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曾国藩一生大智慧浓缩成哪11句话 > 第34章 治人治己治心1(第6页)

第34章 治人治己治心1(第6页)

家能负领导社会、转移风气、使之廉洁向上的责任。其《劝学

篇》中曾说:

若夫风气无常,随人事而变迁。有一二人好学,则数辈皆

力追先哲;有一二人好仁,则数辈皆思康济斯民。倡者启其

绪,和者衍其波。倡者可传诸同志,和者又可嬗诸无穷。先觉

后觉,互相劝诱,譬之大水小水,互相灌注。以直隶之士风,

诚得有志者导乎先路,不过数年,必有体用兼备之才,彬蔚而

四面出,泉涌而云兴。

他对于任官、择人,尤其注重操守。他说:

大抵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更兼以他长,

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

谓“无本不立”,义或在此。大约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

少大言,以此四者以衡人,则于抽厘之道,思过半矣。

他的“劝诫州县四条”,有两条是倡廉的:

一曰治署内以端本。宅门以内曰上房,曰官亲,曰幕友,

曰家丁;头门以内曰书办,曰差役;此六项者,皆署内之人

也。为官者,欲治此六项人,须先自治其身。凡银钱一分一

毫,一出一入,无不可对人言之处,则身边之人不敢妄取,而

上房官亲幕友家丁四者皆治矣。凡文书、案牍,无一不躬亲检

点,则承办之人,不敢舞弊,而书办差役二者皆治矣。

一日崇俭朴以养廉。近日州县廉俸入款,皆无着落,而出

款仍未尽裁。是以艰窘异常。计惟有节用之一法,尚可公私两

全。节用之道,莫先于人少。官亲少,则无需索酬应之繁;幕

友家丁少,则减薪工杂支之费。官厨少一双之箸,民间宽一分

之力。此外,衣服饮食,事事俭约;声色洋烟,一一禁绝:不

献上司,不肥家产。用之于己者有节,则取之于民者有制矣。

自占仕途多变动,所以曾国藩以为身在官场的纷繁中,要

有时刻讲求廉矩,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利欲之心人固有之,

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

题要能进行自控,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

候,要能把握得准,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

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常思泉

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他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来贯

通得失,比如,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

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

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砍,

葱郁蓬勃,究其原因是它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

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中国古代自汉魏以降,高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