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马冲了出来,马上大将凛凛有威。曹操心里惊疑,连问两边:“吕布不是被元让杀了么,那人是谁?”两边看清了,立即说道:“那人所骑虽然是赤兔马,但手上拿着的是铁枪,并非长戟。再说,马上那人胡须及腹,显然比吕布虬髯要长。此乃别人,并不是吕布。”曹操这时也看清了,但见那马上将军威风不减吕布,不由惊叹:“何意刘备军中有此大将?”
曹操也不及细思,赶紧挥军迎敌。他这边杀着,不意刘备早派出了李典、乐进两路奇兵,从后截杀。也幸得郭嘉及时派出接应之兵,不然就得大败而去了。这一仗下来,曹操退了三里扎营。刘备见暂时杀退曹操,便即收兵回城。城内众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么痛快厮杀过,一路上只不停述说着自己刚才杀敌的功绩,一面说着,一面则不由感激起刘备,互相私议:“若不是刘使君,我等焉能击退曹操那厮?”便都赶了过来,拜伏在刘备脚下。刘备见他们的样子,也即明白过来,赶紧将他们扶起来:“功劳都在诸位身上,若不是诸位奋身杀贼,焉能轻易击退曹操?”两边一听,不无得色,但在同时,也不由佩服起刘备的为人:“不把别人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这样才是个明公。”
刘备与曹操一战后,赵云晚上也已经从范县那边过来。听赵云说,大军撤后,他挨延一天,也就撤了。那曹仁也是谨慎,怕有伏兵,所以并没出来追击。刘备见赵云平安归来,也就放心了。刚刚送走赵云,没想到先后接到了两封书。刘备看过这两封书后,让他不得不下定决心:撤出巨野,与曹操讲和
第二百八八:烈马新主人
第二百八八:烈马新主人,到网址
第二百八九:放眼江东
第二百**:放眼江东
农历年兔年的最后一天喽,晚上跟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了
——
前面说过,郭嘉为了让曹操摆脱刘备盛气凌人的逼宫范县之势,所以劝曹操割舍范县,把范县送给刘备,同时请求袁绍发兵相胁。虽然刘备那时并没有同意曹操的请和要求,但此刻看到袁绍的书信后,不得不使刘备重视了。
刘备与袁绍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往来,刘备也并不怕他袁绍。袁绍正跟公孙瓒在幽州闹得不可开交,相信他也没多少余力来管这事。但袁绍跟曹操之间毕竟缔结了盟约,更何况,吕布在兖州起事之初,袁绍就命部将朱灵率了二营助曹,要是自己一意孤行,只怕真的会惹得袁绍再派兵差将前来。刘备心里很明白,他现在正跟曹操作战,要是袁绍从旁插手,只怕局面将混乱不堪。更何况,范县只要还有程昱那样的人才在,曹操是不会被轻易剿灭的。而最怕的是,在没有取得与曹操的一战胜利前,先得罪了袁绍这样的强敌,那未免有点差强人意。
记得当初,刘备在得到徐州牧后,为了巩固地位,可是听从了陈登的建议,向袁绍写信报告自己要做徐州牧了,这才努力赢得了袁绍的尊重,也保持了北面青州的太平。虽然时过境迁,刘备也不是刚刚接手徐州时那样战战兢兢,更不需要别人承不承认他这徐州牧的地位了,只要皇帝亲自承认,那还怕个吊?但有句话说得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自己已经得了东平及济北数县,也算是得了便宜。在这些地方都未能彻底稳固之前,占领了太多的地方,未必是件好事。人才是最关健。所以,有时操之过急不是好事。因此,对于袁绍的这封书,刘备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虽然不见得一个袁绍就能让刘备马上决定暂时议和,但另外一封书信,却让刘备不能不动容了。
这封书,是太史慈写来的。
刘备自跟太史慈在临淄城外别后,恍然快一年没有见面了。他这时突然寄书来,不得不让刘备重视。太史慈书上说,自跟他别后,他就到了曲阿,去找刘繇。刘繇委任了他‘侦骑’的任务,他就一直留在刘繇军中效力。又谈了许多别后之语,这才说到主题上:孙策渡江,转战历阳、石城、丹阳,攻破张英、于糜于横江、当利,收大军于秣陵,又率军攻打湖熟、句容,兵势直逼曲阿。太史慈眼见孙策军势强盛,怕曲阿不保,故代刘繇私自求刘备,希望刘备能够发兵助战。他说,“自别后,听说玄德不但接手徐州,拒强寇于门外,更耀兵兖、豫,士气强锐。故尔,才敢冒昧请求,还望玄德不要觉慈唐突。再拜”
刘备拿到书后,反复斟酌了:我可以不理会袁绍那封颇带威胁口吻的言词,但却万万不能置太史慈的请求于不顾。太史慈是员大将之才,刘繇却只让他当了‘侦骑’,那是刘繇的眼瞎。可我刘备眼睛还是亮着的,那么我刘备就不能让太史慈这样的人才继续埋没下去了再说,他孙策已经转战江东了,正是事业刚刚发展的时候,我若不马上把这厮扼杀于摇篮,不然焉能坐视他继续强大下去?呵呵,现在是时候下江东了更何况,我的那些训练已久的水军,也该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刘备想到这里,心里一阵澎湃,再看看这两封书信,把太史慈那封拿起来,压在袁绍书信上,说道:“袁绍,你不是用言词威胁我退兵么?那好,我就送个人情给你。老子,退兵就是”
刘备草写了两封书,立即传来厉影,先将其中一封给他,跟他说:“命你督李典、乐进二人,即刻、连夜、马上,带领一万人马出城,直奔江都。这封书,乃是调兵凭着,你只要交给江都县令程辉,他自会明白。记住,此次任务,这封书上写着,你们照办就是。”
又交给他一封:“这封书交给刘繇军中一个叫太史慈的人,切记,不要丢了。”
厉影见刘备神色凝重,也不多说,赶紧伸手接过,将书信塞在袍裾里,拱手说了声:“明公放心”转身就出去了。
刘备静坐了一时:“不行撤兵的事,还是要跟陈宫商议一番。”又命人连夜请来陈宫,给了他袁绍写来的书信,问道:“公台,你怎么看?”陈宫随便看过了,一时不语。刘备催促道:“公台?”陈宫却是看了看刘备神色,心里道:“刘大人明明可以置这封书信于不顾,可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问?”陈宫想了想,拱手说道:“不知使君怎么看?”
刘备愣住了,好个陈宫,倒是会察颜阅色。刘备也就不故意隐瞒了,又将太史慈那封书给他看了,说道:“子义乃天下信义之人,当年我有幸与他会晤一面,真是三生有幸。只是遗憾的是,我与他那一面后,又匆匆别过。他现在有求有我,我怎可忍心拒他于千里之外?公台,你看……”
陈宫光听他这话,就知道非要撤兵不可了,所以也不用细看,放下书信,就道:“这好办,卖给袁绍一个人情,我们暂时与曹操讲和,撤兵就是。”
刘备又是一愣,这陈宫倒是挺爽快的。他又皱了皱眉,说道:“只是……只是我刚刚接手巨野,又遽然跟他们说要撤兵,只怕将士们不服啊。”陈宫立即道:“这也简单,将士们跟随将军出征在外,我想他们也明白马革裹尸这个道理。凡是征战沙场的,哪有不死的?但,将士们最担心的是,命丢了是小,要是连尸首也不能找到,这样不免让人寒心呐。所以,只要使君你能向曹操要回温侯的首级,让温侯安心入土,那么一切也就好办了。”刘备心里一喜:“公台说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