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来自边关的战报。
炎安帝在收到了战报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
只是在大喜之后,炎安帝都不用反李联盟的反对,直接就把功勋给压下了,同样选择了封存。
锅,炎安帝肯定是不能背的。
肯定是要甩出去的。
这一下子,原本就已经集聚了大量怨气的民间与朝廷,全部爆发了。
一时间,弹劾反李联盟每一个官员的奏疏,那是如同雪片一般的飞了出来。
街头巷尾的民众,那更是都在背地里骂这些贪官污吏,骂这些打压忠良的人。
一下子他们就成为了全民公敌,成为了那个最大的反派了。
这让反李联盟的这些官吏,都很懵。
尤其是他们知道炎安帝直接把李众最新的战功,直接就给封存了。
他们就更懵了。
他们都还没有要求呢,炎安帝怎么就先给压了。
这不是要陷他们于不忠不义吗?
于是乎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反李联盟的群臣们,在犹豫再三之后,终于是主动提及了李众的战功。
炎安帝则是直接甩锅道:“不是诸位爱卿之前说李众尚且年幼,这些功勋可以都暂时封存的吗?”
“这……这……”
虽然他们听出来炎安帝是甩锅了,可是这话的确是他们的原话。
其实此时此刻,他们最希望的是李知行站出来,疯狂的抽打他们了。
李知行站出来,那对他们的伤害就能再小一点。
到时候他们也不用主动的提出来,给李众封赏的事情了。
奈何,李知行此刻稳如泰山。
站在文臣首位的李知行,双手拢在袖子里面,甚至闭上了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看到这样一幕,一些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了。
他们极有可能是落入了圈套。
现在反应过来,明显是有些来不及了。
最终没有办法,他们这些人只好妥协。
一个个恳切的请愿,表示李众的功绩震古烁今,实在是不好继续的封存了。
否则的话,下面的人会不服气的,会影响朝野。
总之是就是各种严重的后果,都说了一遍。
反正核心思想就是一个。
他们要为李众正名,要给李众讨赏。
目的已经达到了,炎安帝也顺势开口,询问一下李众该如何的封赏。
这显然又是再次的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