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屯兵沙井的二十万蒙古铁骑竟然是吸引大陈边军注意力的虚招,真正的攻击来自查台,十万蒙古铁骑避过了大陈朝派在草原上的所有探子,悄没声响的自查台出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开平卫。
没人能想到蒙古人竟会从最不利于骑兵作战,位于燕山山脉的开平卫动手。
虽然大陈的精锐边军有三十五之多,但分散在绵延万里的九边之地,又怎么可能面面俱到?
为了防备沙井的二十万蒙古铁骑,足足牵动了边军一多半的实力,因此据险而守的开平卫仅有守军五千。
猝不及防的开平卫军仓促应战,虽然勇敢善战,终因寡不敌众,苦战五日后,开平失守。
突破了开平卫的封锁,八万蒙古铁骑就像一道肆虐的洪流,沿路之上摧城拔寨,向着京城的方向滚滚而来。
京师之中,一片恐慌。
内乱未平,外患有起,大陈朝的万里江山,已然一片风雨飘摇。
………【第九十七章 回京1】………
金銮殿上,大臣们分作两派,吵得正热闹。23Us.com
“陛下,鞑子亡我之心不死,此次犯边非同小可,京城无大将,要退鞑子,非镇国公不可,乞请陛下颁旨,召镇国公回京退敌。”
“陛下万万不可,南方讨逆战事方现转机,若无镇国公在那里坐镇,只怕好不容易得来的主动之势一朝尽丧,一旦叛军坐大,与鞑子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便是镇国公有通天之能,却无分身之术,如何应对两线作战?为今之计,只有先定南方,再退鞑子。”
“赵国柱你其心可诛!先定南方?若是京师被攻破了,万岁爷有个什么闪失,就算镇国公平定了南方的叛王,一切也都晚了!”
“笑话!王治珍你这胆小畏死的懦夫还敢血口喷人?鞑子骑兵野战虽强,但不善攻坚,此乃天下皆知之事,更何况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坚城,凭借高墙坚城,还有二十万禁军,便是坚守一年半载,亦是毫无问题,哪到尔等小人,在此危言耸听。”
“为臣子者,岂可置陛下于危难之中,城墙虽高,禁军虽众,尔敢保证不会出现丝毫意外吗?若是万一有什么意外,你担当得起这份责任吗?”
本是想召集群臣议事,哪想到会出现这等情形,崇武皇帝面色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怒喝道:“够了,朝堂之上岂是尔等吵闹的地方?看看你们现在,哪里还有半点公卿大臣的体面?”
一时间,金銮宝殿上鸦雀无声。
不知是哪个机灵鬼先醒过神来,扑通一声匍匐在地,大呼:“臣等该死。”
随即所有人皆效法而行,殿内跪倒了一片。
崇武皇帝大袖一挥道:“朕自有决断,你们都下去吧!”说罢怒气冲冲的甩袖而去。
入了后宫,赵麟斥退一众内侍,这才恼怒不已的摇头喃喃道:“除了争权夺利贪恋钱财,你们还会什么?若是我大陈多几个镇国公这等擎天巨柱该有多好……”
赵麟做太子时,曾随谭天学习过兵法军略,心中颇有韬略,沉思许久终于作出最佳的决断,先南后北,无论如何也要先解决了叛王赵吉,安定了后方,才能叫镇国公谭天率军回援。
当即降下圣旨,二十万禁军全力守御京城,同时召旨邻近各州府,督师勤王。
虽然下定了死保京城的决心,但与此同时,这位年轻的皇帝还是走了一步稳妥的后招,使用千里加急快报,急调无敌侯谭志豪立刻回京助战。
既然老的必须要留在南方平叛,把小的调回来也行,有这么一位以一敌万的无敌小将军坐镇京城,似乎也不比镇国公差多少……
襄阳大营。
“圣旨到,镇国公谭天与无敌侯谭志豪接旨。”
由于是千里加急的圣旨,若让体弱的太监来颁这道旨意,怕不要跑死在路上,因此颁旨的钦差,乃是谭志豪曾经在赛马的时候见过的一个大内高手侍卫。
“臣谭天接旨。”谭天率领着一众将领赶至营外,就待跪下接旨。
那侍卫高手慌忙一拦道:“镇国公且慢,陛下还有一道旨意,今后镇国公与无敌侯父子接旨时免去一切俗礼,不摆香案,不必跪接。”
“什么?”谭天愣了一下,蹙眉道:“如此一来,岂非乱了君臣之纲伦,此恶例万不可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钦差苦笑一下道:“公爷,这话您得亲自面见陛下时去说,小的只是一个侍卫,哪里能够为陛下做主,不管怎样,这道旨您是不能跪接了,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谭天一滞,后面的谭志豪不耐烦了,撇着大嘴道:“爹你也是,接个圣旨罢了,哪有那么多麻烦事,不用跪接就不用跪接,钦差大哥,那圣旨拿来我瞧瞧上面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