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退房,小可他们带了行李送赵莉入场,等赵莉考完最后一门,他们就直接回家。
从一中出来,几人照旧去饭店烤火等待。
小可溜溜达达走到后边,看到老师傅坐在个小沙发上打盹儿。她悄悄从书包里摸出一瓶枇杷膏放在桌上,又蹑手蹑脚地离开。
在她身后,老师傅睁开了眼睛,目光扫过桌上的药瓶,眼底流露出一抹笑,随即又难免地露出些遗憾。
他常年在灶上忙活,烟熏火燎加油烟,气管儿不好,特别是入了冬,常常咳嗽。
身边的同事、亲人都习惯了他的咳嗽声,没有人留意,倒是这个孩子,刚刚认识了两天,就上了心。
孩子是好孩子,又聪慧机敏,还有一条好舌头,唉,就是志不在厨艺上啊。
临近考试结束,小可跟着两个表舅,辞别国营饭店的大师傅等人,去考场外等候。
这个时代,高考是大事,却远没有21世纪那般重视,至少家人陪考的就不多,像他们家这样,组团陪考的更是唯一。
门口的人不多,他们两大一小的组合走过来,格外显眼。
有个穿着板正的中年人主动搭话,问保民表舅:“你这么早就做完交卷了?”
保民这个年龄,若是读书,差不过正好高中毕业,或者毕业一两年,被人误会并不意外。
保民很淡然道:“不是我考,我来接人的。”
“哦。”男人倒是知趣,没有继续追问这个问题,转而换了个话题,“你们是县城的?”
三个孩子都穿着七八成新的衣服,还不是表面一件,而是里外如一,还骑着两辆很新的自行车,就这条件,别说不像生产队里出来的,就是公社里也不太可能,是以,男人直接猜测他们是县城的。
但,县城不大,这么出色的三个孩子,男人却没有印象,这才出口询问。
保民跑地区卖蘑菇,早就锻炼出来了,笑了笑道:“不是,我们是永平公社的。”
男人挑了挑眉,脸上的亲切淡了不少,点点头,站回去继续看着考场那边,不再搭话了。
保军脸色不太好看,这人明显是看不起他们乡下人,明明刚才还一脸热络的。哼,真是狗眼看人低。
小可反而不在乎这么一个陌生人,拉拉保军的手,低声道:“你好好考,争取明年暑假咱们一起来这里读书。”
各大队的小学升初中,一般是进公社中学,但成绩好的,或者找找人拉拉关系,进县中学读书也并不困难。县一中有食堂,还有宿舍,农村里的孩子来上学可以住校。
喜欢70福娃六岁半()70福娃六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