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方面想保持家庭和睦,另一方面和女助手勾勾搭搭,不想放手。
他就这么犹犹豫豫,遮遮掩掩的生活着,既不敢离婚,也不想结束婚外情。
这正是现实中那些胆子不大,却又想入非非的男人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男人可以用猥琐来形容,和正面形象毫无关联。
用张国粒这种貌似忠厚老实的演员来演这个角色会给观众一种反差感。
同时,出演这个角色有很大的风险,演好了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演不好会让观众讨厌。
怎么把握其中的尺度,除了要有一个好剧本外,演员的表演非常重要。
张国粒要能把内心里道德和**的挣扎表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他的内心,而不是表面,如此才能让观众接受这个角色,获得理解和认可。
在《一声叹息》里,张国粒的表演决定着这部戏的成败。
而且,这类题材不容易过审,在总局哪儿会有麻烦。
你要是想拍也行,必须要在片子里大力的批判和鞭挞出轨者,让观众看到出轨者的悲惨下场,这样才能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你让观众同情和理解出轨者,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是给出轨者狡辩。
就算最后出轨者幡然悔悟,回归家庭,中间的过程也会误导和引诱观众进行模仿和尝试。
所以,写这类题材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出轨者,让他在家庭和情人之间饱受折磨,疲惫不堪。
一方面要瞒着家庭,一方面要应付情人,整日活在煎熬之中。
这就是出轨的代价。
让观众看完之后,觉得出轨太辛苦,不如回家安稳的过日子,这样就能通过审查了。
相对来说,《小城之春》的背景放到几十年前,人物之间的情感相当克制,没有太出格的镜头,更容易通过审查。
不过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在抗战结束后,全国都在欢庆胜利,重建家园,你拍一座死寂的小城和男女之间的三角关系,和整个大时代不怎么合拍。
往浅了说,是格局太小,局限于一隅;往深了说,是基调过于悲观,不够光明。
这都是在审查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在国内,拍文艺片,尤其是这种题材敏感的文艺片,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要做好各种准备。
《小城之春》的剧本在交给总局审查之前,要先过京城电影制片厂那一关。
好梦公司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作,使用京影厂的厂标,这是正常的流程。
这个剧本在京影厂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是做电影的,能看出这个本子的精彩之处。
“老田,这个剧本和你的风格很像,你好好看看。”有人把剧本拿给了田状状。
自从被禁止从事电影导演工作之后,田状状一直在京影厂做剧本策划和影片监制的工作,就是帮扶和指导青年导演拍片子。
他和张亿谋同属第五代导演,京城人,演艺世家出身,家庭背景深厚。
田状状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拍了多部风格独特的影片,他拍的一部电影在总局审查的时候因为委员们都看不懂,所以没有通过审查。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个性化的导演,不是那种主流导演。
田状状翻看着《小城之春》,脑海里浮现出各种画面。
在他看来,这个故事格外的安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就是那么娓娓道来,点到即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