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摇头不语,还是觉得不像。这哪里是惜春帮不帮的上忙、自在不自在的事儿呢?贾敬是他们的伯父,从来不在家里,待在玄真观修行,他们与他也不熟悉,贾母平日里也偶尔叹他考中了进士,不去做官,反而想着那得道升仙之类的虚无缥缈的事儿,把惜春这么小一个丫头落在家里,贾珍当年才多大,便袭了爵,原就没人教导,后来又更是没人管束,越发地胡闹,如今东府里头若有十分不好,却有七分是他做父亲的责任。可贾敬便是同他们这儿再疏离,那也是惜春的生父,哪有做父亲的死了,亲女儿还在叔叔家玩的道理?尤氏是自来为人平和、畏事少言,更不会同惜春闹什么不好。四丫头素来不爱回东府上,嫌那里是非多,“不干净”,平日里也罢了,如今她父亲没了,她还躲着,就不太好了。便是林黛玉那样身子骨弱,远在京师,听闻得林海重病,也奔回扬州,守到了最后,丧事上更是亲力亲为、哀戚过度,还病了一场呢!
可惜只得探春自己一个人觉得不好,尤氏素来争不过惜春的,如今兵荒马乱的,她只恨不得能长出十双手来,更不会来强让惜春回去,给自己找不痛快,也让四丫头自己不痛快。李纨、宝玉等亦觉得无所谓,她想劝惜春,但也知道这丫头的性子,还真不是听劝的,只得罢了。宝玉也笑她:“何必操这分心呢,若是惹了四妹妹和你不高兴,反落了不好,便就是四妹妹这几天回东府上,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她和大嫂子若是吵起来,你又里外不是人,何必揽这个呢?”探春道:“是你这个理,我也只是一门心思地想不开,给自己徒添烦恼罢了。罢罢罢,你说得对,我不管就是了。”不过派人去知会尤氏,只说若有能帮得上忙的,只要不嫌她年轻没经验,只管开口便是。尤氏自然感激不尽,特特地谢了她一回。
只是探春也没想到的是,她这一“不管了”,那尤老娘带了俩女儿一起住到了宁国府,帮着尤氏看
家,却引出后面许多的官司来,且这官司也不独是干系到东府,甚至他们家波及更深些,那贾琏和凤姐由此彻底地离了心。她虽早觉得家里繁花似锦的表象下面处处是蛀虫洞,只待来一泼滔天洪水,就有大厦倾覆的危机,却也没想到,一切来得那样快,且是她从未想过的、两个远得根本没什么亲缘的、不值一提的亲戚引来的,这却是后话了。
第114章第114章
上皇停灵了数十日,再送去陵寝安葬,一来一回,一个月也过去了,这一个月里,文武百官及其诰命,无一不跟着奔忙,等真的尘埃落定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上皇没了”这个事实,就连荣国府这样受过上皇大恩泽的人家,一番折腾下来,哀恸之心也缓了少许。
贾母回到家中,先问贾敬的丧事。听闻得尤氏的安排,点头道:“很好。”又叫贾珍去写折子谢恩,随后便叫了探春来问家里的事:“我听说,你打算把园子里一些营生安排给人做?”探春笑道:“正是。”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计划说了来,“咱们园子里也有些老实本分、又做惯了苗圃活计的老妈子,派她们料理收拾,也不必像庄户那样叫她们交租,只问她们要些孝敬也罢了,一来她们有了收入,自然更尽心些,二来也可省了花匠的开支,三来,多少也能补贴一点家用。”贾母一边听,一边点头,笑着对王夫人道:“还是她们年轻人有主意。”
王夫人叹道:“咱们家的丫头,都是好的,就是觉得对不住她们,如今她们还在园子里住着呢,不能给她们添置些新物,反而一直在削减开支,减少人手。”贾母亦道:“是啊,那次你林妹妹来,身边跟了那么些个丫头、婆子,比她母亲在家里的时候都要多了,虽说那是因为她与郡君同品,享县主的车辇服制用度规仪,但看着她,再想想你们,我都心疼。”
若是来个真正的郡君、县主,排场比她们姐妹大,谁也不会说什么。黛玉原就是住在他们家的,和姐妹们同吃同住,贾母虽偏疼她和宝玉,也不会和其他姐妹有太大的来去,如今看着她的吃穿用度明显高出姐妹们一截来,虽然是要为她高兴,但想起自己家的女孩儿们来,心里头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探春道:“她家人也少些,总共就那么些个人口,就是每人屋里放几十个丫头,又能是多大的开销?不过也亏得是她有两个厉害哥哥,否则就那么点人丁,再多的家产,也不容易守得住。”
有用的兄弟,两个就够叫所有人不敢轻视了。没用的子弟们,便是有几十上百个,也不过是在家里白养着的闲人。贾母叹了口气:“都说开源节流,开源节流,也不能总想着从孩子们身上抠点用度下来省钱,还是得有生钱的法子。想当年,咱们家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那时节哪儿还用得着算这几百两银子?”王夫人道:“前几天我还和凤丫头说呢,老圣人还年轻的时候,咱们几家都在金陵,那时候她爷爷管着各国进贡朝贺之事,各省的洋船货物都是他管着,凡是有外国人来,都是他养活。如今她叔叔虽说官做的比她爷爷大了,真论家里人的日子,还是她爷爷在的时候更舒坦。”
“还是得有差事办才好。”贾母因问,“宝玉这几天如何?”
李纨忙道:“宝兄弟这几日也是每日在宁府穿孝,到晚上人散了,才回园里,开坛诵经、亲友上祭的时候,也多亏他帮陪着。”
贾母道:“未免太辛苦些。”王夫人道:“是他叔叔,应当的。”
她们连日劳累,也是疲乏了,不过坐在一起略说了说话,把家里的事交代了,便各自散去,自去歇息不提。倒是凤姐,仗着年轻,还强撑着叫过平儿来,细细问了家里的情况,平儿知她不放心,一边劝着歇息,一边倒是细心地把事儿都说了。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赵姨娘和芳官吵架了、司棋和柳家的吵架了,彩云偷了王夫人的玫瑰露给贾环……凤姐只听到一半,就啐道:“都是些不省心的东西。”平儿笑道:“还不止呢。”又把赵姨娘和探春的那一出说给凤姐听,直听得凤姐叹道:“可惜了,麻雀屋里飞出来的金凤凰,看哪家有福气的,不在意嫡庶的,把她娶回去了,那才是造化。”又问,“咱们这会子才回来,你们爷可回来得够久
了,这几天弄出什么事端没有”
平儿眼珠子转了一圈:“奶奶又不在,我这几日都住在三姑娘那屋呢,听兴儿说,爷自回来后,因着帮那头珍大爷打点敬老爷的丧事,便一直住在东府上了,就回来换了一次衣裳,后来说是咱们屋里没个伺候的人,连衣裳都是在那边换的了。”
凤姐瞪着她,骂道:“你自己听听,这说的什么话?咱们屋里没个伺候的人?那些丫头、婆子,都死了不成,他哪里是要人伺候他换衣裳?怕是要人伺候他脱衣裳呢!在东府歇着?真当我不知道他们兄弟几个的心思?国孝、家孝两重孝,他们在意什么?平时就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这几天我不在,干脆就直接在那头鬼混了,还不用提防着我回来查屋子了不是?那头尤大奶奶也是个不管事的,只知道一味奉承爷们,我看这几天,他是玩得不怎么样呢!你就由着他去东府不着家了?”
平儿道:“好奶奶,你这说得我像是能说什么话一样。园子里的事儿这么多,三姑娘虽然是个有主意的,也忙不过来,要不太太也不让薛太太、薛姑娘来搭把手了。我就住三姑娘那儿,还时常有事儿顾不上,要是再来来回回的,奶奶留我在家也没什么用,我不如跟去伺候奶奶了。至于爷,除了您的话,爷听过谁的呀。我就是回来了,问,爷怎么不回来住,要在珍大爷那儿,他回我一句,东府那儿忙不过来,他要帮衬着,我难道能反驳不成?”
凤姐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况平儿还提到了宝钗——说实话,探春理家,凤姐是放一百个心的,三丫头虽然聪明能干,毕竟将来是要嫁出去的,让她在园子里大干一场,破除陈气,替她把媳妇不能说的话说了,把媳妇不能得罪的人得罪了,对她将来也只有好处的。但宝钗……宫里娘娘元宵节赏下的礼物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若是王夫人真的打定了主意要把宝钗许给宝玉,老太太又能拦多久?虽说一个是亲侄女,一个是亲外甥女,都是亲戚家的女孩儿,可她王熙凤是侄子媳妇,宝玉却是王夫人的宝贝疙瘩,将来太太会偏着谁,还用的着说?荣国府虽家大业大,可两个当家的奶奶,会不会太多了?她特特地把平儿留下,就是想让她辅佐探春,这几日把理家的位子坐稳当了,莫让李纨管太多事,更不能让宝钗拿什么主意。平儿一向忠心可靠,不要她说什么,自然就懂,这几天也干得不错。至于贾琏……要是这丫头这几天真跟贾琏朝夕相处着,她也放心不下。
“去,把兴儿叫来,我要好好问问。”凤姐恨不得立时就把贾琏叫回来,好好盘问,但一来这会儿宁国府必有客,先不说贾琏走不走得开,她也得在外人面前给爷们留几分面子,二来她也知道贾琏是个油嘴滑舌的,便就是做了什么坏事,又怎么会乖乖承认,只会气急败坏,反过来指责她喝干醋。倒不如先不告诉他,偷偷地调查清楚了,要是他真的一清二白的,也省得弄得面红耳赤的,伤了夫妻和睦。要是他在东府弄了什么小九九……背着他,也更好打发些。
兴儿哪里敢说实话,赌咒发誓着说二爷规矩得很:“奶奶是不知道,东府那边敬老爷是吃了丹药没的,尤大奶奶只敢把道士锁着,什么都不敢做,还是二爷回来去把他们送了官府。又有皇恩浩荡,追赐了敬老爷五品之职,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上下都来祭吊,这么一来,原先尤大奶奶准备的那些,都用不了,来祭吊的人又多,奴才前儿个去看二爷的时候,他和珍大爷在灵前假寐呢,累成那样,哪有空想别的。那天宝二爷也在,奶奶若不信,一问便知。”
凤姐把他从头打量到了尾,冷笑道:“当我不知道你们这些小伎俩呢,你说没有就没有
?你们这些男人,各个虚头巴脑的,别说是累了,就是病得要死了,只要有一口气在,还不想着些混账事儿?”
兴儿连声道不敢。
平儿在一边,“噗嗤”一声笑了,劝道:“奶奶,既然兴儿敢这么说,想来是有这么回事,横竖宝玉也是要来的,你问问他不就知道了?”
“宝玉懂什么?”凤姐指着兴儿的鼻子说,“记着你今儿个说的话,二爷要是在东府上有什么不三不四的相好,我要是知道了,我也不问二爷了,直接把你捆了扔河里,淹死了干净,你知道我说得出,做得到!”
兴儿心里叫苦,面上却不敢显,连连点头。
“好了好了,成日里就摆着凶相,还嫌别人对你误会不够多。”平儿拉了拉凤姐,在一边唱红脸,拿脚尖踢了踢兴儿,“奶奶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她素日可曾有对不住你的地方?你是二爷的人,也别忘了奶奶平日里对你的好处。”
兴儿忙道:“不敢忘不敢忘。”又听了一会儿差遣,才讷讷退下了。
等他走了,凤姐指着帘子道:“你瞧瞧,这像是没事的样子?”平儿笑道:“我看着像啊,要是出了什么事儿,他这会子还能走?早腿软瘫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