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病态正好被东施瞧见了。她一边看,一边默默记住她难受的姿态和动作。回到溪东后,马上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捂住胸部,同时皱着眉头。
东施的这副模样,使村里人大吃一惊,以为来了什么妖怪。有钱人紧闭大门,不想看见她,没钱人带着妻儿躲开。
东施只知道人家皱着眉头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着眉头会美。其实,西施本来就长得美,即使捧心皱眉,人们看上去也觉得美;而东施本来就长得丑,再捧心皱眉,就显得更丑,难怪人们都被她吓跑了。
大发雷霆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三国时期,孙权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称帝,国号为吴。吴国占据着江(长江)南大片土地,且兵多将广。公元232年(孙权嘉禾元年),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派宿舒、孙综为使者联吴,与孙权结为同盟。同时献来貂、马等礼物。孙权大喜,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派张弥、许晏、贺达等人带领一万人马和金银财宝,从海上送给公孙渊。当时东吴的大臣们都反对孙权的这种做法,认为公孙渊不可信。但孙权根本不听劝告。公元233年,公孙渊背弃盟约,杀了吴国使臣,将其脑袋送给魏国,并改编了吴国派去的一万军队。孙权得知大怒,道:“我年已六十,竟受了这种人的骗,实在叫人气不过。我不将公孙渊消灭,就没脸见人!”这时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上书孙权劝阻说:“公孙渊凭借地势险固,杀了我国的使臣,实在令人气愤,以至陛下这样生气,要派军队渡海征讨而不顾后果如何。现在,天下风云变幻,群雄争斗。如果不能忍耐令人气愤的小事,而象震耳的雷声一样高声怒骂(原文是“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这使我十分不解。我听说,欲行千里的人,不能半途而废。想要干统一天下的大事,决不能因小失大。只要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公孙渊的仇还怕不能报吗?”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劝告,决定不去攻打公孙渊。
后来,人们把“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引申为“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
大而无当
(大相径庭)
“大而无当”和“大相径庭”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庄子·逍遥游》。
古代神话中有两个人,一个叫肩吾,一个叫连叔。有一天,肩吾对连叔说:“听说楚国有个陆接舆的人,为了逃避当官,假装精神失常。有时说起话来夸大得不得了,没有一点儿事实根据(原文是‘大而无当’),越说越离奇。我听到之后,又惊奇又害怕,犹如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有很多过激之辞,就好象山间小路和堂前庭院那样,相差很远
,一点儿也不近人情(原文是‘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问:“他具体说了些什么?”
肩吾回答说:“他讲:‘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人,不吃五谷,只吸清风、喝露水。他乘龙驾雾,遨游在四海之外……’我认为这些话是狂妄而不可信的。”
人们引用“大而无当”,表示东西过分庞大,却不合用。将“大有径庭”改为“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矛盾、相差很远。
大声疾呼
“大声疾呼”出自《韩昌黎全集·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昌黎即韩愈,唐朝的著名文学家。此人很有才华,二十五岁中进士。但其后三年却一直未能得到任用。公元795年,他多次写信给当时的宰相赵憬,希望赵憬给他安排一个职位。第一封信发出以后,韩愈等了十九天不见回复,又写了第二封信。这就是《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在这封信中,韩愈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自己的处境,希望以此感动赵憬。信中说:“当一个人遭到水火之灾而需要人们援救时,不仅他的亲属为他到处奔走呼号,以便使他尽快脱离险境。他周围的那些人,即使平时和他有这样或那样的个人恩怨,只要不是与他有深仇大恨的死敌,即使不能亲手去救他,也将会大声呼喊,希望有人援救遭灾的人(原文是‘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那个人所面临的情况实在危急,处境实在不妙啊!现在,我的境遇也是和那个人相类似,不但危险,而且十分迫切需要人帮助。因此,我放大声音,紧急呼吁人们来救援(原文是‘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面对这样的情况,您是准备前来援救呢,还是准备袖手旁观呢?”
不知是这封言词恳切的信起了作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韩愈不久便得到了任用。
后来,人们用“大声疾呼”来形容强烈而急迫地向人呼吁,以期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大喜过望
这句成语出自《史记·黥布传》。
秦朝末年,有个叫黥布(即英布)的人,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聚兵数千,并发展成为反秦斗争的重要力量,打了很多胜仗。秦朝被推翻以后,黥布被项羽封为九江王。
不久,黥布与楚霸王项羽之间产生了矛盾,正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汉王刘邦乘机派随何为使者,说服黥布投向刘邦一边,与楚军开战。可是,刚刚几个月,就被项羽的军队打得大败。最后不得不和随何一起,化装潜行,来到了刘邦的营帐。
当时,刘邦正在擦洗,为了挫一挫黥布的傲气,便故意装成不重视的样子,随随便便地把黥布请了进去,黥布见刘邦如此怠慢自己,不禁大怒,后悔不该依刘反楚,气呼呼地想自杀。可是,当他告辞了刘邦被引到为他准备的住所时,却发现给他安排的帷帐、饮食和随从人员同刘邦一样,大大地超过了他原先的想象,心里又感到特别的高兴。(原文是:“布又大喜过望。”)于是,下决心彻底投靠刘邦,立即派人回九江,收拢残兵败将数千人归附刘邦。在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后来,人们引用“大喜过望”这句成语,指某人得到的比原先希望的要好得多,因此,心里特别喜欢、高兴。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指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故成名一般都比较晚。现在,人们常用来作为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这个成语原出自《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这几句话。后来《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崔琰为三国时的魏国人,他为人耿直,高风亮节,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对他都颇为敬重和有所顾忌。崔琰在对人才的识别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有一个堂弟名叫崔林,年轻时没有成就.他的亲友们都瞧不起他,唯有崔琰对这位堂弟相当器重,常常在别人面前说:“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象崔林这样的天才,将来一定会取得大的成就(原文是“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后来,崔林受到任用,先是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御史中丞等官职,后来在魏文帝曹丕朝中担任司空,被封为安阳乡侯,成为魏国的鼎足之臣。
东床快婿
这句成语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东晋时期有一个大书法家名叫王羲之,琅玡临沂人。他出身贵族,祖父担任过尚书郎,父亲王旷担任过淮南太守。晋元帝过江,是王旷首先提议的。但实际上是王羲之出的主意,只不过当时他年纪尚幼,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罢了。十三岁那一年,王羲之前去拜谒尚书左仆射周。周对他的才能非常惊奇。在宴席上,当时的人们十分看重牛心炙这个菜。周当着许多客人的面,首先割了一块牛心炙给王羲之,以示自己对王的推崇。从此,王羲之便开始出名。待到成年以后,他的耿直刚毅很受人们的赞誉。特别是他写得一手好字,其笔势被人们称为“飘若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