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永初八年,改年,号为元初。这时,候又出了一个羌人的头目号多,是当煎勒姐这些羌人的总帅,在武都、汉中一带抢劫。巴郡有一种蛮人,以前汉朝刚开国的时候,高祖下过恩诏,免了他们的租赋,巴郡的板楯蛮人一直记着汉朝的恩情,听闻羌人在汉中捣乱,立即召集了数千人,在首领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相助。他们手持板楯,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与汉中五官掾程信的队伍会合后,一同向号多发起攻击。号多的队伍哪能抵挡得住这士气高昂的联军,顿时被打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最后退到陇道,与零昌的队伍会合。
护羌校尉侯霸,带领着骑都尉马贤,瞅准时机对号多进行掩击。他们如神兵天降,杀得号多的队伍措手不及,二百多人瞬间倒地身亡。号多见势不妙,再次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然而,命运似乎对侯霸不公,没过多久,他便因病去世。朝廷即刻任命前谒者庞参接任护羌校尉一职。庞参深知羌人的习性,恩威并施,巧妙招诱号多。号多被庞参的谋略所折服,最终率众投降。庞参还将号多送到朝廷,号多因此被赐予侯印,之后便回到原地镇守。庞参则将自己的治所移到令居,专心守护河西通道,防御零昌的侵扰。
此时,屯骑校尉班雄,也就是班超的儿子,奉命屯兵三辅。左冯翊司马钧也被任命为征西将军,统领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等,率领八千余人的队伍,与庞参兵分两路,共同讨伐零昌。
庞参带领着七八千人马,行至勇士县东首时,不幸遭到杜季贡的伏击。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庞参的队伍陷入混乱,最终失利,无奈只能引兵退回。
另一边,司马钧等人的进攻起初颇为顺利,他们乘胜追击,顺利攻入丁奚城。可杜季贡也不是好惹的,他刚刚击退庞参,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丁奚城。当他看到城上飘扬的汉旗时,并未贸然反攻,而是狡黠地选择了撤退。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他的阴谋诡计。
司马钧命令仲光、杜恢、盛包三人率领数千士兵出城去割羌人的庄稼,并特意叮嘱他们切勿分兵。然而,这三人却将司马钧的命令当作耳旁风,肆意妄为地四处割禾,还一个劲儿地往深处走。结果,他们毫无意外地中了杜季贡的埋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全军覆没。
司马钧得知消息后,心中虽有怨恨,但却固执地坚守孤城。可他也明白,孤城难守,在羌人的包围下,不久后便也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仲光、杜恢、盛包三人不听指挥,固然有应死之责,而司马钧见死不救,其罪也不可饶恕。朝廷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司马钧和庞参一并逮捕入狱。
祸不单行,北地、安定、上郡这三个地方也遭到羌人的侵害。朝廷无奈之下,特派度辽将军梁慬派遣边兵,前去营救三郡的吏民,并将他们迁徙到扶风境内。梁慬迅速行动,派遣南单于兄子优孤涂奴带兵前往。任务完成后,涂奴回到梁慬身边。梁慬见涂奴有功,便私自先给了他羌侯印绶,然后才向朝廷报告。谁料,朝廷却责怪他擅自作主,将他召回京城,关进了大狱。
幸好,校书郎中马融极力为庞参和梁慬求情,这二人这才免去死罪。但司马钧就没那么幸运了,无人救他,最终在狱中自尽。
朝廷随后任命马贤为护羌校尉,同时将班雄调回,升迁任尚为中郎将,让他屯兵三辅。这任尚,朝廷始终对他念念不忘,期望他能在防御羌人的战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朝歌长虞诩已被调任为怀令。他前来拜见任尚,趁机献上一条妙计:“《兵法》上有云:‘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自然之理。如今叛羌大多骑马,日行数百里,来如疾风骤雨,去似离弦之箭。若让步兵去追击,根本无法企及。所以,即便屯兵二十余万,旷日持久,也难以奏效。依我之见,不如罢停各郡的征兵,让百姓们各出数千钱,用二十人的兵饷去购置一匹马,如此便可得到万余骑兵。凭借这万余骑兵去追逐那数千羌虏,从背后掩杀,何愁不能建功?这岂不是利民又破敌的两全之策?”
任尚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心中暗喜,不禁拍案叫绝:“君所言甚是!”当下便让虞诩起草奏章,送往京师。朝廷很快批复,完全采纳了虞诩的建议。
任尚依计而行,淘汰冗兵,购置马匹,精心挑选出轻骑万人。随后,他率领这支部队袭击丁奚城。
杜季贡听闻汉军来袭,仓促出城迎战。但在任尚的猛烈攻击下,他渐渐难以支撑。这一战,任尚的军队大获全胜,斩首四百级,还缴获了马牛羊数千头。任尚满心欢喜地回营报功,又赶忙上书朝廷,详细奏明此次的捷报。
邓太后得知此事后,对虞诩的智谋大为赞赏,从此开始器重他,并将他擢升为武都太守。
虞诩接到任命后,立即率领吏属奔赴武都。当他们行至陈仓崤谷间时,前方探子来报,说有数千羌众挡住了要道。虞诩听后,立刻下令停车,然后佯装惊慌地说道:“前方羌众众多,我们兵力薄弱,必须等待援兵到来,方可继续前行。”说罢,还故意让士兵们四处散播消息,声称要请兵保护。
羌众听闻,信以为真,以为汉军被吓得不敢前进,便纷纷分兵去劫掠旁县。虞诩见羌众中计,心中暗喜,立即抓住时机,带领队伍迅速冲过封锁线,日夜兼程,每日疾驰百余里。
而且,虞诩每到一处停留,都会命令吏士们多多增灶。一开始,每日增灶一倍,后来更是不断增加。
就这样,虞诩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武都。下属们心中充满疑惑,纷纷前来询问:“古时孙膑行军,逐日减灶,以迷惑敌军,让敌军误以为我方兵力渐少;如今您却反其道而行之,逐日加增灶数,这是为何?况且兵法常说:‘日行不过三十里,这样才能防备意外情况。’而如今我们日行至二百里,这究竟是何道理?”
虞诩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耐心地解释道:“如今敌众我寡,若我们缓慢前行,必然会被羌众追上。只有加快速度,才能远离危险。我让你们增灶,就是为了让羌人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他们看到我们的灶数日益增多,定会以为是郡兵前来接应,而且人数众多,行军迅速,自然不敢轻易追击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安全无忧。从前孙膑减灶,是故意示弱;而我如今增灶,是为了示强。形势不同,所用的虚实之策自然也应有所差异。你们不必多疑。”
下属们听了虞诩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他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心悦诚服地退下。
不久,羌人得知虞诩已经逃脱,果然恼羞成怒,立即派兵前来追赶。当他们看到虞诩军队的灶数日益增多时,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都以为汉军有大批援兵到来,而且实力强大,于是心生畏惧,最终选择了退兵。
虞诩的吏士们看到羌人被成功吓退,对他的智谋更加钦佩不已。
虞诩到任后,查阅郡兵,发现人数不足三千,顿时又陷入了沉思。
正在此时,外面又传来警报,说有羌众万人围攻赤亭。虞诩心中一紧,但很快冷静下来,急令军士们加紧操演箭法。经过大约二三十天的刻苦训练,士兵们的箭术都有了显着提高,无论是技术还是射速,都达到了精湛的水平。
虞诩见时机成熟,便派遣一支由羸弱士兵组成的队伍前往赤亭诱敌,并且特别叮嘱他们,只许后退,不许前进。
羌众看到汉军前来,以为有机可乘,顿时兴奋不已,呐喊着奋勇追来。当他们追到城下时,虞诩果断发出号令,数百名弓弩手迅速出击。一开始,先用小弩射击,小弩的射程较短,只有数十步之遥。羌众见汉军的箭矢威力不大,以为不足为惧,便更加肆无忌惮地猛扑城壕,全力攻城。
虞诩见羌众中计,嘴角微微上扬,再次发出指令,让弓弩手们换上强弩,并且下令二十人集中射击一个羌人。一时间,箭如雨下,强弩的威力巨大,每一支箭都精准地射中目标,羌众顿时纷纷倒地,死伤惨重。
羌众的前队遭受重创,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向后逃窜。虞诩见此情形,亲自率领吏士们出城奋勇追击,又杀死了许多羌人。
残余的羌众退至数里外扎营,虞诩也收兵回城。
第二天,虞诩大开城门,命令士兵们排列整齐,从东郭门进入,再从北郭门出来,然后又从北郭门进入,如此反复多次,并且让士兵们不断更换军装。这一招与之前的增灶法异曲同工,都是用的疑兵之计,让羌人误以为城中有源源不断的援兵。
羌人远远地望见虞诩的士兵们来来往往,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心中惊恐万分,士卒们更是吓得面面相觑,互相惊吓。到了夜晚,他们再也不敢停留,仓皇失措地开始撤退。
当羌众逃至浅水滩边时,他们以为已经摆脱了危险,便纷纷下马,准备渡河。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鼓响,四周涌出许多官兵,齐声高呼:“羌奴快留下头来!”
羌众顿时吓得肝胆俱裂,四处逃窜。但他们哪里逃得过早已埋伏好的汉军的追击,一时间,浅水滩边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原来,虞诩早就料到羌人会经过浅水滩,便提前在此处设下埋伏。这一仗,汉军大获全胜,彻底挫败了羌人的锐气。
虞诩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果敢的决策,成功地保卫了武都,让当地百姓免受羌人的侵扰。他的名声也因此更加响亮,人们纷纷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对他的智谋赞叹不已。
而此时的朝廷,也因为虞诩的胜利而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知道,羌人的威胁依然存在,未来的局势依然严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