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妇穿着一身五彩刺绣镶边粉红撒花对襟褙子,从门外面面带着微笑走进来,带眉黛唇朱,面容白皙美艳,一双眼睛看人时跟会勾人似的,令人看着十分移不开眼。
王檀见她容貌出众,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那进来的女子是谁,我好似不曾见过?”
王楹循着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开口道:“你不知道?那是陶家陶二爷的平夫人。”
王檀道:“原来那就是陶二爷的二夫人,长得真是漂亮。”难怪连当初陶先生都对她倾心。
王 楹笑着道:“这位陶二爷的平夫人可是位奇人,她前头的姐姐虽然比她早进门,但如今在陶家跟陶二爷一起掌家的却是这位平夫人。听闻陶二爷极为信任她,陶二爷 的两位夫人是一起上京的,她未育子嗣,她前面的嫡夫人却已生下了一子一女,但如今在外交际的却是这位平夫人。”
王檀问道:“陶家虽是大商贾,但士农工商最末一等,陶家说不上有什么身份的人家,顺王府怎么会请陶家的人?”
王楹笑了笑,意有所指的道:“听说这位陶二爷想拉顺王一起做生意呢。”
蒋氏十分看不上这些喜欢上下蹦跶的人家,不屑道:“什么一起做生意,不过是陶家的人想攀附权贵想出来的招罢了。”顺王府便是再式微,对商贾出身的陶家来说,那也只能让他们高高仰望。
王楹喝了一口茶,则接着道:“听说陶二爷想将自己的一个妹子送进宫里,最近都在寻门路,频繁的在权贵之家里走动。而这位平夫人则是频频出门应酬,想跟权贵官宦府第的女眷结交”说着又看向王檀,问道:“怎么,她不曾去过你们继远侯府吗?”
王檀摇摇头道:“倒是不曾听说她来过。”
王楹道:“前几日她倒是来过威北侯府,只是被外祖母打发出去了,不曾见她。”
说起陶家想送妹子入宫,王楹又想起一件事来,开口问道:“对了,你家中怕也会有一位小姑子要入宫吧。”
王檀道:“只怕是的。”
王楹又问道:“是准备让哪一位进去?”
王檀道:“二爷是想让二妹进去。”
蒋氏道:“周二小姐?我记得她是白氏生的吧。她若进宫去,怎么能跟你们一心,别到时候她出息了反倒帮着亲娘和亲弟弟来对你们。周家不是还有一位三小姐吗,你们还不如让她进宫去。”
王檀提醒道:“三妹可是二爷的同胞妹妹。”
蒋氏听着便不再说话,她自然知道这位周三小姐是女婿的亲妹子,周世瑛怕会不舍得送她进宫去。只是蒋氏到底是更关心女儿,只从女儿的角度出发觉得送周三小姐进宫去会更好。
王楹道:“因为宫里要小选的事,京里最近可是好一阵热闹。不知多少人家想将姑娘送进那个地方去博前程呢。”
王檀默默然,家里若有姑娘能在宫里得宠,确实能极大程度抬举娘家,只是用牺牲女人博来的前程,根基能有多稳呢。
若是可以,她想周世瑛怕是宁愿不送家里的人进宫的。只是侯府得皇上亲口示意过,而侯府一身荣辱富贵全仰仗皇上,却不能违背皇上的意思。
王楹继续道:“听说应家也得皇上示意,怕有一对姐妹花也要进宫了。”
王 檀奇道:“一对?”皇上想让应家的姑娘进宫她能理解,应家和康国公府一向同声说话,皇上想分化康国公府和应家,让应家的姑娘进宫与康国公府出来的皇后同台 竞争,是最快也最容易见效的方式。倘若皇后和出自应家的妃子一同生下皇子,应家的人可不一定甘心再辅佐皇后和其所出的皇子。到时候同盟自然破裂。
王楹道:“其实应家近年来内部也有些不睦,大房和三房仗着有从龙之功,行事上显得有些跋扈了,而二房和四房却觉得越是位高权重,越该行事低调,两边因此便有了分歧。所以这次要进宫的,是大房应老爷最小的一个庶女和四房应八老爷的嫡次女。”
应老爷的庶女王檀不曾见过,而应八老爷的嫡次女倖姐儿王檀却是自小相识。倖姐儿比她小了一岁,今年十四,其母是皇上的亲姨母小陈氏,所以倖姐儿是皇上的亲表妹。
王檀没想到会是她进宫,不由叹道:“真是没想到。”但接着想想又觉得是意料之中。
皇 上将两个应家姑娘选入宫中,怕是为了继续分化应家几房。应家二房和四房一派让倖姐儿进宫,一方面是知道皇上哪怕对这个表妹没有男女之情,但也绝对不会委屈 了她,有她在,二房和四房的富贵有保证,但另外一方面,送个能令皇帝放心的表妹进宫,也是为了向皇上表明,他们没有染指权利之心。而应家大房和三房则纯粹 是权利之争了。
蒋氏与王清做夫妻久了,又是从小在威北侯府长大的,自然也能看懂一些皇上最近行事的弯弯道道,知道皇上这是准备削 弱康国公府和应家的权势了。想到自小抚养皇上,辅佐其登上帝位的太后也是出自康国公府,蒋氏多少觉得皇帝有些不仁道了。便不由叹了叹,低声道:“都说飞鸟 尽良弓藏,不知太后如今有没有后悔当初养育了皇上。”
王檀笑了笑,道:“这可不一定。能连续捧出了两朝皇后的人家可不多,上下几 个朝代细数下来也不超过三个,康国公府如今的权势可非同小可。太后就算希望娘家权高势重,那也不希望它大过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