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PDF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吕布,他为扩张个人势力而弑主,成了典型的“东家”杀手:为董卓所诱而杀丁原,为王允所诱而杀董卓。他吃里爬外,胳膊肘子往外拐,为一己之利而出卖集团。张辽频繁换东家,是一个年轻人的职场抉择,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三国时候,频繁换东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说到底,张辽根本就没换过东家,他的东家只有一个———“国家”。何进代表国家时,他为何进募兵;董卓代表国家时,他把募来的兵交给董卓;吕布代表国家时,他跟着吕布南征北战;曹操把天子迎到许昌,曹操就是国家,张辽就归附曹操。何进死了,职场主人换成了董卓,董卓死了,职场主人换成了吕布,吕布死了,职场主人换成了曹操。张辽每次换东家,都是因为老东家“破产”,他成了下岗人员,只能重新选择东家上岗。张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始终跟着代表国家的东家。张辽的职场原则是主流化的,是一个年轻人为国效力的曲折之路。张辽的忠义更多地给了“国家”。只是,那时的“国家”,是一些政客们谋取私利的幌子,忽悠了年纪轻轻的张辽。

有人认为,张辽跟高顺、陈宫比是没骨气的。诚然,陈宫和高顺随吕布战败,赴死不降,节气可嘉。可是,张辽归顺曹操,又何尝不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明智选择?今天的白领,跳槽到环境更好的对手公司,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何况,为吕布这样的人死,又有何价值呢?

二 历历战功

火箭干部———

张辽迎来了白马之战。

200年2月,袁绍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意欲为主力渡河南进打开一个通道。曹操披甲上马,要率军亲征。荀彧挡在了马前,献声东击西之计,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袁绍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十余里时,自以为高枕无忧的颜良发现了从天而降的曹军,大为震惊,仓促迎战。

要说颜良,那也是当时武将排行榜上的角色。就连一向走路鼻孔朝天的孔融也曾说:“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在曹操心目中,谁能在颜良面前占得了上风?曹操想起了“万人敌”关羽,但是他似乎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并不完全信任,于是又把张辽叫来:你也做先锋!曹操令旗一挥,张辽和关羽策马前驱,向颜良杀去。曹操在后面捋着小胡子,看着两个降将为自己厮杀。关羽早已成名,出场费高一些,曹操当时给他的官职是偏将军,“礼之甚厚”;张辽当时虽不是草根,但也绝非大腕,出场费自然低一些,曹操当时给他的官职是中郎将,比关羽要低一级。曹操当然要把玩命但是也出彩的活儿给关羽,让张辽干一些助攻掩护策应之类的活儿。

战前会上,张辽眼睁睁地看着关羽分到了关键位置———冲向颜良中军的地方。没办法,人家关爷是明星啊!“绿叶”张辽在敌营里左突右杀,鲜血溅在脸上、身上,他渴望用鲜血洗掉自己降将的颜色。他并不惧怕颜良,颜良虽然是老虎,但此时他被偷袭,措手不及,成了一只手忙脚乱的老虎,连一只山羊也杀不过。“何况,我也是老虎!”张辽自言自语,顺手杀死冲过来的一名敌兵。张辽远远地望见颜良的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他笑了:颜良这哥们儿,不夹起尾巴来逃命,反而在这里摆大将的范儿,找死呢!笑完,他又一脸凝重地上前杀去,他知道那是关羽的位置———颜良要是在那里自杀,立功的也是关羽。关羽不是近视眼,他也看到了颜良的麾盖,就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鸟无头不飞,袁军溃散,曹操挥令大军冲杀,遂解白马之围。

同样是血染战袍———张辽身上染的是无名小卒的血,几乎被人忘记他的存在;关羽身上染的是颜良的血,一战成名。立功,和买彩票一样,是需要一点点运气的。当然,关爷的武功也确实了得。

《三国演义》

第二十五回,误读白马之围,几乎把功劳归到关羽一人身上。整个白马之战就成了关羽的个人秀场,罗贯中写道———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其实,能单枪匹马地深入敌阵取敌将头颅,也就是奥特曼和孙悟空能办得到。另外,立功的似乎是传说中的赤兔马。可是,无论如何,关羽因为这一战而成了年度谈论最多的人物。那时没有点击率,只有谈论率。

庆功会上,曹操坐在首席上,乐呵呵地接受着群臣们的恭贺。关羽呢,也坐在一个醒目的位置上,爱理不理地接受着曹营诸位的敬酒,心里却盘算着如何离开这里。也曾浴血奋战的张辽呢,躲在一隅,冷眼看着别人杯觥交错,他知道,自己是“破产”后被兼并然后优化组合后的再就业人员,在这个职场里,他还远远未触摸到核心。这正如中国男足,要是有一天战胜了巴西男足,最出名的就是主教练和进球那几个哥们。白马之战,曹指导采用了双前锋战术:张辽和关羽。可是,球最后到了关羽脚下。脚法还算精湛的关羽进球了。赛后,记者招待会上,曹指导和关前锋成了主角,助攻的张辽被人们忽略。这就是中国男足版的白马之战。

白马一战———偷袭妙计,首功是荀彧;刺杀颜良,首功是关羽;指挥得法,首功是曹操;策应掩护,首功应该是两名前锋之一的张辽。可是,长期以来,张辽在白马之战中的功绩却被人们忽视。陈寿的《三国志》,在《张辽传》里干脆就懒得提及白马之战,后人只得从关羽、曹操、荀彧、袁绍等人的传记里的蛛丝马迹里还原历史。想来也许曹操对张辽的战功看得很清楚。因为白马之战立功,加上其他几次战功,投降后的一两年,张辽便被提升为裨将军,成了人人羡慕的“火箭干部”。一方面,曹操是在通过这种手段来安抚吕布的降将降卒,另一方面,张辽也确实是立了战功,功名是靠血战得来。

不久,鲁地的人发现,曾任鲁相的张辽又回来了。此次出差,张辽的任务是平定诸县。人们记得以前张大人任鲁相时,经常以吕布名义发布命令,但是这一次他来到鲁地,喊出的口号却是“坚持曹丞相的领导,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雁门关,秋风劲吹,聂壹的祖坟上开始冒青烟。聂壹的魂魄因为马邑之谋的尴尬不能升天,一直在草原上游荡,现在他老人家欣喜地看到:自己死后三百多年,他的后代里终于有了一棵官苗子。

心理学和口才学———

有的人本来也是好苗,可是后来长成了草,甚至长成了刺。昌豨本来也算是一株好苗,可是他不好好地找份工作干,却拉起了一支部队混日子。那年月,组织私人武装并不犯法,甚至政府还支持。你成立武装去干点正事呀,可是,昌豨不去讨董做豪杰,却去扰民做土匪,他常在泰山一带说:“这是老子的地盘,老子做主!”

当时,型男吕布人气很高,昌豨可能是他的粉丝,就归顺了他。可是战场不是秀场,吕布败给了身材短小的曹操。谁胜利谁才是真正的型男,昌豨就归附了曹操,曹操也算是重用他,任命他为东海郡守。可是,也许是土匪反复无常的本性所致,也许是认为其貌不扬的曹操魅力指数不够,昌豨树起了反曹大旗,这一次他选择的新老板是刘备,东海的郡县大多成了刘备的地盘。

昌豨不仅名字难读难写,而且难打。曹操先是派遣刘岱、王忠前往平叛,打不下来,后来曹操只好亲自出马,打败了昌豨,昌豨严格贯彻“你打我就降”的原则,老老实实地投降了。可是,官渡战后,昌豨又反了。感觉昌豨就像一个有点无赖的小孩,经常捣乱,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昌豨反叛有经验,曹操平定昌豨也有了经验,这一次他派出了名将张辽和夏侯渊。张辽和夏侯渊围攻昌豨于东海,昌豨甘做缩头乌龟,好几个月过去,曹军粮食都吃完了,还没打下东海。大家看着城墙上飞下来的箭雨和流石,捂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纷纷说:回去吧,要是没了军粮,昌豨再趁机反击,那我们就都要埋骨东海了。一贯英勇有余谋略不足的夏侯渊也没了主意。

这时,张辽显示了自己武功之外的心理学特长,他说:“这几天我每次出了军营,昌豨都会看着我,而且他的军队的箭和流石都越来越少,我想这大概是昌豨心里犹豫不定,所以不想力战,我想去试探他一下,或许可以招降过来。”张辽能根据昌豨看自己,推知他内心的犹豫,根据箭和流石的减少,推知他不想力战。

其实,昌豨注视张辽,可能是想杀死他,箭和流石变少,可能是诱敌之计。但是张辽不这样分析,因为张辽懂得职场心理。张辽意识到,昌豨善于反叛也善于投降,只是为了引起曹操的注意,让曹操意识到他的重要性。老板意识到你的重要性了,那就要给你好处了,提拔,红包……职场经验丰富的张辽当然深知昌豨的这一心理。摸准了昌豨心理的张辽投其所好地让士兵们对着昌豨喊话:“曹公有了命令,让我来传达!”这话喊到昌豨心窝里去了。这时候老板来指示,不是送红包是什么?于是,他美滋滋地下山和张辽对话,张辽便趁此说道:“我们家曹公神明英武啊,正要用德政招降各地诸雄。所以,先投靠曹公的人都能得到大赏!”昌豨心里说:“就是等你这句话!”于是他说:“再降一次又何妨?”

接下来,张辽自己一个人上了三公山,也就是昌豨呆的山。张辽与昌豨家人见面,气氛融洽,真是快乐一家亲啊!昨天还在打我们,现在却到我家里来,我怎么才能原谅并且接受你呢?昌豨心里窝着火,等着张辽来安抚自己。张辽单人匹马上三公山,是为了坚定昌豨的降心。可是,三公山上,他在昌豨的家人面前,说了一些什么话呢?史书并无记载。有一点肯定,张辽肯定以曹操的名义许诺:只要放下武器,不再与曹操为敌,好处大大的!于是,“豨欢喜,随诣太祖”。

张辽以一己之力平定了东海,曹操不但不表扬,反而批评张辽说:“你只身上三公山,这不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曹操这样说,有三个可能:第一,爱护张辽;第二,张辽作为主将离开军营以身犯险,违背条例;第三,张辽只身赴敌营,有通敌嫌疑,谁知道你和昌豨那小子嘀咕什么呢?以张辽的降将身份和曹操的多疑心理,第三点的可能性最大。曹操时代,张辽少有独立带兵经历,很显然曹操对降将张辽是心存戒备的。有心理学特长的张辽肯定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被怀疑,他再次表现了自己的口才,滴水不漏地说:“明公您威信震于四海,又奉您的旨去,相信昌豨不敢加害。”张辽这个回答着实高明:第一,辩解,说自己劝降是奉旨平乱,并无违规操作;第二,表忠,您这么有威信,我愿意为您的旨意上刀山下火海。曹操的问话表面是关怀,其实暗藏玄机;张辽的回答表面是拍马屁,其实意味深长。张辽,武功了得,还精通心理学和口才学,这是他在职场成功的资本。

张辽可能在三公山上给了昌豨很多空头许诺,但曹操却依然只让昌豨做原先的东海郡守。挖空心思地闹腾了一通,又回到了起点,昌豨很懊恼,憋屈了六年后,这厮又叛乱了。当然这已与张辽无关了。

与曹操同车———

206年,曹操上书汉献帝,专门表扬三位员工:张辽、乐进、于禁。表扬信上说这三个人,武力高强,计策谋略周全,品质优良,忠于岗位职责,每当攻城野战的时候,常常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就向哪里冲,没有他们打不下来的城池,他们亲手击鼓振作士气,不知疲倦。表扬信里还说,张辽等人率军出征,安抚将士,上下齐心,他们严守军令,对敌取胜,很少有失败的时候。曹操的表扬并不是仅仅是口头表扬一番,曹操请求朝廷对这三人“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人都被拜为将军,张辽被拜为荡寇将军。有功必赏,曹操这一点值得表扬。

三将之中,张辽最受器重。205年的一天,曹丞相对手下说:“我要出郊外迎接一位重要人物,准备准备……”手下大惊:整个中国,连皇帝都不如他重要了,他要去迎接谁?曹丞相说:“荡寇平定东莱了,了不起呀,我太兴奋了,坐不住呀,还不如早一点去接他,早一点享受成功的喜悦。”荡寇,就是当时的荡寇将军张辽。郊外,曹操与张辽见面,寒暄,客套,表扬,有口才的张辽肯定说:“全是丞相领导得好!”然后,曹操肯定要说为荡寇将军接风洗尘,反正是公款吃喝,不去白不去,张辽转身要上自己的车,曹操一把拉住他,不满地说:“文远,我想和你多说一会儿话不行吗?”于是,在所有人艳羡的目光里,张辽上了曹操的专车。做官做到曹操这份上,让部下做到自己的车上,也是发一个“大红包”。张辽彻底洗掉了降将的颜色,再也不是白马之战时那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从此,他的职场生涯顺风顺水,成了一名业务骨干。

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从降将到将军,张辽完成职场蜕变,完全得力于自己是个复合型人才。

张辽是地方管理行家。早在吕布手下,28岁张辽就被任命为鲁相,在刚投降曹操后,张辽又曾派到鲁国平定各县。203年,张辽与乐进攻下了袁尚名下的阴安,顺利地把那里的人迁徙到河南,无任何骚乱。袁尚、袁谭被曹操追杀,他们的地盘纷纷改姓“曹”,新打下的地方总是人心躁动,极难管理。曹操就把张辽派去,安抚民众,使当地紧紧团结在以曹操为首的中央政权之下。

张辽是反恐专家。三国时候,以黄巾军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多如牛毛,恐怖事件比牛毛还多,这时,谁能反恐,谁就是中国牛人。曹操最初就是从平定青州黄巾军,收服三十万黄巾军而起家。张辽也是一个反恐专家。征讨袁氏兄弟的时候,张辽先后粉碎了赵国、常山、辽东一带的恐怖组织。

张辽是谈判专家。劝降昌豨,张辽初显谈判特长,平定辽东后,他又劝降了缘山和黑山基地的恐怖分子。

张辽是谋略家。207年,张辽跟着曹操去柳城攻打袁尚,行军中途与敌军相遇。看来袁尚早有准备,磨刀霍霍,只等着拿曹操的人头来祭刀。曹操害怕了,要退回去。张辽认为,临阵退兵,军队必然溃败,再说袁尚也就是和兄弟窝里斗有本事,但是外战绝对外行,他磨刀也是磨木头刀,可以战而胜之。张辽意气风发,再加上他能把石人说点头的口才,曹操被感染了,心里一热,把亲自把所持的麾旗授予张辽,让他临时全权指挥全军。张辽接过象征全军最高指挥权的麾旗,热血沸腾,引军突击,大破敌兵,亲斩单于蹋顿。

张辽是突发事件处理能手。三国时代,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地雷区,说不准什么时候一脚下去,就是一颗地雷。208年,那时的荆州尚未安定,曹操命张辽屯军于长社做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不犯我,我也犯人”的战略准备。半夜,大风,没有月亮。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