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死的时候会留恋生,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是对生的依依不舍、流连忘返。当生命于己于人都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要从容赴死,孔子骂原壤:“小时候没礼貌,长大了没作为,老了还不去死,真是祸害!”(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门弟子公西华说: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又次之,迫生为下(《吕氏春秋》)。全生就是完美人生,亏生是悲惨人生,死指玉碎,迫生是屈辱人生。屈辱人生不如死,它跟苟且偷生不一样。苟且偷生是夹缝中求生,活得暗淡悲惨,是亏生。屈辱人生是违反作为人的生存原则,辱莫大于不义,完美人生(全生)是忠信礼义孝悌廉耻,屈辱人生(迫生)是不忠、非礼、缺孝、少悌、背信、弃义、寡廉、鲜耻。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有的人轻于鸿毛,有的人重于泰山。要死得有意义,孔子说君子担忧死而无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以不惜“守死善道”()、“杀身成仁”()、“蹈仁而死”(),“死而无悔”()、“死而后已”()。
一个人死,其他人照样生,太阳照样升起。为死人送行的场面,取决于他生前的表现。嫦娥的老公,羿,神箭手,不得好死,因为生前不恤民众;寒捉的儿子,浇,能旱地行舟,不得好死,因为他生前叛乱()。好学的颜回短命而死,孔子哭得很悲伤(子哭之恸),“啊!是上天惩罚我,是上天惩罚我!”(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孔子也曾自摆乌龙,有一次上课的时候,看见子路刚强英武状貌,笑着说:“象由那样,是不得好死的样子。”后来子路死时,果然被人砍成肉酱。乌鸦嘴,乌龙球。
对于自己的死,孔子淡看,说我纵然得不到大葬,也不会死在路上(参见第19章《致哀而止的丧》)。子贡对孔子的生死评价很精辟: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17、等而下之的民
周王所重:民、食、丧、祭()。
民的概念没有后来的“人民”宽泛,《论语》里的“人”与“民”是不同的群体。民指士人以下阶层的民众(不包括奴隶),人指士人以上阶层的人。《论语》中有几个地方很清晰的区分了二者。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民指民众,人指士人。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很明显地分开了,人指士人,民指民众。又说治理中等诸侯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爱护士人,差使民众。子路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修己以敬”,有余力再“修己以安人”,再有余力则“修己以安百姓”(),很显然,人指士人,百姓指民众(奴隶不拥有姓,不算百姓之列)。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招徕并安顿的人指的也是士人精英阶层,而庶民()才是群众。
孔子对民众很重视,但重视的目的是维护食物链的秩序,用人类的话来说是保护生态平衡。在食物链里头,草木不重视阳光雨露是石头,草食动物不重视植物是傻瓜,肉食动物不重视草食动物是蠢驴,劳心者不重视劳力者是豺狼。
在前面第11章《登峰造极的仁》里指出,孔子的爱人并不是要爱一切人,它不包括民众。孔子对民的态度是“使”的态度,即支配、差使、役使。季康子说“使民敬,忠以劝”(),宰我说“使民战栗”(),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说“使民如承大祭”(),还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都是一个“使”字。孔子说“务民之义”,子夏说君子“劳其民”,也还是驱使,使用。至于子贡说“博施于民”,孔子说“民到于今受其赐”,那仅仅是施舍、恩惠,目的还是要“民服”(),“民信”(),要“民德归厚”(),要“天下之民归心”()。孔子说“富之,教之”(),子产“养民也惠”(),是放牧的态度,赶去吃草,喂饱了,养肥了,圈牢了,不要乱跑了,到时候挤奶、剪毛、交易、牺牲、烹调都可以,所以勿弃民(),以免自损财富。汉朝的地方长官就叫做“牧”,深刻地领会到了古人的微言大义,同时他们也应该理解到了孔子说的役使民众要有节制,即“使民以时”,按时令来差使民众,春耕夏种秋收的时候不要耽误了民众的农活,冬天才征集起来修水库、受教育、军训。
孔子对古民或者叫先民还有些敬重,说那时的狂是不拘小节,矜持是方正峭厉,愚昧也正直;但民风不古了,现在民众的狂是*无礼,矜持是蛮横胡闹,愚昧却弄虚作假。(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最绝的一句是: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了(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里有必要说清楚《论语》里小人的意思。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铿铿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固执的小人,但也算差一点的士人了,还有更差的呢,名曰“斗筲之人”。孔门中,经常替孔子开车的樊迟,有一次被老师评价为小人,是因为他竟然向博士后请教种田种菜的事。
小人也是人,只是德行悟性比君子差一些,再等而次之,地位也比民高一格。可见,民是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了。
18、得寸进尺的食
周王所重:民、食、丧、祭()。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不见于论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是后来的成语。
人饥而求食。人民怕挨饿,国家怕饥谨。孔子师徒流亡期间“在陈绝粮”,尽管夫子说“君子固穷”(),但还是给了墨子一些非儒的资料。多少有点吃的就好,生存第一。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有时“发愤忘食”(),甚至“终日不食”(),我是相信的,经历过饥荒的人特别能挨饿。
进一步食而求饱,但不讲究质量。为政者让民众“足食”()是政绩的基础要求。君子是不会“耻恶衣恶食”的(),颜回用竹筒子盛饭,用瓢喝水(一箪食,一瓢饮);孔子自己“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大禹“菲饮食”而重祭祀,毫无怨言;常人守孝期间也要吃粗粮,否则象宰我那样“食夫稻”()会挨骂的。所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真是难以教诲啊。
再进一步食饱而求好。鲁迅曾经推测孔子经过十三年的流亡生活,积饿成胃病,所以吃得更讲究(《南腔北调集》),平民求学要送腊肉(),官员求见送乳猪(归孔子豚),学生们朗诵老师的“吃”字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放久了变味、鱼臭肉烂,不吃;颜色坏,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