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十月 革命后,流亡巴
):俄国宗教哲学家。十月革命后
流亡国外。
)苏 联 诗 人 。 的 以 描 写 : 他 弗拉狄斯拉夫 霍达谢维奇( 年),被称为苏联早 被流放经验为体裁的诗集《欧罗巴之夜》( 中译者 期“流放文学”中的名篇。
第 21 页
弗拉狄斯拉夫 霍达谢维奇回忆道,在象征主义的和 风吹拂下,象征派运动为一时风尚所趋。凡是呼吸了象征 主义空气的人,都会逐渐变得孤僻离群,这种离群性将永 远成为烙在象征派身上的标记。而另一方面,象征派内部 成员之间,象征派作家与他们的作品之间又不可避免地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家不可能超凡脱俗”,霍达谢维奇写 道,“因此,象征主义者也同样逃脱不了个人恩怨或文学作 品中的爱憎之网的羁绊”,因此,象征主义既作为一种创作 态度,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两者是紧密相融的。勃留索 夫认为,象征派诗人应该具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气质。他对 此说坚信不移,不仅从理论上加以阐释,而且在创作实践 和生活实践中也身体力行。勃留索夫自己当然是充满激情 的,但他的这种气质是理性的,缺乏自生性。无论是巴尔 蒙特还是别雷,他们所具有的那种自发自生的、超理性的 奔放无羁都要比勃留索夫的激情来得自然。也许正因为此, 勃留索夫为了克服自己超理性体验的局限,不懈地努力着。 这种努力本身产生了一种激情,但其努力动机的有意识性 又使这种激情仍旧未能超越理性。他采取各种方式以求获 得更多的超理性体验,于是,躲进了诗歌、情欲、唯美论、 巫术魔法和精神狂乱之中,后来又躲进了吗啡里。在所有 这些非理性体验中,情欲是与诗歌最紧密相融的。 勃留索夫作为一个象征派诗人,如果他的诗反映的是 他的生活,而他的生活又是他诗歌创作的素材的话,那么, 情欲便是两者间的联接点。因此,他与女性的情爱在经过
第 22 页
一番艺术夸张后便写进了诗里,而诗中所描述的情爱即使 不是全部也大部分具有生活原型。例如,他自己曾渴望能 成为某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而生活中他又向往自己能 像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这位带浪漫色 彩的“多余的人”曾使勃留索夫着迷不已。勃留索夫早期 的情诗并无惊人之作,诗中的女性也大都寡然无味。他的 情诗不是题献给这个某某女士,就是那个某某女士,比如, 托尔耶斯,玛娜耶斯或凯特耶斯。他早期的恋人中,似乎
伊丽娜 玛丝洛 娃。他们俩的浪漫史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见日记, ), 以玛丝洛 娃死于天 花而告终 。在勃留 索夫 年写的自传体小说《我的青春》中,伊丽娜 玛丝洛 岁,而当时的勃 娃被冠以尼娜 爱丽娜的名字出现:她 岁。尼娜其貌平平,有 一双“神智恍惚” 留索夫才仅仅 的眼睛,需以脂粉来掩饰其渐衰的容颜。勃留索夫在向尼 娜的妹妹求爱遭到冷言拒绝后,马上转而爱上了尼娜,因 为,他说:“事实上,对于我来说,爱上谁都是一回事 我只是想为我的诗歌创作寻找一个生活原型,一个可以供 我思念的对象。”他的富有魅力的“少年之梦”便因此轻 而易举地实现了。那段时间他正在读波德莱尔和魏尔伦的 作品,他坚信艺术之美超过自然之美。尼娜 爱丽娜的夭 折使她更进一步成为颓废派诗中完美的颓废派恋人形象, 基地也因此成为勃留索夫早期诗作的主题。他对爱丽娜的 爱究竟真诚到什么程度?爱丽娜在世时,他似乎并不知道, 只是在她死后他才感觉到了他们的爱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是何等重要。在那段时期的日记中(有些未发表),勃留索 夫深切的悲戚之情渗透于字里行间,尽管这种感情是被勃
只有一位姑娘值得一提,她叫列欧娅
第 23 页
留索夫做过一番艺术加工的。此后,爱丽娜不断地在勃留 索夫的诗中出现, 直到 年。勃留索夫出的第一本书即 以爱丽娜作为笔名。爱丽娜至少给一位崭露头角的颓废派 诗人以启发性灵感,或许还不止于此。 真正对勃留索夫的创作活动以及他的声誉之树立产生 较大影响的,并不是伊丽娜 玛丝洛娃,而是勃留索夫后 来的另一些秘密情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尼娜 彼得罗芙 斯卡娅。他们的关系属于那些紧密地编织成勃留索夫诗网 的关系之一。 尼娜 彼得罗芙斯卡娅被认为是一位年轻的 象征派作家,因为她完全具有颓废型的气质。虽然她的文 学才华微不足道,但她却从 年开始,对勃留索夫在莫 斯科的文学生活产生了达数年之久的影响。她的丈夫是谢 尔盖 柯瑞契托夫 索克罗夫 。作为一位象征主义者, 他鲜为人知;但作为一位出版商,他却颇为著名。尼娜爱 上了安德烈 别雷,但却把他“输”给了亚历山大 勃洛
克的妻子柳波芙。她于是转向勃留索夫,起初是为了报复 别雷,但后来却被卷入了新的感情漩涡。别雷 勃留索
夫 彼得罗芙斯卡娅的三角恋爱,对于三人来说,显然 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而这段经历恰好应验了象征派所提 倡的生活与艺术应融为一体的学说。对这起复杂的公案, 和 没有详细而公正的记载,但在别雷 年的诗中, 却可以寻见这段公案对其文学创作影响的痕迹。这些诗既 反映出他与尼娜的关系,也表露了他对勃留索夫的敌意。
)苏 联 诗 人 , 名 谢 尔 盖 柯瑞契 : 笔 ① 谢 尔 盖 索克罗夫( 年创办的《格里芬》(按:出于希腊神话, 是一种 托夫。他于
一
鹰头狮身有翅膀的怪兽名)出版社,系模仿天蝎出版社并与之相抗 衡。——中 译者
第 24 页
年)也记载了他的这段浪 漫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勃留索夫那本著名小说《热情的 天使》的主要章节泼墨的都是他们三人的这段三角关系, 尽管小说假借十六世纪的德国为背景。此外,在弗拉狄斯 拉夫 霍达谢维奇的回忆录 《瑞耐特之末日》(瑞耐特是 年版)中也都有记载。尼娜的回忆录 勃留索夫崇拜的人物,被当作女巫而烧死)中,以及尼娜 自己的回忆录( (尽管只是节选)对待勃留索夫的态度是友善的。站在勃留 索夫的角度来看,这段插曲无论使他个人损失了什么,却 使他的艺术创作硕果累累。他在
年
勃留索夫的诗集《花环》(
月 给尼娜的一封
信中写道:他与她之相逢使他的诗歌创作欲再度复燃。勃 留索夫创作时,不习惯于把自己素材宝藏中的精华逐一逐 一地慢慢提取,而是喜欢一下子就把它们洗劫一空。因此, 完成《罗马和世界》后,他感到了空虚。而与尼娜的爱情 经历重又使他的素材宝藏充实起来,而且比以前更富有。 勃留索夫再度 获得了创作动力,于是,就 有了《花环》 年 (然而,这段爱情所产生的效应并未持续很久, 月以后,他的创作和爱情又回到了枯竭状态。)。 年发表在《天秤》上的《热情的天使》,是勃留 索夫很久以前就开始酝酿的一部作品。作者在一展其历史 知识方面的博识多闻的同时,对巫术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凡是引起勃留索夫关注的事,他都要进行一番详细而透彻 的研究,对巫术也不例外。他在神秘的事物中越钻越深,
和 年 而钻得越深,他就越是为神秘学所吸引。 间,勃留索夫和别雷双方以诗为投枪相互攻击。别雷倾向
于继续笔战下去,而勃留索夫则宁愿用决斗解决问题。别 雷对决斗素来有一种恐惧感,勃留索夫的选择使他惊恐万
第 25 页
分,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一个不祥的、邪恶的人的恫吓。别 雷对勃留索夫在神秘学方面的研究有所意识,因而指责勃 留索夫想对他进行那“令人觉得极端可疑的心理实验”也 就是指责勃留索夫对他施以“催眠术”。如果尼娜的话可信 的话,那么,勃留索夫之提出决斗并非儿戏(尼娜曾告诉 别雷,勃留索夫在收到他的那首题为《致衰老的情敌》的 诗后,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与别雷的决斗中,被别雷 的剑刺穿了胸膛。他惊醒过来,胸口阵阵隐痛)。
年
月,勃留索夫向别雷挑起决斗。决斗以别雷的溃退而告终。 此后不久,勃留索夫又处在尼娜的左轮手枪枪口的威胁之 下(或按霍达谢维奇的说法,尼娜把枪口对准了别雷)。也 许是因为子弹卡了壳,亦或是尼娜被缴了械,这才避免了 流血。此后,尼娜便打消了这一念头。他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