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陛下天恩,崇祯元年会试取士五百人。”
随着小报童来回奔走,以及内容的独特,皇明时报已经在顺天府周边打开了市场。
今天的内容更为吸引人,眨眼之间,报纸就销售一空。
往年科举,一般取士不过三百人,听到今年取士五百人,有心之人,已经四处走动了。
东暖阁内,刘时敏正在向朱由检汇报皇明时报的状况。
“皇明时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在顺天府铺开,刘公公你居功甚伟啊。”
刘时敏躬身道:“奴才不敢贪功,全仰仗万岁爷指挥有方,皇明时报才能进展的这么顺利。”
“趁着这个劲头,今年上半年皇明时报在北直隶全面铺开,缺人手,缺资金,直接找王承恩,朕让他全力配合你。”
“奴才遵旨。”
“下去吧。”
“奴才告退。”
朱由检从书案上拿出范永斗记录的账本,“大伴,派人将账本快马送到傅宗龙的手里,让他酌情处理,还有,让他务必等到何可纲带着辽东的一千人马到达后,再行进去山西。”
“此外,让傅宗龙和何可纲以辽东的这一千人为班底,招兵一万人,至于粮饷,让晋王府出。”
“奴才遵旨。”
吩咐人手去办后,王承恩又说道:“万岁爷,按照您的吩咐,六部的尚书、侍郎都在偏殿等候,您看什么时候召见?”
“先从兵部开始。”
“是。”
三位身穿绯袍的老者走进东暖阁内。
“臣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
“臣兵部左侍郎李邦华,”
“臣兵部右侍郎王洽,”
“参见陛下。”
“三位爱卿不必多礼,赐座。”
“谢陛下。”
朱由检坐在主位,一招手。自有小太监给三位兵部堂官奉茶。
历史上,崇祯二年满清就扣关,现在是崇祯元年,只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了,所以,朱由检对于兵部是极其重视的。
“三位爱卿,现在是多事之秋,大明内忧外患,具体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朕也不再叙述了,今天让三位来,目的就一个,那就是整顿军务。”
“京营虽说有不少人,可战斗力到底怎么样,朕没见过,但也能想象得到,想必三位心中也有数。”
“所以,整顿京营,势在必行,这件事,李侍郎,交给你负责。”
李邦华急忙起身,拱手道:“臣遵旨。”
“但京营关系错综复杂,不要急于求成,朕先去给你打个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