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皇帝来说,还真的是很可怕。
这么想着,小小说:“过两天晚上吧,我资料找齐全了给你们讲讲。第八位幸运观众。”】
八号幸运观众方言然对清末的事固然担心,但是目前对他最重要的是父亲的病,他寻遍了能找到的大夫,大家都无能为力。
把脉案和父亲的病症一起发上天幕,他希望历朝的大夫如果有知道的,能不能隔着天幕告知治疗方式。
【这是小事,小小帮他开了个通道。
看他的详细的病情描述和脉案,还真有知道的大夫出来了。
等他们直播间聊完,小小才叫第九位幸运观众。】
看见是这小子,朱元璋和朱棣是反应都没有,他现在已经对老四的后代不抱什么期望了,上一个被他抱有期待的是朱厚熜,结果是个20年不上朝的道士。
而被两个直系祖宗嫌弃的朱厚熜自我感觉还行,他不清楚他堂哥这会儿是什么时候,但他觉得他堂哥应该是不会太浪费机会的。
“我大明传进来的西洋知识也不少,为什么到清用的还是明的黑火药配方?”
看见这条弹幕,朱厚熜满足了,他就知道他堂哥也没那么想让清廷好过。
就是问的不够狠,应该问问是不是清一直到亡国都不作为,净防着汉人。
【这个问题……
小小:“我给你们找一下四库全书的资料吧。”】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目前为止完全不知道这个四库全书的清朝人,看见这个名字已经预感到不好,看见这个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时,不安之感已经达到顶峰。
这小子是修书的时候干什么了?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种……]
朱棣没想到这事还能和自己有关系。
《永乐大典》,听着就是他这时候会修的书,他也的的确确安排了人修书,应该成书后就会叫这个名字。
但是他的《永乐大典》怎么会有需要辑佚,这到底哪些部分,又怎么失传的?
主播电脑也能搜出来的纸质的图片文字,还有各种标注、红线。
看他收集这么多书,康熙已经预见到乾隆都会干什么了,也能预想到接下来无论朝廷想怎么拉拢人,那些读书人都不会再信任朝廷了。
[对征集到的书,首先看有没有‘违碍内容’。
对于所谓‘违碍’内容,乾隆主要关注的是‘有诋毁本朝之语’的‘明季末造野史’和‘国初人伪妄诗文’,即明末清初人所写,‘诋毁’女真及清廷的史书、诗文。
四库全书馆于1778年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禁书标准:《查办违碍书籍条款》。
‘除字句狂谬,词语刺讥,必应销毁,及明季国初人诗文集内有触悖者,其全书即不应存留’。
在《查办违碍书籍条款》后,乾隆又颁布了一些补充条款,将清查范围范围扩展至当代着作、地方志书,乃至戏曲剧本及‘妄言祸福之书’,顺便又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
据学者统计,在近20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万1千多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
还有一些被禁毁掉的书籍,连名录都不列,无人知道它们到底都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