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嘴里,有股扑面而来的浓郁蛋奶香气,有韧性的米浆、嫩嫩的菌子、爽脆的豆芽,口感也是复杂的。
别提有多好吃了!
邵湘除了菌菇大丰收之外,番茄也丰收了。
不过,番茄的产量不如菌菇大。
大约二千斤没到。
说实话,邵湘培育出来的菌菇,虽然号称无土栽培,但其实也是用木屑“种”出来的;
但番茄呢,是真正的无土栽培——番茄是长在一排排的管道里的!
管道大约每隔十五厘米就有个洞,从实验室里育好苗的番茄苗会转移到这些,根朝下,底部是水流管。
由于是统一化的种植与管理。
这些番茄苗的大小程度相当,结出来的果子大小相当,颜色艳丽,表皮还十分光滑漂亮。
每一只番茄都有拳头大小。
这种跟泥土地里长出来的番茄完全不一样!
菜园子里长的番茄,大大小小的个头,完全不可控;
果实表皮颜色也不可控,因为有的果子正好结在叶片之下,得不到阳光的照耀,它就不红;
最重要的是,菜园子里的番茄容易遭到病虫害的影响,或是被鸟儿虫儿吃掉……
总之,外表看起来就不够肥美。
水井村的村民们非常期待无土化栽培的番茄的味道。
邵湘和她的学生们带着生吃番茄给村民们看。
程思宁也吃了一个。
这种番茄,并不是后世程思宁吃过的水果番茄。
它微酸清甜,汁水丰富。
把它当成水果来吃的话,它比任何一种野果都要好吃!
把它当成菜来吃的话,把它炒做糊糊,只要用一丁点的盐末和酱油调味,再用来送饭……
三勺番茄酱就能送一碗饭!
最重要的是,番茄的维生素含量很高!再按邵湘交代的正确方式来储存的话,能放上一个月都不坏!
对于长期缺乏蔬菜的水井村人来说,这是多么好的东西!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菜吃!
——孙教授入驻水井村的时间最短,一个月不到吧!
目前他还带着学生在日以继夜地处理育苗——虾苗倒还好,已经投入虾池了。但鱼苗呢,之前在张春船上放了三天无人照看,几乎全军覆没。
但大家也不以为意,因为孙教授的项目是周期最长的。就算风调雨顺,至少也要一年才能看到成效。
想想看嘛,野生石斑鱼两三年才能长成一斤,养殖的石斑鱼一年能长成一斤重,已经很厉害了,想要鱼肥肉美,怎么也得养上两三年的……
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不过,程思宁有跟老杨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带上新收的菌子、番茄和鸭蛋,去一趟广州城的军需处。
先前程思宁在军分区孙参谋长的介绍下,和军需处签订了购销意向合作。
但按照双方的约定,最快一笔交易将于八七年六月达成。
现在是八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