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②知仁矣。”【注释】
①党:集团、派别。这里指属于不同阶级的各个社会势力或集团。②斯:就。【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同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的错误性质一样的。〔不同集团的人,犯不同性质的错误,〕所以考察一个人犯的是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4?8子曰:“朝①闻道,夕死可矣。”【注释】
①朝(zhāo招):早晨。【译文】
孔子说:“早晨听懂了〔圣人的〕道理,就是晚上〔为它〕死去也心甘情愿。”
4?9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注释】
①士:周代的士是奴隶主贵族的最低阶层,后来士逐渐成为剥削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同这种人是不值得谈论的。”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注释】
①適(dí敌):亲近,厚待。②莫:疏远,冷淡。无適无莫,即对人没有厚薄亲疏。③比(bì必):靠近。“义之与比”就是与义靠近,即同有义的人亲近。【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不固定对谁亲,也不固定对谁远,只同有义的人
亲近。”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想的是道德,劳动人民想的是种地的事;统治者想的是如何用刑,劳动人民想的是小恩小惠。”
4?12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注释】
①放(fǎng仿):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财利而行动,那就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4?13子曰:“能以礼让①为国乎,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
①礼让:指按周礼实行谦让。②何有:这里是有什么困难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4?14子曰:“不患①无位,患所以立②。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注释】
①患:忧虑,怕。②立:站得住脚的意思。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16?13)不学周礼就站不住脚。这里的“患所以立”,就是说要担忧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周礼。【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懂得周礼,〕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①。”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注释】
①唯:是的。【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道理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的。”孔子走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贯彻始终〕的道理,就是‘忠恕’罢了。”
4?16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
①喻:明白,知道。【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太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17子曰:“见贤①思齐②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③也。”【注释】
①贤:贤人。这里指拥护奴隶制的人。②齐:看齐。③自省:反省。【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反省一下,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
4?18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释】
①几(jī基):轻微、委婉。【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恭敬而不违背他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就是要离开,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①【注释】
①这段话重出,见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