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祐是刘承祐的年号,乾祐三年既是他诛杀杨邠、史弘肇的那一年,也是他被郭威取代、后汉灭亡的那一年。
可能王朴中状元的月份比较早,当时杨邠还没有被刘承祐诛杀,正是每天张口闭口“小刘你不懂,憋说话”的如日中天之际。
因此,王朴这个新科状元也第一时间被当朝首辅杨邠利用职务之便,纳入自己麾下,担任校书郎。
但也就在此时,王朴第一次展现了他深邃的洞察力和强劲的执行力。
他看出杨邠狂悖且少智,断定将来必遭横祸。因此果断的放弃了宰相近臣这个羡慕旁人的岗位,跑回老家读书种田去了。
就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杨邠和史弘肇、王章一起在上班路上,连一声都没吱地就被刘承祐咔咔干掉。
同一天,这几个大佬的家人、下属和亲近的朋友也被一网打尽、共赴黄泉。而本该出现在这群人里的王朴,却在优哉游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朴能考上状元,以他的眼光和见识洞察到杨邠的将来,这并不难。
但凡事还都有个意外因素和侥幸心理。
尤其是对于王朴这样一个满腹才华却一直仕途不顺,直到44岁才考中状元,并且还是直接进入宰相办公室核心部门工作的人。
然而,片刻之间看清长远利弊,不为所累,果断抽身离去。
这份决断和智慧,也彰示着王朴将来的不可限量。
郭威登基后,柴荣被封为镇宁节度使,具备了建衙开府、配备属官的资格。
郭威听说了王朴的事迹,亲自把他请了回来,安排给自己的儿子作属官,职务正是那个响当当的核心—掌书记。
这已经是本书中我们提到的第二个掌书记了。第一个是李存勖做晋王时的掌书记,五代第一不倒翁冯道。第二个就是王朴。将来还会有第三个出身掌书记的大腕。
953年,柴荣亲王尹京,王朴随之调动岗位,任右拾遗、开封府推官。
柴荣虽与王朴相识已久、素来亲善,但两人此时的关系还没有到亲如一人、不分你我,直到柴荣这次给全天下出《平边策》的考题。
在大多数臣子都不迎合、支持柴荣的时候,王朴不紧不慢的现身了。
他这道与众人意见都不同的《平边策》,不但在关键时候给了柴荣声援和鼓励,更是高屋建瓴的为柴荣指明了实现意图和理想的光辉道路。
王朴在《平边策》里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强国。想要平边,首要强国。具体做法倒也不算非常,核心是争取民心。
通过亲贤远佞、广施恩泽、奖功罚过、勤俭节约、轻徭薄赋等措施,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争取天下之民心。
其二是征伐的策略,这也是王朴《平边策》里的核心和精华。
在介绍王朴的具体措施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后周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
后周位于中原,所面临的敌人主要有以下几个。
南方8个:
南唐,占据两淮及江南部分地区,大体是今天的安徽、江苏、江西及湖北、福建一部,这也是后周实力最为强劲的对手。
吴越,占据浙江。
闽,占据今天的福建部分地区。
荆南,也称南平,占据以江陵为核心的一小片地区,是国土最小、实力也最弱的国家。
楚,占据今天的湖南和贵州、广西部分地区。
南汉,占据今天的两广及海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