完这些,我对自己会不会吃饭就真的有点将信将疑起来。

当时想起在电视上曾见过每个人拿着一个酒杯走来走去,我就问她要碰到这种场合而我又找不到谈话伙伴该怎么办。约然说那天不是鸡尾酒会,但她还是告诉我在那种情况下,不必去找别人,别人会来找我,最根本的一点是另外两个人正在交谈时,不要给人感觉你像个便衣或侦探一样在一旁窃听——约然知道以前我在厦门大学外语角时常这样。

但那天的宴会安排了舞会,“当你邀请女宾跳舞时”,约然告诉我,“应先向同她在一起的男伴点头致意。”“要不要和他攀谈两句?”我问。“如果你只想和他聊天不想和她跳舞,这当然再好不过了。”约然接着说,“当跳完一曲后,应对舞伴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